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鴻】遲到的記憶:盼《台灣男子葉石濤》讓過去成為此刻 by 林志鴻2022-06-272022-06-28 紀錄片上映的此刻,葉石濤逝世已十四年,此時的記憶可說是遲到了,不過遲到總比永遠不到好上許多。文末將附上第二周的場次表,推薦大家進電影院看紀錄片,針對白色恐怖以及台灣文學進行補課,願此部紀錄片真的能讓過去成為此刻,也期盼台灣人能一同面向過去,倒退著走入未來。
【李淳】印太經濟架構之挑戰及台灣參與機會 by 李淳2022-05-292022-05-29 美國於5月23日在東京啟動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不出所料未包含台灣。失望難免,但從更大的格局來看,美國若願意認真重返印太經濟發展,對台灣及各國都有利。更何況臺灣是美國堅實盟友,也是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成員,未來加入IPEF還有很多空間,不必操之過急,關鍵在能否把握機會。
【施又熙】 疫情下的媽寶化社會 by 施 又熙2022-05-232022-05-24 「病毒是人類繼續統治地球的最大威脅」,這是1995年電影《危機總動員》片頭出現的第一句話。在台灣疫情升溫的此時,看到片頭的名言,回顧這兩年來台灣走在抗疫路上的點點滴滴,深刻感覺到病毒或許很可怕,因為它致命,然而,人性更令人驚懼,因為它啃食的是人心。台灣防疫有成卻成了媽寶溫床嗎?
俄烏戰爭之年——促使芬蘭瑞典加入北約 制衡俄羅斯擴張 by 尚萬皮2022-05-132022-06-27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改變了幾十年來芬蘭和瑞典的長期中立立場 —— 這兩國接連表態預計在 2022 年 5 月底前遞交申請書,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 簡稱:北約)。北約防線將因此而得以「北擴」,更將從 30 個會員國增加為 32 個,進而控制波羅的海、深入北冰洋,制衡俄羅斯的擴張。
【何澄輝】「芬蘭化」能否作為烏俄危機解方? by 何澄輝2022-02-242022-02-24 德國軍事歷史學者提出「烏克蘭芬蘭化」作為解方。什麼是「芬蘭化」?烏克蘭有可能「芬蘭化」嗎?俄烏戰爭對西太平洋的啟示又是如何呢?
【林雨蒼】淺談台灣未來的四個挑戰 by 林 雨蒼2022-02-222022-02-22 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運作到現在,已經造成了許多問題與挑戰。這些問題就會成為我們這個世代的挑戰。有哪些挑戰呢?我認為目前我們這個世代有三個大挑戰,以及一個台灣獨有的挑戰要面對與解決。
【潘柏廷】為誰「保台」?從蔡英文肯定蔣經國,談如何爭奪話語權 by 潘柏廷2022-01-252022-01-25 蔡英文總統在 22 日經國七海文化園區肯定蔣經國的「反共」與「保台」,受到許多獨派朋友撻伐。有人說,蔡英文的言論要以「反共」與「保台」和國民黨爭奪蔣經國的話語權與諷刺現今國民黨「不反共」。可是,爭奪話語權或諷刺國民黨,怎麼會讓獨派許多朋友跳腳呢?甚至還有如徐巧芯、林為洲、葉毓蘭等國民黨人支持蔡英文肯定蔣經國的言論?
礦坑裡的金絲雀:立陶宛局勢是全球警示燈 by 王雪俐2022-01-062022-01-12 立陶宛前總統阿達姆庫斯於12月31日接受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公司訪問,他批評政府當初不應允許台灣設立代表處,立陶宛因此而和中國發生齟齬,乃至於蒙受巨大的損失。數日後,現任總統瑙塞達也表達相同的意見,並說政府決策之前沒有徵詢過他的意見。他強調,允許台灣設立代表處本身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允許台灣使用台灣之名。
法國智庫《中共影響力行動 — 馬基維利時刻》〈台灣篇〉精要摘譯 by 詹文碩2021-11-202021-11-20 法國國防部出資成立的「軍事學院戰略研究所」(IRSEM)在2021年9月份發表一份高達654頁、名為《中共影響力行動 — 馬基維里時刻》的分析報告,該報告針對中國的認知作戰以及中國滲透、影響各國的狀況。這份報告可說是到目前為止在法國,甚至是在歐洲都可說是最詳盡的報告。
【林志鴻】見證屬於台灣人的「百年追求」:台灣文化協會成立100周年 by 林志鴻2021-10-172021-10-25 台灣人要做自己的主人,先是要有「人的自覺」,文化運動就是一種「自覺運動」。文協自創立(1921年)迄分裂(1927年)為止,前後五個年頭,將非武裝反殖民運動做到登峰造極,同時也在台灣民族思想及提升社會觀念方面,收到非常豐碩的啟蒙效果。雖然文協最終分裂、消逝於歷史長河之中,但它對全民社會的思想開化,具有不可抹滅的價值,即使只有短短 5 年又 3 個月的璀璨,卻成為台灣史上耀眼的光芒,在百年之後的今天,依舊影響著世代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