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報呱世界歐非

丹麥民主聯盟:歐洲應效法台灣 但太多領導人對民主免疫

今年台灣大選吸引許多國際媒體和組織到台觀選,丹麥「民主聯盟基金會」(Alliance of Democracies)總監帕列羅-普萊斯納(Jonas Parello-Plesner)也是其中之一。日前他在《歐洲觀察家報》發表文章指出,台灣本次選舉投票率(72%)和歐洲國家差不多,但選舉過程極富活力,和歐洲「冷靜」的競選活動大相徑庭。

帕列羅-普萊斯納指出,台灣本次大選是一種三分結果:自由派的民進黨擔任總統,國民黨對北京態度較為溫和,可能會贏得立法院院長,台灣民眾黨則是關鍵的少數。這意味著台灣政界領袖必須決定,未來的政治是否會更接近歐盟,著重共識和妥協,還是會更接近華府的國會僵局。

許多西方企業一直在等待這次選舉的結果來做出投資決定。以丹麥企業為例,全球最大風機供應商 Vestas 和沃旭能源(Orsted)想增加台灣風電投資,對他們來說,決策之前必須先搞清楚新的政治究竟是癱瘓(paralysis)還是實用主義(pragmatism)。

北京期望的是台北政治癱瘓。習近平採取一種蟒蛇策略,目的在於勒緊台灣脖子上的絞索,逐步迫使世界切斷與民主台灣的聯繫。 賴清德當選後,中國讓太平洋島國諾魯放棄台灣,就是這策略的一步。中國希望台灣政治分裂,並且用虛假訊息來煽動分裂,以此象徵民主功能失調,並藉此宣稱中國社會與自由不相容。

丹麥「民主聯盟基金會」(Alliance of Democracies)總監帕列羅-普萊斯納(Jonas Parello-Plesner, 左)今年選後在推特上公布與新科立委沈伯洋(右)的合照,並恭喜他。沈伯洋手上的書是帕列羅-普萊斯納去年出版的新書《為台灣而奮鬥》,書中分析台灣面臨中國武力威脅下,台灣人應該要選擇的正確道路。
圖/@jonasPplesner

帕列羅-普萊斯納指出,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歐洲不該再在台灣問題上試圖保持中立。歐洲政治人物發表一些「令人困惑的推文」,目的既不是恭賀賴清德當選總統,也不為了承認台灣的選舉確實是總統選舉,而是為了避免中國大使打來尷尬的電話。從這一點看來,立陶宛外交部長和捷克總統是明顯的例外,他們表達明確的祝賀,「將價值觀置於利益之上,值得讚揚」。

帕列羅-普萊斯納指出,承認賴清德當選總統並不表示改變對台政策。有些西方新聞暗示當選總統的賴清德支持獨立,但這是中國的話術。實則賴清德說,他繼承現任總統蔡英文的政策,支持維持現狀。

帕列羅-普萊斯納強調,維持現狀並不影響歐洲與台灣往來,事實上歐洲應該加強與台灣的經濟、文化和政治交往。今年 5 月賴清德就職後,歐盟將有高級代表團造訪,可能由主責歐盟貿易事務的執委杜姆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率團。歐盟與台灣的經濟協議顯示雙方認真強化本身的高科技產業,並對中國發出強烈訊息:歐洲不會隨著中國的蟒蛇戰略節奏起舞。

帕列羅-普萊斯納的文章結論指出:「很難不被台灣的民主病感染。 不幸的是,太多歐洲領導人似乎對此免疫。台灣人民面臨威脅和霸凌,仍然願意捍衛自己的自由,如果我們希望我們自己的民主國家蓬勃發展,歐洲就應該跟隨台灣腳步。」

參考新聞來源:
2024/01/22 Euobserver(歐洲觀察家) Why the deafening EU silence on Taiwan election res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