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二(6 月 27 日)一名北非裔的 17 歲法國青少年奈爾(Nahel Merzouk)在巴黎郊區拒絕服從路邊攔檢,遭警方開槍射殺,法國各地因此爆發暴力抗議活動,暴動者以彈弓、燃燒瓶等物襲擊公共建築、運輸系統和商店,警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光是上週四、五兩天,被逮捕人數就將近 2,200 人,同一時間還有約 7000 警力被部署到巴黎及其周邊地區以維持秩序。
2005 年法國也曾爆發類似動亂,但這次的暴力抗議活動不同以往,被分享到社交媒體如 TikTok、Snapchat 和 Twitter 等,被更廣泛的群眾觀看模仿。上週五法國總統馬克宏再一次緊急會議後表示,觀察到多個社交媒體上有人在組織暴力集會,這是在「模仿暴力」,他並且指責年輕人逃避現實,「生活在電子遊戲當中,沉迷不可自拔」。
法國政府希望這些社交媒體平台能夠「負起責任」,刪除關於暴力活動的內容。法國 BFM 新聞台報導,TikTok 和 Sntapchat 充斥法國各地騷亂和搶劫的影片,警方並且告訴 BFM,有些抗議者以 WhatsApp 和 Telegram 等網路工具即時溝通協作。持反對意見者認為,法國政府過度將注意力放在社交媒體平台,聯合國人權高專辦便表示,在這起事件中,法國政府應該注意的是「執法中的種族主義和歧視問題」。
觀察家認為,法國警方長久以來暴力非專業性的執法,是眾所週知的問題,2018-19 年的黃背心抗議事件顯示這一點,今年關於退休金的抗議也有類似現象發生。但法國統治階層未能認識到這一點,於是讓法國年輕人(尤其有色人種)自認與「體制」對立甚至交戰的主因。更糟的是,巴黎被抗議群眾縱火之時,總統馬克宏在艾爾頓強的音樂會上被拍到,被指控為不負責任。馬克宏可能為了取回話語主導權,指責警方執法射殺奈爾「不可原諒」,但這樣又激怒了警察工會,馬克宏關於維護法律秩序的呼籲則被忽略。
此外,觀察家認為,警方將參與動亂的年輕人斥為「害群之馬」、「野蠻人」,其實突顯法國貧富階層的鴻溝正在不斷加深。
原本馬克宏將於周日訪問德國,全國性的動亂迫使他推遲行程。這是今年之內他第二次取消國是行程,上一次是退休金改革導致巴黎混亂,他不得不取消接待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馬克宏的一名助手不具名指出,國是訪問是友誼性、儀式性的,還能夠再擇適當時機,但馬克宏若現在離開法國,法國人將無法諒解。德國總統發言人則表示,上週六兩國總統已經通過電話,德國方面了解法國的情勢。
參考新聞來源:
2023/07/02 The Guardian(英國衛報) France riots live: teargas fired in Marseille as 45,000 more police deployed across country – as it happened
2023/07/02 The Guardian(英國衛報) The Observer view on the riots in France: a grim tale of the growing gulf between haves and have-nots
2023/07/01 Reuters(路透社) Riots in France force Macron to postpone state visit to Germany
2023/06/30 Politico EU(政客雜誌歐洲版) As France burns, Macron blames social media for fanning the fla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