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排外政黨勝選 後續政治效應令人矚目 by 狄里昂2023-11-272023-11-27 荷蘭國會改選結果於 22 日底定,在投票率 77.7% 的情況下,現任總理呂特(Mark Rutte)所屬自民黨(VVD)的席次從 34 席大幅萎縮至 24 席,甚至落後給勞工黨與綠黨聯盟(PvdA╱GL)的 25 席,直接淪為第三大黨,而主張排外、反伊斯蘭、反歐盟的自由黨(PVV)則是取得 37 席成為國會最大黨。
60年代遭受不人道節育措施 格陵蘭婦女向丹麥政府討公道 by 狄里昂2023-11-262023-11-26 格陵蘭早年是丹麥的殖民地,在 1953 年正式成為丹麥轄下的一省,直到 1979 年才擁有自治權。在做為丹麥所屬省份期間,格陵蘭曾經是全球生育率最高的地區,這對當年承諾以人口為核算基礎提供補助的丹麥政府造成財政負擔,因此從上世紀 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之間,丹麥政府在格陵蘭實施不人道的生育控制。
新一波多病原疫情爆發之際 中國開放六國免簽 by 狄里昂2023-11-262023-11-26 中國外交部於 24 日宣佈基於提升高品質服務與高水準對外開放,將對法、德、義、荷、西 5 個歐洲國家,再加上馬來西亞等,試辦短期旅遊、商務入境免簽證措施,試辦期間將自 12 月起至 2024 年 11 月 30 日為止,前述 6 國民眾可免簽停留在中國時間,最高為期 15 日。
令德國、土耳其尷尬的以色列-哈瑪斯課題 by 狄里昂2023-11-192023-11-19 土耳其總統艾爾段於 17 日抵達德國,將先後與德國總統史坦麥爾及總理蕭茲進行會晤。這趟德國行是艾爾段在 5 月連任總統後,由總理蕭茲主動邀請而成,只是這次訪德期間,艾爾段不會公開發表演說,不會跟德國領袖一起出現在公開場合。,以國是訪問的層級而言,算是異常低調,或許是受到兩國在以哈戰爭中採取不同立場的影響所致。
聲援巴勒斯坦遊行於英法兩地上路 倫敦30萬人上街示威 by 狄里昂2023-11-192023-11-19 以色列指控哈瑪斯在 10 月發動的突襲攻擊中,造成超過 1,200 人喪生,哈瑪斯則指控以色列在加薩走廊進行的軍事反擊導致 12,000 人死亡。隨著以色列軍方為了清除哈瑪斯隱匿在地道裡的指揮系統,在 14 日將地面攻勢推進至西法醫院(Al Shifa Hospital)後,以色列被譴責不人道的壓力也日益增加。
與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妥協 西班牙總理引發右派不滿 by 狄里昂2023-11-192023-11-19 7 月改選後,350 席的西班牙國會未能有單一政黨單獨過半,原任總理桑傑士所屬的工人社會黨獲得 31.7% 得票率位居第二,但是桑傑士除了與得票率 12.3% 的匯總黨結盟外,又與爭取加泰隆尼亞獨立的「全力為加泰隆尼亞黨」達成共識,將赦免包括前加泰隆尼亞自治區主席普伊格蒙特在內的獨立運動人士。
戰事尚未結束無礙於烏克蘭邁向歐盟 烏周邊國家一併入推薦名單 by 狄里昂2023-11-132023-11-13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向歐盟理事會提交報告,建議歐盟應待烏克蘭政府完成掃除貪污、保護國內少數族群,並依歐盟標準制訂遊說相關法規後,就入會審查事宜展開正式對話。對於抵抗俄羅斯入侵已經長達 20 多個月烏克蘭而言,這無疑是個振奮人心、提升士氣的好消息。
一場對抗「反猶太主義」遊行 映照出法國政壇的水火不容 by 狄里昂2023-11-132023-11-13 自從以色列、哈瑪斯在加薩走廊的戰事爆發,法國境內「反猶太主義」的行徑也瞬間暴增,根據內政部所提供的數字,光是 10 月 7 日以後就接獲超過 1,150 起反猶太案件的舉報,足足是 2022 一整年舉報量的三倍之譜。法國議員聯名發起「偉大公民遊行」,光是在巴黎一地就吸引超過 10 萬民眾共襄盛舉。
台英簽署「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 中國反對聲浪相對低調 by 狄里昂2023-11-132023-11-13 台、英雙方在 11 月 8 日由台灣駐英國代表謝武樵及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鄧元翰(John Dennis)兩人擔任簽署人,完成「提升貿易夥伴關係」(Enhanced Trade Partnership,ETP)協議的簽訂,接下來將優先聚焦於雙邊投資、數位貿易、再生能源與淨零碳排等三大領域進行磋商,排除貿易障礙並促進雙邊關係。
越獄還是遭綁?幾內亞前獨裁者被劫囚案後數小時再次入監 by 狄里昂2023-11-062023-11-06 西非國家幾內亞首都柯那克里(Conakry)傳出武裝份子劫囚事件,並且成功把關押待審的前獨裁者卡馬拉(Moussa Dadis Camara)等共 4 名人犯帶離監獄,不過目前掌政的軍政府發言人在數小時後就向法新社表示,已經尋獲卡馬拉本人並將他安全帶回獄中,此一訊息也獲得卡馬拉辯護律師的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