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灣疫情升溫,許多過往的說法又逐漸出籠。普篩、方艙醫院、封城、中國疫苗,這幾個詞彙又開始有人朗朗上口,一方面拿來要台灣政府配合,另一方面又鼓吹中國的抗疫成就。事實上,這就是認知作戰。認知作戰其實並不只有假消息。假消息,只是認知作戰的一環。認知作戰最終的目的,是要改變認知。而在改變認知之前,會先改變大家對於一些「詞彙」的定義。
舉個例子。香港之前的一系列抗爭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我們都知道,這是因為中國在香港意圖以陳同佳案作為引子,強推修法,要讓港人可以被送到中國審判,引發許多香港朋友的憤怒,進而上街、喊出「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的口號。
但是,在中國內部又是怎麼解讀的呢?中國的媒體從來都不會報導五大訴求是什麼。吳崢曾經發出一篇貼文,完整揭露中國的手法。他們先透過中國政法委的微博,丟出「这个夏天发生在香港的修例风波,探寻背后的深层的社会根源,高房价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在当下的香港乱局中,不少香港年轻人把房价高、租金贵的不满甚至愤怒发泄到了政府头上,但不得不说,他们的发泄,也许搞错了对象。」接著,中國的官媒連接起來炒作,進而把這些抗議的香港年輕人打成「廢青」。
在新聞報導裡面,中國媒體無限放大了抗爭者的暴力行為,又不播報港警的失控暴力。在這樣的操作之下,許多親中者對於香港抗爭的認知就是:這是一票對高房價不滿的廢青,受到境外勢力的煽動,進而在香港打砸搶;只有安定的香港,才能搞好經濟問題,才能讓港人幸福。
這整個操作,有中國媒體偏頗的報導,有中國輿論小粉紅的炒作,當然還有中國境內對於不利言論的刪除與審查(當然這完全沒有司法介入調查),最後由點到線到面,徹底改造中國境內人民對於香港抗爭的認知。但是,這些合縱連橫的各個點,真的都是假消息嗎?其實不盡然。香港是否有住房問題?有。抗爭者是否有暴力?這也確實有。但是,偏頗的報導「只」讓你看到這些,那些報導抗爭訴求的新聞網站都在中國境內遭到封鎖,在偏聽偏看之下,認知就逐漸被扭曲。
這樣的操作,我們在「方艙醫院」這個詞彙,還有「中國疫苗」上都有看到。大家都很清楚,武漢肺炎的疫情是從中國開始出現,武漢地區的忽視,讓這個疫情沒有受到控制而擴散。但是在那之後,為了扭轉輿論,中國政府做了很多「努力」。在武漢當地醫療崩潰之後,因為欠缺照護床位,因而建立的各種野戰醫院,中國發明了新詞「方艙醫院」命名這樣的醫院形式。
方艙醫院原係指針對戰場等醫療惡劣環境所提供,由數個特定機能醫療設施所組成的臨時野戰醫院(Mobile cabin hospital)。但根據中國發表在刺胳針(Lancet)的論文,方艙醫院(中國用詞:Fangcang shelter hospitals)主要是改建公共建物成為大型收留輕症病患的設施,論文裡都是室內體育場,提供基礎飲食與基礎醫療,重症再移去醫院,目的是避免輕症待在家群聚感染,疫情結束後拆除。大家都很清楚,像這樣的野戰醫院裡面的隔離並不確實,人與人之間的傳染非常可能發生,更可能導致沒有受感染者無端進去受到感染;只有在醫療崩潰、床位不夠,或是沒有足夠的集中檢疫處所的時候,才需要這樣的醫院。
但是,「方艙醫院」這個詞,在中國媒體的炒作下,卻成為了「中國抗疫成功」的典範代表。在興建這些野戰醫院之後,中國開始炒作,這個方艙醫院多好用,裡面的人民生活得多快樂,我還看過裡面的人們跟著醫護人員跳舞的影片。
中國媒體不只重新定義了「方艙醫院」,還拿「方艙醫院」定義各國的抗疫作為,進而宣傳成「中國抗疫成就的輸出」。在 2020 年 3 月 25 日,中國媒體發文稱「學習中國經驗!各國方艙醫院都長啥樣?」,這篇文中,把世界各國從體育館、學校、渡輪等各種大型空間改建而來的野戰醫院通通都稱作「方艙醫院」;在 2021 年 5 月,中國媒體還發佈宣傳片,稱「中國已向 82 個國家和組織提供抗疫援助,學習中國經驗建立方艙醫院」。
「方艙醫院」這四個字背後的含義,從臨時野戰醫院,變成了中國抗疫模式,甚至是中國抗疫成功的典範。豈不莞爾?
「中國疫苗」也是一樣。由於中國境內幾乎都施打中國產的疫苗,如果中國疫苗效力低落,不及西方國家的疫苗,中國在內政治理上將面對民眾的質疑;同時,鼓吹疫苗的效力也有助於中國進行的「疫苗外交」,報導西方疫苗的問題,還能打擊西方國家對抗疫情的形象。
如果上中國環球電視網搜尋一圈,只要跟中國疫苗相關的新聞,多是正面新聞,或是援引外媒報導,聲稱「世界越來越依賴中國疫苗」。但如果是牛津疫苗(AZ)、莫納德或是輝瑞疫苗,負面新聞比例就變多,甚至還有幾個施打疫苗後還是染疫的新聞。
這些其實都可以看到,透過媒體的炒作,網路言論的審查控管,甚至假帳號的炒作,中國逐漸把詞彙的含義置換掉,從「點」到「線」。原本「方艙醫院」指的是不得不然的野戰醫院,結果居然成為良好的抗疫作為,甚至是中國輸出的抗疫方法。在最後,當詞彙和背後的含義深植人心之後,就能把這些「線」串成「面」:對中國的好感,對美國、日本甚至台灣執政黨的惡感。
不一定要用假消息,單純用有問題的新聞框架,用言論的審查,中國就能促成這樣詞彙含義的替代;不只是維穩,還能打擊他國人民對政府的信心。這,其實才是認知作戰最可怕的一件事情。
這樣的認知作戰,我們能怎麼防堵?坦白說,在民主國家很難。因為我們不會因為意識型態審查意見(這樣就容易變成獨裁了),我們對於假消息的查緝還要透過檢調單位確認,速度慢非常多。這樣的認知作戰跟一般的言論,有兩個巨大的差異。第一個,這樣的言論,目的不是為了國家社會的利益,而是為了另一個國家的利益,但這點很難查核;第二個,認知作戰,常常是另一個獨裁國家,透過金流、指令等方式,在社會中找到「代理人」,反串為該國的民眾,進而投放相關資訊。
這樣的認知作戰,需要媒體、公關公司、或是受到中國指示或金流之代理人的配合,才能把中國意圖操作的意見方向發散出去。在民主國家,如果政府、政黨要下廣告,在平台上會有標示,說明這些廣告由誰出資。但是,中國會透過迂迴的手段,比如台商,比如旅行社或是教師等代理人,由他們來處理金流,或是下達指令。結果,台灣的政黨、政府在明,中國代理人在暗,這場仗註定會非常艱辛。
民主國家不能因為意識型態就把人抓起來,不過,「公開透明」就是民主國家的武器。藉由代理人登記法,或是境外影響力透明化法,司法單位可以主動調查一些言論節點背後是否有收受金錢或受到中國指令,並要求他們公開揭露,如同食品的生產履歷一樣。當大家可以看到更多資訊,就能輕易發現,這些代理人所說的話大概是怎樣的方向,以此決定自己是否相信。
對台灣而言,認知戰絕對不是今天打贏就好,中國在台的代理人一定會持續散播資訊,持續影響台灣人的認知。長遠而言,我們一定需要代理人法,或是境外影響力透明化法,才能打贏中國在台灣的認知戰。
吳崢:「香港年輕人會走上街頭抗爭,是因為高房價引起的民怨。」是中共刻意在帶的風向,目的就是要讓香港議題失焦。
你也被媒體帶風向了嗎?ft.回覆酸民留言與頭版質疑【記者真心話】Vol.3
溫朗東:「拒稱武漢肺炎」跟「方艙醫院」是中國宣傳戰的一體兩面
王宏恩發文探討「方艙醫院」起源
武汉方舱医院广场舞“进化史”:从广场舞到中国功夫
学习中国经验!各国方舱医院都长啥样?
中国已向82个国家和组织提供抗议援助 学习中国经验建立方舱医院【档案】
境外勢力代理人法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