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報呱世界新聞選摘@東北亞(2019/11/08-11/14)

韓國態度強硬 拒絕美國施壓

關於即將於 11 月 23 日凌晨正式失效的《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韓國總統府國家安全保障室室長鄭義溶(정의용 Chung Eui-yong) 10 日在總統官邸青瓦台內與媒體對談時強調,「這是韓日兩國應該解決的問題,與韓美同盟完全無關」。他表示,「若韓日關係能夠恢復正常化,韓方準備好願意討論延長的問題」,並再次重申要求日方先撤銷出口管制強化措施的立場,同時他也認為即使該協定失效,對韓國國家安全保障的影響也有限。

韓國總統府 3 位主要幕僚長秘書長、安保室室長、政策室長,就文在寅總統 5 年任期過半與媒體進行懇談的記者會上,安保室長鄭義溶回覆媒體詢答表示,《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的根本責任在日本身上。即使 GSOMIA 於 11月 22日到期失效後,對於國家安全的影響也有限,國民也能理解不續簽的情況。鄭義溶強調,韓國一貫維持將歷史問題與日韓合作切割開,但日本卻以徵用工賠償判決問題,片面採取限制出口的管制措施。

韓國態度強硬 拒絕美國施壓(圖/US Army)

由於《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不只事關日韓兩國,更是美日韓軍事聯盟的框架,攸關美日韓三國安全保障合作,即使美日、美韓個別簽署相關情報分享協定,但日韓間必需再透過第三方美國分享情報,就軍事情報分享的即時性而言,尤其是面對諸如朝鮮突發性的軍事威脅,其重要性不可輕忽。雖然在東北亞區域的安全防衛上,不會產生立即性影響,但今後日韓政治上的僵局,是否會妨礙防衛事務高層間的溝通,在韓國軍方內部也有這樣的疑慮傳出。

在過去的日韓爭議上,美國向來扮演調停者的角色。但川普執政後,外交政策採取「美國優先」,不介入日韓爭議,放任日韓關係緊張對立。日韓互信關係的崩毀,不僅使得日韓關係惡化,連帶也將可能為東亞區域安保局勢帶來變化,情況相當嚴重。

為此,美國相繼透過各種管道敦促韓國重新審慎考慮維持協定,或直接派遣官員與韓國相關官員溝通,例如 6 日國務院次卿克拉奇(Keith Krach)與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史達偉(David Stilwell)與韓國外長康京和當面晤談、美軍參謀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與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將於 13 日抵韓,美國國防部長艾斯培(Mark Esper)與印太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等人也將於 14 日抵達韓國,美國軍方高階官員相繼訪韓,目的是為出席 15 日舉行的韓美軍事委員會議(MCM)與韓美安保協商會議(SCM)。預計《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很可能成為此次會議的最大焦點,至於美國施壓能否奏效,只能靜待發展。

參考新聞來源
2019/11/10 共同社 韓国、軍事協定「日本との問題」 米韓同盟は無関係と強調
2019/11/10 日経新聞 GSOMIA破棄「原因は日本側に」 韓国高官が言及

 

日本提供高速巡邏艇,提升菲國海上執法能力

日本政府以提升菲律賓海上執法能力為由,陸續援贈菲律賓海岸防衛隊多艘巡邏艇,以利菲國用以取締其周遭海域非法捕撈作業和強化反恐對策。捐贈儀式 11 日在菲國首府馬尼拉舉行,當天日本象徵性捐贈一艘全長約 15 公尺、最高巡航時速 50 公里並配備移動式 X 光檢測設備的全新小型快艇,該艇將成為菲國海岸防衛隊中航速最快的巡邏艇。

代表接受援贈的菲國海岸防衛隊司令致謝表示,「這將有助於提高菲國海事安全保障能力以及維護治安並促進經濟活動」。日本駐菲律賓大使館公使中田昌宏強調,「基於實現自由而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有必要對作為重要夥伴的菲國提供所需裝備,為區域的和平與穩定做出貢獻。菲律賓周遭海域的安穩對日本而言相當重要。包括人才培育在內,兩國未來將繼續就軟、硬體方面展開共同合作」。

菲律賓海岸防衛隊(圖/Public Affairs Office Philippine Coast Guard/公共領域)

自 2016 年到 2018 年間為止,日本陸續提供菲律賓海岸防衛隊 10 艘全長 44 公尺的巡邏艇,對於位處日本海上航線重要位置的菲律賓,日本政府已經決定計畫於 2022 年前再提供 2 艘日本海上保安廳全長 94 公尺的大型巡邏艇,並繼續強化與菲律賓的海事合作,以確保攸關日本生命線的海上航線安穩。

日本非南海領土糾紛的聲索國,但日本對南海海域的重視不亞於國土鄰接的東海海域。日本認為南海海域為日本海上生命線,受到任何外力的阻擾都將影響日本的生存。近年來中國除在陸地上推動「一帶一路」戰略,也積極發展「海上絲綢之路」,主要路徑便是經過南海海域,甚至在南海島礁填海造陸建造軍事設施,引發與周邊國家關係緊張。

對於南海領土糾紛,日本在各個不同國際場合,一再主張自由航行,要求各方遵守國際規範,和平解決爭端。日本受限於國內相關法制的規定,加上二戰歷史因素,因此日本的軍事力量要在該區域發展,有其困難度。所幸日本透過外交政策,如政府開發援助計畫(ODA),協助實施高品質基礎設施項目來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達到強化與南海周邊國家的聯繫共同合作,確保南海海域的自由航行。

日本認為南海海域為日本海上生命線(圖/香港立法會/報呱再製)

參考新聞來源
2019/11/11 NHK テロ対策で比沿岸警備隊に高速巡視艇供与 マニラで式典
2019/11/11 産経新聞 日本、フィリピンに高速艇供与 テロや違法操業対策で

 

四中全會後,北京伸手港澳管控

10 月底中共四中全會後,決定針對香港議題提出,「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支持特別行政區強化執法力量」。11 月 4 日,自香港反送中抗爭活動持續 5 個月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度接見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習近平表示,香港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止暴制亂、恢復秩序。港府與港警彷若接獲中央指示,單 12 日一天便向抗議示威民眾無差別地發射超過 1,500 發催淚彈,並逮捕 142 人。中國官、媒輿論齊聲支持港警向群眾實彈開槍。

10 月 1 日,港警首度以實彈開槍射擊示威群眾,一名 18 歲高中生中彈重傷。11 月 11 日,香港民眾發起全城「雙十一、大三罷」抗爭,以罷工、罷課及罷市表達對港府的不滿。港警在毫無預警下,再度近距離向一名 21 歲學生腹部開槍致重傷,令全港再度陷入緊張。

四中全會後,中央伸手港澳管控(圖/Studio Incendo/CC BY 2.0)

示威行動持續到 12 日,民眾群聚在香港金融中心中環發起「和你lunch」行動,高呼「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等口號。示威者群眾與警方數度發生劇烈衝突,警方甚至朝香港城市大學學生宿舍發射催淚瓦斯彈,進入香港中文大學校園執法並發射催淚彈與橡膠子彈等,校園彷如戰場槍聲不絕於耳。13 日晚間也傳出,一名未知是參與示威或純粹經過的 15 歲中學學生在警方驅離鎮壓行動中,遭警方催淚彈射中頭部,導致顱骨骨折情況危殆。

四中全會後,中共領導階層開始釋放有關解決香港議題的消息,認為持續數月的香港反政府抗議活動,破壞香港的穩定,中央政府將推出新的措施以「維護國家安全」。分析認為中國處理香港議題有兩個底線分別是,不能讓香港問題蔓延、滲透到內地以及避免外國勢力過度介入。

四中全會後中共中央,對於港府沒能遏止抗議活動蔓延,開始表現出焦躁核危機感,從港府越發強硬姿態,可以發掘中國政府背後操控的痕跡會越來越明顯,一些在中國很見的管控手段,應該會逐漸在香港出現,例如加強網路管控、言論審查,官媒開始定調示威群眾為「暴徒」,及「恐怖主義」等來合理化警方強力執法,逐漸警方對抗議活動鎮壓力道。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 13 日記者會重申,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預。美國參議院如表決通過眾議院上月底通過的《香港人權和民主法案》並使其生效,他強調中國將「採取有力的措施堅決予以反制,堅定地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參考新聞來源
2019/11/12 NHK 人民日報 香港警察の発砲を擁護する評論「法治守るため必要」
2019/11/13 NHK 香港 1日で催涙弾1500発以上 取締り強化の背景に中国が?
2019/11/13 日経新聞 香港政府、デモ隊への譲歩拒否 警察は大学構内に突入
2019/11/14 共同社 香港、混乱受けて初の全校休校 衝突で2人重体

 

日商積極加碼投資台灣綠能產業

由日本東京電力與中部電力 2015 年共同合資的「JERA」(台灣捷熱能源),看好台灣發展離岸風電,陸續加碼投資並參與開發。社長小野田聰表示,「台灣的大陸棚架面積寬廣,適合進行海上風力發電。將來會持續累積在台灣的經驗,將來可以擴展到日本或其他國家」。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東北地方外海發生芮氏規模 9.0 地震及隨後所引發的海嘯,造成福島縣第一核電廠發生爐心熔毀、放射線外洩等核能災害事故後,在台灣要求廢除核能發電的輿論持續攀升。 2016 年蔡英文總統執政後,為落實「2025 非核家園」的競選政見,提出2025年要達到年間總發電量,再生能源佔 20%、天然氣佔 50%,及燃煤 30% 的能源發電比目標。對蔡英文總統而言,推動綠能不只是為了非核家園,更因為綠能有高商業價值、也能接軌國際趨勢。

台灣首座離岸風場「海洋風場」於苗栗縣龍鳳漁港舉行竣工啟用儀式(圖/小蒯 精悅科技/CC BY-SA 4.0)

台灣首座離岸風場「海洋風場」(Formosa1) 12 日於苗栗縣龍鳳漁港舉行竣工啟用儀式。蔡英文總統致詞時強調,台灣在海上風力發電領域是「亞洲的先驅」,並揭示在全球能源轉型路上,要抓住契機扮演領導者角色,在作為全球暖化對策的永續能源項目上,向國際市場推銷,打進國際綠能的供應鏈。海洋風電預計將於年底前商轉,年間總發電容量為 128 百萬瓦(MW),約 12.8 萬戶的全年總用電量。

台灣首座離岸風場「海洋風場」(Formosa1),由全球最大的離岸風電開發商沃旭能源(丹麥語 Ørsted A/S)持股 35%、日商JERA(台灣捷熱能源)則持股 32.5%、麥格理綠投資集團持股 25%、上緯投控持股 7.5%共同開發。日商 JERA 一直持續關注台灣離岸風力政策進展,也在台了解多項開發案情形,看好台灣離岸風場政策成熟,繼「海洋風場」(Formosa1),持續加碼投資即將於 2021 年完工的「海能風場」(Formosa 2) 甚至持股達到 49%, 成為最大股東。

台灣首座離岸風場「海洋風場」(Formosa1),由全球最大的離岸風電開發商沃旭能源持股 35%(圖/台灣總統府)

此外,住友商事也看好台灣電動車產業發展,繼先前投資電動機車大廠 Gogoro 之後,12日再次宣布投資台灣電動巴士大廠華德動能科技(RAC Electric Vehicles Inc)持股 7%,未來可能增加持股至 20%。雙方合作電動巴士製造及服務,未來將持續在智慧移動載具、汰役電池二次應用業務合作發展,為台日雙方在電動車方面的合作奠下基礎。

台灣政府宣布 2030 年將把所有約 10,000 輛公共汽車和約 5,000 輛高速公路公共汽車轉換為電動公共汽車的計劃。未來,諸如充電基礎設備的發展及使用過的車載電池再利用等需求將有望增加。除電動巴士的銷售增加之外,還可以預期相關服務的擴展。華德動能是目前唯一獲得台灣政府認證補助的電動客車公司。華德動能的電動公車在驅動高效動力方面具有卓越的技術,且具有較高的爬坡性能。另一個優點是能夠遠程控制電池的運行狀態。因此住友商事認為華德動能具有很高的增長潛力,而決定加碼投資。

參考新聞來源
2019/11/12 NHK 台湾初の洋上風力発電所 年内にも本格運転へ 日本企業も出資
2019/11/12 日経新聞 JERA、台湾で洋上風力 アジアの先行市場に投資
2019/11/12 日経新聞 住商、台湾の電動バスメーカーに7%出資

 

受中美貿易戰拖累 日本最新經濟數據不樂觀

日本內閣 11 月 14 日公布最新第三季國民生產毛額初估數據(GDP)顯示,受中美貿易戰拖累與全球需求不振衝擊下,扣除物價波動因素後雖然仍維持成長且連續四季成長,但成長幅度遠低於市場預期的 0.8% 來到 0.2%。雖較上一季成長,但民間消費仍然疲軟,出口不振情況依舊。10 月的消費稅調漲勢必影響支出、全球需求不振導致出口萎縮的結果,也都勢必反映在下一季,預估第四季的經濟數據結果相當不樂觀。

日本經濟財政再生相西村康稔在 14 日的記者會上表示,「由於全球貿易需求不到導致出口萎縮,但民間消費及企業固定資產投等內需有所增加,減緩出口萎縮衝擊,結果顯示日本總體經濟處於溫和復甦狀態」。日本央行先前也持同樣看法認為,日本國內內需強勁將抵銷全球貿易不振對日本經濟的衝擊。

受中美貿易戰拖累 日本最新經濟數據不樂觀(圖/pxhere)

就個別項目來看,佔 GDP 半數以上的民間消費連續兩季成長,實際成長 0.4%,在 10 月調漲消費稅的期限下,化妝品、個人電腦和家電商品及日用品等出現搶購需求,墊高整體消費支出。儘管如此,民間消費表現與上次消費稅調漲前(2014 年 1 月至 2014 年 3 月)的 2.0% 成長相比,明顯不如;至於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連續兩季維持成長來到 0.9%,其因主要是由於勞動力嚴重不足,製造業等企業積極投入自動化機械設備,為此作出貢獻。

然而,中美兩國尚處在第一階段貿易協商未定的狀態,美國總統川普 12 日雖然就此表示距美中簽署協議,「快了」,但至今雙方仍未提出任何具體協商細節。雙方互徵的懲罰性關稅未解前,市場目前仍處於觀望緊張狀態。不僅如此,日本與韓國因太平洋戰爭時期徵用工賠償判決,導致外交關係的惡化並波及貿易層面,韓國國內出現抵制日貨的風潮。兩項因素都使得日本商品出口遭到嚴重衝擊。

此外,受消費稅調漲支出減少的影響將反映在第四季的經濟數據上,目前各方法都不如日本政府般樂觀,認為日本國內內需能夠支撐因美中貿易與日韓雙邊關係不睦導致的出口萎縮,將使第四季及 2020 年的 GDP 成長數據陷入負成長的看法日益轉強。日本經濟今後要面對的除中美貿易戰還有英國脫歐等全球連動的不確定性貿易難關等議題,前景勢必不若日本政府表現般的樂觀。

參考新聞來源
2019/11/14 日経新聞 鈍る成長、訪日客減も景気に冷や水 GDP0.2%増
2019/11/14 NHK 7ー9月期GDP 4期連続プラスも低い伸びにとどま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