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21)前台北市議員游淑慧在臉書貼文指出,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的作品〈哀敦砥悌(Identity)〉,將已經與中華民國斷交的邦交國以「賣友求榮」、「冷血動物」、「貪得無厭」等字眼諷刺,煽動民眾的排外情緒,實在不妥。然而,本次爭議的作品是否真的構成仇恨性言論?以及是否適合由機關首長對此表示「懲處」非無疑義。
前幾天我在臉書上讀到一則貼文,呼籲台灣人若有推特帳號,可以在公開貼文中多多使用與泰國學運相關的泰文 hashtag,因為泰國數位部正在網路上追查學生的發文 IP,打算一一網羅使他們入罪。若夠多外國人加入戰局使用學運 hashtag 的話,便可以拖慢學生被查獲跟起訴的進度,「總之就是可以給數位部添麻煩」。
選前倒數不到 17 天,《紐約郵報》揭露的拜登兒子韓特(Hunter Biden)電郵醜聞案持續延燒,而根據目前最新進展,美國的《福斯新聞》(Fox News)已透過管道比對,確認目前流出的郵件醜聞皆為屬實。而 Facebook 和 Twiiter 等相關社交媒體極力擁護民主黨,對韓特相關醜聞進行大力護航,其行徑已完全沒有言論自由可言。
在美國總統大選副總統的辯論賽中,挑戰者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引用皮尤民調說了一段「習近平比川普讓人更有信心與尊敬」的話,她的這段話又再度引發討論。事實上真是如此?不是的話,又是如何呢?
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2020年8月13日宣佈與以色列恢復關係正常化之後,巴林也在9月11日跟進,成為第4個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的阿拉伯國家。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巴勒斯坦認為傳統盟邦棄阿拉伯共識再次表達不滿外,反倒是非屬阿拉伯世界國家且與以色列對峙的伊朗、土耳其出面譴責巴林。然而,波灣國家是否會接連跟以色列恢復外交?
日前中國中央電視台公布國慶晚會陣容,台灣藝人歐陽娜娜將與多名中港澳藝人開場合唱中國愛國歌曲《我的祖國》。歐陽娜娜以「台灣藝人」的身份,在中國的國慶晚會唱抗美援朝的「紅歌」,果不其然在台灣引起輿論抨擊。歐陽娜娜錯在哪裡?主張這屬於「言論自由」範疇,有理?
美國時間 2020 年 9 月 29 日(二)晚間代表共和黨競選的現任美國總統川普與代表民主黨競選的前副總統拜登,在俄亥俄州克里夫蘭(Cleveland)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進行第一場辯論會。從一開始川普火力十足,頻頻搶話回嗆拜登的發言,雙方你來我往,煙硝味十足。
原總統府發言人丁允恭終於因為《鏡週刊》鉅細靡遺地報導他與女記者的感情糾紛而去職,說是感情糾紛也嫌太輕描淡寫,若指控全部屬實,那麼在交往過程中與分手後濫用權力的問題,已經超越感情糾紛,成了嚴重的操守問題。然而,對於國內政治的人來說,這不過就只是「另一隻遲遲未落下的鞋子」終於落地而已。丁允恭周邊的桃色新聞從未斷絕,他個人職涯的毀滅總有一天會發生,只是不知道是哪一天,以及會牽連到誰。
昨(9)日,國民黨召開「紀念日工作坊」記者會,們強調,期待透過「紀念日」影片,呈現 1949 年國民黨政權在台的事蹟;讓歷史能夠呈現出國民黨的正面事蹟,對此,吾人感到事關重大,故從影片的「本質」與「內容」兩面切入,分析其「紀念日」之說實有可商榷之處。
王毅在這次歐洲之行最大的亮點在於被德國外長公開羞辱,從而變成全球熱門新聞,但這是否能說明歐盟對中國政策或態度出現轉變?
Necessary cook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properly. This category only includes cookies that ensures basic functionalities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Any cookies that may not be particularly necessary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is used specifically to collect user personal data via analytics, ads, other embedded contents are termed as non-necessary cookies. It is mandatory to procure user consent prior to running these cookies on your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