Categories: 報呱評論

【蕭良嶼】覆議案不通過,正是藍白自食惡果的起點

青鳥行動發起逾一個月後,6 月 21 日行政院針對國民黨與民眾黨合推的的國會擴權法案提出覆議,白綠藍三黨全體動員於立法院院會投票。

在記名投票的狀況下,本屆全體立委 113 人均出席領票,其中民進黨立委 51 票贊成,無人跑票;而國民黨 52 席立委、攜手本就隸屬於國民黨團的兩名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和陳超明,再加上黃國昌為首的 8 席民眾黨立委,全體也無人跑票,共 62 票反對,造成覆議案不通過。

6 月 21 日當天先是日曬繼而暴雨,到場抗議國會擴權的民眾嚐盡苦頭,卻未能看到覆議通過。而網路上關注的民眾得知覆議案未通過,不少人貼出感到失落、難過的貼文。其實,本次覆議案在社會高度關注之下,本來就不太可能有任何一方跑票。純就席次數正面對決之下,未通過乃是意料之中。

但青鳥行動者與所有關心台灣的民眾,並不需要為覆議案不通過感到太過失望,因為民主社會中的政治,並不只是民意代表舉手投票的簡單算數。

民意調查「支持覆議」接近五成,反對僅二成

鏡新聞政經情勢民調顯示,國會職權修法爭議 47.4%民眾支持政院覆議、25%不支持
圖/鏡新聞

大家應該先注意一個事實:在青鳥行動引發社會關注之後,藍白所謂的「國會改革法案」已經破功,而「至少在一半投票人口眼中」已經被重新定性成為「國會擴權法案」,不可能有任何再被蒙蔽或改變的空間。

這是傳播理論中所謂的「議題框架設定」,亦即一個事實(《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目前的藍白修正版本)是否影響重大,是否值得被公眾討論,在實際層面上與「本身真正的嚴重程度」不見得有關,而是要看各方如何爭奪設定議題的力量。

藍白議題設定崩盤

讓我們回顧一下藍白陣營原本對國會擴權法案的議題傳播計畫是什麼:


一、提出國會擴權法案,包裝成「國會改革法案」,希望多數民眾被好聽的名字欺騙而買單支持;

二、如果說藍白陣營的第一志願是希望人們上當被票,那麼第二志願則是希望跟平常一樣打烏賊戰,讓人民覺得不耐煩而漠不關心;

三、如果一或二其中任一項達成,那麼就能成功架空總統制,實現立法院一權獨大,讓台灣陷入四年內耗。

然而,以上三個目標都沒成功,甚至連兩兆花東法案後來他們都不太想提,收回不當黨產、永久上架中天的議程也延後了一些。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人民以青鳥行動表達嚴重反彈,這導致以黃國昌、傅崐萁為中心在藍白陣營產生了嚴重議題風暴,藍白「國會擴權」的形象揮之不去,而黃國昌越是開直播辯解,大家就越恨他。影響所及,罷免基隆市長、板橋大刪元罷免葉元之、松信罷免黑芯徐巧芯、甚至連過去不能想像的「罷免高金素梅」活動都展開了。

過去民眾黨給人一種「佔領年輕世代選票」的印象,但在青鳥行動之後,各式各樣「我是高中生/大學生/年輕人,我不是小草」持標語拍照上傳的表態行動如同雨後春筍,無論執政黨過去八年有多少執政包袱,民眾黨非常輕易的就以行動證實,他們其實比執政黨爛得多。

台灣年輕至青年世代的台派集結現象,具體表現在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上 —— 苗博雅的 YouTube 頻道竟然從全世界眾多娛樂虛擬實況主中脫穎而出,登上全球「Super Chat」排行榜第 46 名。這件事情的意義在於,虛擬實況主(VTuber)可是由世界各國的企業重金打造,精心設計「外皮」與挑選其中操作的「中之人」的商品,生來就是要收 Super Chat 贊助,居然輸給一個只是用單調背景在講國會擴權問題的台北市議員,這意味這什麼?如果台灣沒有遇到誇張的危機、台灣民眾沒有因此產生強烈危機意識的話,聊天室捐獻金額登上世界排行榜根本是不可能發生的。

而這時,我們如果又再回去檢視近一月來的政黨支持度變化,也能發現藍白支持度一再下跌,尤其是民眾黨跌得特別誇張。

2024年六月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政黨支持度民調結果,民進黨竟多於國民黨與民眾黨總和。
圖/台灣民意基金會
綜合台灣民意基金會過去四個月政黨支持度民調所成的表格,由網友製作。
圖/Threads
2023年11月,同樣是台灣民意基金會做出的政黨支持度民調。
圖/台灣民意基金會

讓我們拿 2023 年曾經做出「民眾黨支持度超車藍綠」民調結果的台灣民意基金會數據來看,可以發現自二月新國會上任以來,該機構做出的藍白支持度有下降趨勢,但直到五月青鳥行動反國會擴權,才造成極度劇烈的改變,民進黨支持度節節升高,而民眾黨支持度一路探底。

六月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政黨支持度民調結果,民進黨竟多於國民黨與民眾黨總和。一方面,這可能與「不表態」的民眾增加有關,不能掉以輕心,但另一方面,執政黨的支持度在調查中一直上升,則是表明了選民越來越願意表達自己「認同」執政黨的施政方針,信任他們帶領國家。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賴清德總統五月下旬才上任,而國會從二月開始,一切護台法案都在被藍白卡,嚴格來說,民進黨目前好像「還沒能夠做成什麼事情」,但選民卻比過去更支持民進黨,這只能說藍白政治人物不為台灣著想,從而把自己的開局優勢,打成了一手爛牌。

三讀後才來討論

另外,行政院提出覆議,雖然知道自己十之八九會被反對,但仍是必經的過程。其中一件事情是,本次國會擴權爭議,藍白一直阻止「實質審查條文」,這導致藍白在國會電視直播頻道上一直念一直念胡亂通過草案,但除了黃國昌跟傅崐萁之外沒什麼人知道通過的內容究竟是什麼。

在擴權法案都已經三讀通過後,因為要表決行政院的覆議案,立法院必須安排行政院長到立法院說明「何以提出覆議」。直到這時,這些擴權法案的「實際內容」才第一次真的在立院中被討論。無論這些內容大眾是否能夠輕易理解,或者覆議的結果如何,至少覆議案造成了公眾討論的空間,讓行政院長得以公開的討論這些法條內容是否滯礙難行,或者根本就有違憲之虞。這是藍白五月的時候從台灣社會這裡沒收掉的權利,透過覆議案,部分的還給人民,因此絕不能說「覆議未成,一切就沒有意義」。

另外,提出覆議的同時,也進一步展開了一個憲法可能性:倒閣與解散國會。

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 3 條第二項第二款與第三款規定如下:

「行政院對於立法院決議之法律案、預算案、條約案,如認為有窒礙難行時,得經總統之核可,於該決議案送達行政院十日內,移請立法院覆議。立法院對於行政院移請覆議案,應於送達十五日內作成決議。如為休會期間,立法院應於七日內自行集會,並於開議十五日內作成決議。覆議案逾期未議決者,原決議失效。覆議時,如經全體立法委員二分之一以上決議維持原案,行政院院長應即接受該決議。」

「立法院得經全體立法委員三分之一以上連署,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不信任案提出七十二小時後,應於四十八小時內以記名投票表決之。如經全體立法委員二分之一以上贊成,行政院院長應於十日內提出辭職,並得同時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不信任案如未獲通過,一年內不得對同一行政院院長再提不信任案。」

以上條文修正了原本憲法第 57 條的內容,而「覆議」與「不信任案」並列,就是在說明當行政院與立法院有非常大的意見衝突時,首先,行政院可以提出覆議,其次,立法院也可以「倒閣」,也就是對行政院長提出不信任案。

立法院國民黨團以傅崐萁為主,並和民眾黨一起合作,「對抗」執政的民進黨。
圖/中央社

倒閣奉陪

以目前藍白合作的狀況,他們如果對卓榮泰提出不信任案,投票也會過關。但傅崐萁卻只敢拿已經被增修條文第三條覆蓋掉的內容,在 6 月 7 日時嗆卓榮泰「覆議不過就要辭職」,而被卓榮泰提醒「依照現行憲法我沒有必要辭職,但你可以倒閣」。

為何藍白既然都已經想盡辦法要讓台灣空轉了,為何不乾脆一點使用「倒閣」,讓行政院長沒官做呢?簡單說,就是因為憲法增修條文第 3 條第三款寫著「如經全體立法委員二分之一以上贊成,行政院院長應於十日內提出辭職,並得同時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

在倒閣的同時,立法院也可能被解散重選。

當然,由於憲法增修條文第 3 條第三款在現實世界裡沒有被使用過,究竟「解散立法院」的效果是否一定會發生,沒人說得準。但藍白就是沒打算放棄現在手中抓住的「民意」,從低落的政黨支持度、高張的政黨反感度來看,他們現在有沒有「民意」也是個問題,自然不敢提倒閣。

大罷免浪潮

國會擴權等重大爭議法案當初是在韓國瑜的帶領下草率「舉手表決」,因此藍白陣營的個別立委還可以推說自己不知道、沒參與表決。或者,也可以霸氣一點,學高金素梅辦公室接電話的助理,直接回應民眾說:「啊我們就選上了,不然你要怎樣?」

但覆議是完全總動員記名投票的,容不下像是陳昭姿那樣扭扭捏捏說「不當黨產那個我不是很支持」,然後還是照樣跟其他七席一起消失讓國民黨通過自肥的不當黨產條例修正草案,沒有這種投機取巧的空間。

覆議讓人民看到哪些人 —— 其實就是國民黨團跟民眾黨團「全部」—— 以自己的名譽為國會擴權法案背書,也讓人民在接下來的各地罷免浪潮中,能夠做出判斷,究竟哪些政治人物已經嚴重違反核心價值,不應該存在於政府機關中。

不是馬其諾防線:大法官釋憲

嘲弄黃國昌虛偽的作品「蔥師表」中有一句話:「公理的馬其諾防線」,這聽起來十分厲害,但馬其諾防線是法國一項重大的失敗,這個 1940 年落成防線造價 50 億法郎,法軍認為固若金湯一定能抵擋德國人,結果德軍繞過去馬上就把法國攻陷了。

黃國昌確實是「公理的馬其諾防線」,自以為直播嘶吼金身不壞,但其實早就被打趴在地。無獨有偶,徐巧芯好似不太上網,直到六月還引用說國民黨就是馬其諾防線,讓大家笑得東倒西歪。

提出覆議之後,雖然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但卻能為接下來的憲法法庭鋪好構成要件。首先,釋憲絕非兒戲,並不是大家沒事想做就能做,必須要窮盡一切可能的救濟程序,證明現狀已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才能進入憲法法庭請大法官審理。以行政院來說,就是必須提出覆議然後被否決,才能順理成章獲得釋憲的資格,而不會被退回不受理。

正因藍白已經知道,他們自己一定會退回覆議,而這會導致大法官進行違憲審查,他們才會預先一直攻擊大法官「沒有公信力」、「沒有民意基礎」等等。說來可笑,馬英九任內不顧在野黨反對,硬是廢除了大法官「交錯任期制」,正是藍營自己種下的遠因,使得目前在任的大法官幾乎全是忠誠於台灣的進步派。

直白點說,要比現在的大法官還有公信力的人選,恐怕是很難找到了。藍白質疑大法官的能力、存在價值,看起來根本就是「立法權在發瘋攻擊司法權」。由於在台灣讀書疑似犯法(反串註明),跟大家解釋一下,大法官做成憲法解釋判斷時,透過的是他一生的法學教育、對民主體制的忠誠、以及對法治國的信仰,他們超越所謂的民意而存在,因為憲法保障的事情,不能被多數決推翻。

舉例來說,現在任何一個政黨,如果突然發瘋,提出一部法規,內容是「把全台灣的魯凱族人送去再教育營」,如果立院過半數支持,那它也可以三讀通過。拿去民意調查,說不定也有 51% 的人支持,理由是「我又不是魯凱族人,說不定再教育營的課程對他們很有幫助啊」。

這時,救濟的管道就是大法官,根據憲法保障人權、平等、自由等等原因,這部「重新教育魯凱族人」的法規不能生效。這時你會問大法官有沒有民意基礎嗎?不會,錯的事情不會因為支持的人貌似比較多就變成對的。

更有甚者,藍白現在最後的遮羞布就是「立法院代表民意」,但問題是,行政權背後也是民意支持,甚至是更多數的民意支持,人民選擇賴清德當總統,讓賴清德指派行政院長,並不是選好玩、指派好玩的耶?此外,整體立委得票數,民進黨在區域與原民得票數高達 6,095,276 票,比國民黨(5,401,933 票)跟民眾黨(403,357 票)加起來都多,而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得票(4,982,062 票)也是三黨中最高,是因為選區劃分的緣故,才讓藍白如今得以亂國會,這是行政區劃在歷史、地理的設計上偶然,而不是藍白真的代表了壓倒性的民意。

而司法權代表的是民主憲政制度的基石,藍白為了一時的投機算計,去鼓動人民質疑大法官的司法權,等於是想把司法權沒收回行政權裡,自己回宋朝演起包青天,這麼醜陋的吃相誰看的下去?根本一點現代民主國家的素養都沒有,不解散國會重新選舉,真的是太便宜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