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3 月 15 日)美國國防部發佈「國防部官員描述印太局勢」的新聞稿,指陳印太地區的重要性,並說明美軍在印太地區的部署情況。
該新聞稿指出,如今中國是美國在印太地區最大的對手,但在過去數十年間,美國也一直關切俄羅斯、中國、北韓及極端主義者的崛起,若說當前局勢與過去有何不同,那就是如今的印太衝突規模比過去大得多。如今「中國、俄羅斯、北韓以及暴力極端主義每天都在印太地區活動」,對「該提供地區自由與商業流動」的美軍構成威脅。
人為活動以外,自然因素也影響印太政治版圖,其中以氣候變遷影響最為重大,因為海平面上升可能導致許多太平洋島國從地圖上消失,對印太政局造成根本性的影響,其次是板塊運動導致的地震和海嘯等自然災害,也對整個環太平洋地區構成威脅。
新聞稿指出,面對這一切的問題,美國最大的武器不是火力,而是盟友與夥伴的網路。一名資深國防官員表示,印太地區不像歐洲有北約組織協調各國運作,因而美國仰賴透過條約結盟的盟友,這指的是韓國、日本、菲律賓、泰國、澳洲和紐西蘭。同時新聞稿也透露目前拜登政府的政策意願:雖然美國在印太地區基本上仰賴雙邊關係而運作,但印太地區的「領導人們樂見更為多邊的交往」。新聞稿中提到四方安全對話(The Quad),雖然並非安全防禦公約,但這樣的架構有助於各國的區域協作。
該名國防官員表示,傳統上不彼此結盟的國家現在面對愈來愈強大的中國威脅,開始意識到協作的重要性。中國在印中邊界和印度洋的行為,讓印度深感困擾,雖然印度「短期內不會和美國簽署雙邊防禦條約」,但現在已經成為美國主要的安全夥伴之一。
前情提要:關切印太局勢 德國防長:需抗衡中國,今夏派艦隊前往
該名國防官員表示,美軍不會就印太地區的軍力部署作出大規模的調動,但重新部署會以短期和動態為考量。該官員以印尼和馬來西亞舉例,指出美軍「不會需要在印尼和馬拉西亞設立新的永久性基地」,只要盟友提供「足以支援美軍任務的短期地點」即可。
該名官員特別提到台灣,指稱「中國領導人們談論要將台灣統一在中國統治之下,但台灣從來不曾是中國的一部份」。而美國的評估在於中國是否有足夠數量的正確裝備,能讓他們成功以武力奪取台灣。而這一點與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上將(Admiral Philip Davidson)3 月 10 日在美國聯邦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就印太地區安全與軍事活動所舉辦的聽證會上列席作證時提出警示:「台灣顯然是中國野心的一部分,這樣的威脅在未來 10 年,甚至 6 年內就可能顯現。」的說法相呼應。
該新聞稿最後指出,中國的軍力和美國不能相提並論。中國領導人撰寫出色的計畫,卻無法應對意料之外的麻煩。
延伸觀看:美國聯邦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就印太地區安全與軍事活動所舉辦的聽證會完整影片,其中戴維森上將談中國未來侵略目標看法約從 1 時 29 分 54 秒處開始:
參考新聞來源:
2021/03/15 US DOD News(美國國防部新聞) DOD Officials Describe Conditions in Indo-Pacif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