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烏克蘭戰爭導致澳洲的石化燃料出口價格飆升,而歐洲也正爭先恐後地尋找俄羅斯能源的替代來源。礦產大國澳洲和南非則設法努力供應更多煤炭和金屬給歐洲消費者,但物流和成本的限制使其難以迅速提高產量。
因為歐洲和亞洲的買家大幅減少對俄羅斯能源的進口,並在全球能源緊縮的情況下尋找能替代俄羅斯煤炭和天然氣供應的國家,但因為俄羅斯原本供應歐洲近 40% 的天然氣需求和 60% 的動力煤,因此使得亞洲優質煤炭的基準價格飆升了 42%,達到前所未有的每噸 446 美元,而液化天然氣價格飆升 40% 以上,達到 6 個月的新高。國際能源顧問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分析師辛明頓(Rory Simington)說:「此外,人們擔心未來制裁可能會擴大,對煤炭市場的影響也更明顯了。」
澳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緊隨其後的是卡達和美國。雖然澳洲液化天然氣公司缺乏生產更多天然氣運往歐洲的能力,但隨著全球市場收緊,亞洲能源期貨的價格上漲,澳洲該產業將可大幅獲利。分析師也表示,從中長期來看,澳洲生產商也可能受益於俄烏戰爭,因為俄羅斯能源產業的新計劃未來會越來越難獲得融資。包括英國石油公司(BP Plc)、殼牌和挪威 Equinor 在內的能源巨頭相繼退出了俄羅斯的主要能源計畫,而義大利則凍結了兩項俄羅斯北極液化天然氣計畫,貸款金額總計約 5 億歐元(6.72 億美元)。EnergyQuest 執行長貝修恩(Graeme Bethune)說:「我認為這很可能會促進澳洲和世界其他地區的新計畫(意指資金會流入澳洲等其他地區)。」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能源分析師卡沃尼克(Saul Kavonic)表示,俄烏戰爭讓液化天然氣供需基本面帶來了實質性的益處,例如透過提高定價使澳洲生產商受益。他說:「短期內只有卡達和美國能拿出增加供應的選項,我們預計可能還需要其他地方激發出更多的產能,更多不受矚目的液化天然氣計畫甚至可能再次回歸。」
澳洲資源部長皮特(Keith Pitt)表示,這對澳洲礦工來說是一個機會,並呼籲擴大澳洲的煤礦產能,因為這可以幫助絕望的歐洲國家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然而,雪梨瑞銀(UBS AG)資源研究部門主管洛考克(Glyn Lawcock)表示,雖然提高天然氣、煤炭產能這個想法看起來很簡單,但執行起來卻並不簡單,因為澳洲礦工已經精疲力盡了。他說:「這並不是說人們有大量的東西(指能源產品)可以分配。烏克蘭和俄羅斯為市場生產高品質的(能源)產品……而且從來都沒有供過於求過。」
另一方面,自俄羅斯 2 月 24 日入侵烏克蘭以來,除了煤炭之外,鈀(Pd)和其他礦產的國際價格也在飆升。例如汽車製造商在引擎中用於減少碳排放的鈀價格在 3 月 7 日創下歷史新高。俄羅斯先前的鈀礦出口佔全球鈀供應量的 25~30%。此外,擁有全球最大的鉑礦(Pt, 又稱「白金」)生產能力的南非西班伊-靜水礦業公司(Sibanye-Stillwater)表示,部份客戶希望能加速增產計畫,但在短中期之內實質增產的幅度實在有限。
鉑系元素金屬(Platinum group)
鉑系金屬在元素週期表上屬於第Ⅷ類元素,是稀有的貴金屬(Noble metal),包括鉑(Pt)、鈀(Pd)、鋨(Os)、銥(Ir)、釕(Ru)、銠(Rh)等 6 種金屬。貴金屬的密度、熔點與沸點都相當高,在 1,500℃ 以上,性質穩定。
鉑系金屬中,最早被發現的是鉑,又稱「白金」。現今主要被應用在醫療產業如順鉑(Cisplatin)、卡鉑(Carboplatin)、澳沙粒鉑(Oxaliplatin)等抗癌藥物以及首飾上。因鉑系元素的獨特催化特性,使其在工業製造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現今鈀、鉑有一半以上產量用於汽車觸媒轉化器的製作。
釕與銠,因耐蝕性佳,前者經常被使用在電阻元件、鋼筆頭與硬碟中,後者則被使用在電鍍工業、車頭燈與汽車觸媒上。此外,擁有優秀儲氫能力的鈀,因能夠催化碳氧化合物,使空氣中的有機物可以被分解,與銠一起被廣泛應用在汽車觸媒上。至於作為週期表中密度最高的元素-鋨,除了被使用在指紋辨識上,也正被研究與嘗試使用在治療卵巢癌、直腸癌病患上。最後,以彩虹女神名字被命名的銥,被認為不屬於地殼中原本就存在的金屬,主要存在於大大小小的隕石坑與散落的碎片,非常稀有,最常被應用在海底電纜與飛機零件上。
鈀礦及其他鉑族金屬產量非常稀少,主要產於南非和澳洲;或由廢棄的觸媒轉化器回收。
引用來源:CASE報科學【探索21-8】
參考來源:
2022/03/10 Reuters Australia, South Africa miners eye options as Europe makes desperate calls
2022/03/03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Australian coal and gas prices soar as Europe scrambles for fu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