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報呱世界

中國研發實驗鼠致死率百分百的新冠狀病毒 學者批可怕又無意義

COVID-19 疫情仍未平息,中國學術與醫療單位合組的研究團隊卻在本月初發表論文指出,藉由疫情前在穿山甲體內首次發現的毒株,以複製的生物技術研發新的突變體,並製成新的變異株。

此項研究將變異株感染至轉殖人類基因的小鼠,把原先不致病的毒株改造成實驗鼠致死率 100% 的病毒,參與這項研究的中國研究人員還稱說此變異株「死亡率快得驚人」。另外,此研究結果並沒有說明它會如何影響人類。

中國的研究團隊把原先不致病的毒株改造成實驗鼠致死率 100% 的病毒,並且未表明它會如何影響人類。/圖:Envato Elements

中國將原先不致命的毒株 改造成致死率 100% 的變異株

論文預印本網站 bioRxiv 於本(1)月 4 日刊登論文「與 SARS-CoV-2 相關穿山甲冠狀病毒 GX_P2V(short_3UTR)造成轉殖人類 ACE2 基因小鼠致死感染」(Lethal Infection of Human ACE2-Transgenic Mice Caused by SARS-CoV-2-related Pangolin Coronavirus GX_P2V(short_3UTR))。

這項研發由中國學術與醫療單位合組的專家團隊主導,當中包括北京化工大學軟物質科學與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的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以及南京大學醫學院醫藥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論文指出,COVID-19 疫情爆發前,已鑑定兩種與 SARS-CoV-2 相關的穿山甲冠狀病毒,也就是 GD/2019 和 GX/2017,並於 2020 年和 2017 年分別培養各自的分離株,定名 pCoV-GD01 和 GX_P2V。

其中 pCoV-GD01 與 SARS-CoV-2 具有較高同源性,可感染金黃倉鼠和轉殖人類基因 ACE2 的小鼠並發病,相較之下,雖然 GX_P2V 也可以造成感染,但似乎不會引發明顯疾病。

於是研究團隊以複製的生物技術,運用 GX_P2V 研發新的突變體 GX_P2V(short_3UTR),並製成新的變異株 GX_P2V C7,感染 4 隻轉殖 ACE2 的小白鼠,約莫 7 至 8 天全部死亡,死前出現的症狀包括體重下降、駝背、動作遲緩甚至眼睛發白。

研究團隊又感染 8 隻轉殖 ACE2 的小白鼠,並於感染第 3 天和第 6 天各解剖 4 隻,分別在大腦、肺、鼻腔、眼睛和氣管裡,發現大量病毒的核糖核酸(RNA)。

武漢肺炎病毒 SARS-CoV-2 coronavirus/圖:twenty20photos

此研究證明中國依然魯莽 學者:各國政府應阻止此瘋狂行為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遺傳學研究所(Genetics Institute)所長巴盧(Francois Balloux)大力抨擊這項研究太過可怕,並表示此在科學領域毫無意義可言。

巴盧表示,他感受不到用隨機病毒強行感染轉殖人類基因 ACE2 的小白鼠有什麼樣用處,相反的,他可以看到有多少事情可能出錯。

此外,巴盧也指出,此研究沒有具體說明用於研究的生物安全水準和生物安全預防措施,缺乏這些資訊,就如同於 2016 年至 2019 年在武漢進行、被推測為造成 COVID-19 大流行的研究,當時也是在沒有評估安全性的情況下魯莽的進行,此項研究實在令人擔憂。

巴盧認為,中國科學家們輕而易舉的向世界宣佈他們的發現,顯示即使在疫情後,中國也依然是魯莽的,而讓北京當局停止這種瘋狂行為,應該是世界上每個衛生當局,甚至是所有政府的首要任務。

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醫學院名譽教授格林斯基(Gennadi Glinsky)也表示,這種瘋狂的研究必須在為時已晚之前停止。

學者大力抨擊中國這項研究,並表示各國政府都應阻止中國的瘋狂行為。/圖:patong_ens via Twenty20

參考資料:
2023/01/03 bioRxiv Lethal Infection of Human ACE2-Transgenic Mice Caused by SARS-CoV-2-related Pangolin Coronavirus GX_P2V(short_3UTR)
2023/01/10 X Gennadi Glinsky post
2023/01/17 New York Post Chinese lab crafts mutant COVID-19 strain with 100% kill rate in ‘humanized’ mice: ‘Surprisingly’ rapid death
2023/01/17 New York Post China toys with deadly new COVID strain: When will the madness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