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日韓兩國失效時刻前,宣布決定維持《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後,朝鮮 11 月 28 日下午再度朝日本海海域發射兩枚飛行物。日本防衛省第一時間研判,該飛行物為彈道飛彈,飛行高度約 100 公里、飛行約 380 公里後於日本專屬經濟海域(EEZ)外落海。日本防務大臣翌日接受媒體採訪時進一步表示,兩枚飛行物發射間隔不到一分鐘,顯示朝鮮試圖在提升連續發射技術,日本也將確實做好反飛彈防禦能力的整備工作。
據朝鮮中央通訊社 29 日報導,金正恩親自視察「超大型多管火箭」的連發試射,並駁斥日本政府連彈道飛彈跟火箭都搞不清楚。甚而挑釁「或許不久,安倍就會見識到真正的洲際彈道飛彈」。這是朝鮮自 2019 年 5 月以來的第 13 次試射,對區域安全造成威脅,引發周邊國家嚴重關切。
韓國軍方分別整理朝鮮最近於 8 月 24 日、9 月 10 日、10 月 31 日,以及 28 日的試射間隔,分別是 17 分鐘、19 分鐘、3 分鐘,以及不到 30 秒。因此,有分析指出朝鮮正在努力提升連續發射的能力。倘若朝鮮將發射平台改為移動式且端時間內連續發射,如此一來韓國軍方將難以做出是當反應。
此外,有軍方消息人士透露,根據跡象顯示朝鮮近期有可能嘗試連續發射 4 發的舉動,對此韓國軍方保持高度謹慎戒備態度;日本防衛省相關人士也表示相同意見認為,從朝鮮歷次自行公布的影像資料研判,發射器上都有 4 個類似圓柱體的裝置可用以進行發射,因此,極有可能同時發射更多飛彈。且最近幾次的試射間隔越來越短,不管怎麼看都是在提升發動飽和攻擊時所需的連射技術,一旦同時發射大量飛彈進行飽和攻擊,將嚴重考驗現有的反飛彈攔截能力。
除此之外,上周 23 日朝鮮在朝韓國境附近發射海岸防炮後,美軍戰略武器偵察機連日飛臨朝鮮半島加強對朝鮮監視。復以,接近金正恩自行設下和美國在年底前談判的時限,在雙方在上個月就實務工作層級磋商破裂後,再度陷入對話僵局。朝鮮這次的試射,可能也是想在感恩節提醒美國,距離年底談判期限所剩時間已不多。
參考新聞:
2019/11/28 共同社 北朝鮮、弾道ミサイル2発を発射 日韓の軍事協定維持後初
2019/11/29 NHK 北朝鮮国営メディア「超大型ロケット砲の発射実験行った」
2019/11/29 NHK 北朝鮮ミサイル 発射間隔は約30秒 連射能力向上か
日本總務省 11 月 29 日宣布有關「秘密通訊自由」的法律修改方向,將要求「GAFA」(Google、Apple、Facebook 和 Amazon)等海外 IT 巨擘與日本本國 IT 企業同樣負有個人「秘密通訊自由」的保障義務,在未經當事人同意下禁止查閱諸如電子郵件等個人通信內容。
目前日本國內法規並未要求以美國 Google 或 Apple 等總部設籍在日本以外的外國資訊企業,在未經同意下不得擅自查閱使用者通信內容的「秘密通訊自由」的保障義務,然而日本國內有越來越多的聲音認為,這些國外資訊業者不能自外於此,因此日本政府應各方要求將檢討修改相關法律。針對日本的使用者提供電子郵件或社群軟體服務的外國企業,同樣必須負有保障個人「秘密通訊自由」的義務。具體來說,違反「秘密通訊自由」保障義務或有違反之虞時,日本政府可以命其改善或要求該公司提出相關報告,為此該當企業負有在日本設置代表人或相關代理人的義務。
此外,除了通信內容,關於使用者的定位資訊以及瀏覽紀錄等相關個人隱私資料,由於可讓業者轉用作為提供其他服務的數據資料,因此是否也將其納入修法規範範圍內,則尚未有定案。電子商務在現今經濟發展中佔有相當份量,不僅便利使用者,更是為資訊產業帶來全新商業模式,但也因現代資訊產業所具有的強大網絡效應和經濟規模作用大等特性,容易造成壟斷,各國政府無不採取促進與規範並重的管理辦法。
近年來,所謂的「GAFA」等美國資訊企業主導數位領域的發展,上述企業透過提供各種資訊與網路服務收集相當巨量的使用者個人資料,進而達到企業壟斷的情形,全球各國政府相關單位指控其違反壟斷、反托拉斯的調查時有所聞。日本政府內部也有認為,應該參考歐盟自 2018 年 5 月全面嚴格實施「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提升個人資料使用與保護規範密度的聲音或向歐盟標準靠攏。
日本的原始構想,無非就是想要抗衡中國對數位資料的管控。中國以政府力量透過BATX(百度、阿里、騰訊與小米)四大企業,收集大量的特定個資用以發展創新領域的競爭力,企圖創造並顛覆市場、甚而達到由中國主導的數位貿易影響力。相反地,日本與歐美國家對於個人隱私和人權的保障,某種程度而言,若未適時介入,終將導致資訊產業效能遜於中國的情形發生。
參考新聞:
2019/11/29 NHK GAFAにも「通信の秘密」義務づけで法改正へ 総務省
1989 年 12 月 3 日,代表東西方陣營的美國總統布希(George H. W. Bush)與蘇聯共產黨總書記戈巴契夫(Михаил Сергеевич Горбачёв)兩人在馬爾他舉行的高峰會議,戈巴契夫向世人宣告冷戰終結,「世界正在離開一個時代而邁向一個新時代。我們正在一條通往長期和平的道路開端。戰爭的威脅、相互不信任、心理和意識形態上的爭鬥都會被留在過去」。期間由美國所主導的國際秩序,在俄羅斯與中國近年明顯採取與美國相抗衡的情勢發展下,大國間新的對抗情勢,再度令人擔憂新一輪的軍備競賽與世界分裂是否再起。
1945 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資本主義)與蘇聯(社會主義)及其所建立的東歐附庸國,兩大陣營相互對立。1947 年 6 月,美國杜魯門政府實施馬歇爾計畫,美國承諾向所有歐洲國家提供經濟上協助,以重建歐洲的民主和經濟體制,用以對抗日益坐大的共產主義政權,此時東西雙方陣營各自籌組軍事同盟並展開對抗:
此後,美國成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並在自由、民主的價值觀基礎上,建立由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然而,2001 年 911 恐怖攻擊事件、伊拉克戰爭、次級房貸風暴後,美國的國際強權地位開始動搖。俄羅斯總統蒲亭高舉「強大俄羅斯再起」以及乘勢快速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積極擴張軍事實力。 2017 年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明顯感受到俄羅斯與中國近年來緊密合作共同對抗美國情勢的發展,因此進一步將中、俄重新地位為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最大威脅。
冷戰結束後,發揮核子武器縮減重要作用的美俄核裁軍條約,因兩國間的對立衝突升高,最終導致核子軍縮框架失效,除了美、俄,中國也朝積極發展核子武器方向邁進。不僅如此,中美俄三國間的競爭也已經擴展到宇宙和網路空間等新的空間。冷戰結束三十年以來,最白熱化的大國鬥爭—「新冷戰」,讓世人們不禁擔心,全球又將掀起新一波的分裂對立與軍備競賽。
參考新聞:
2019/12/03 NHK 冷戦終結30年 大国間の新たな争い 世界の分断や軍拡競争の懸念
2019/12/03 日経新聞 マルタ会談から30年 神話だった勝利、西側におごり
2019/12/03 米中合意「大統領選後でも良い」、トランプ氏が言及
連接中俄兩國全長約 8,000 公里的天然氣輸送管道「西伯利亞力量管道」(Power of Siberia)12 月 2 日開通竣工,自俄羅斯西伯利亞油氣田向中國輸送天然氣的準備工作已準備就緒。餘下中國境內約 5,100 公里左右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南段也將陸續於 2023 年完工。這是全球最大天然氣出口國俄羅斯與最大進口國中國,雙邊共同合作的能源合作關係,也是中俄兩國間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在經貿領域推進的另一成果。中俄兩國的合作關係除持續擴大軍事方面的合作,也將聯手制衡無論是在經濟或國家安全等各個領域同受威脅的美國。
俄羅斯總統蒲亭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透過網路視訊,共同見證位在俄羅斯境內長約 3,000 公里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北段「西伯利亞力量管道」開通。蒲亭表示,俄中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具有重大歷史意義,此舉將使兩國戰略協作推向新高度;習近平則表示,中俄關係發展將是兩國優先的外交政策。近年來美國等西方國家加大干涉中俄內部事務,威脅中俄主權安全,呼籲中俄緊密合作成為戰略夥伴。
近年來,中國為改善國內空氣污染日益嚴重問題,急劇轉向使用天然氣發電與供應暖氣已取代對環境污染造成重大影響的煤炭。本月 18 日正式取代日本成為全球最大天然氣進口國,為滿足其國內快速增長的消費需求,必須擴大自俄羅斯採購天然氣。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全線竣工 2024 年全面營運後,中國每年將從俄羅斯引進天然氣 380 億立方公尺,相當於 2018 年中國全年用氣量的 14% 約日本全年使用量的三分之一,佔中國進口天然氣總量的 28%。
中國為了與美國的貿易戰持久化作準備,積極布局確保能源輸入不致中斷受挫。美國原先供應中國液化天然氣約 10% 的進口額,但由於雙方在貿易戰僵持不下,中國對美國液化天然氣課徵 25% 懲罰性關稅後,美國幾乎停止供貨。中國緊急自卡達等地進口,未來俄羅斯將為中國帶來長期且穩定的天然氣供應。
另一方面,俄羅斯原先計畫近年年底透過北溪天然氣 2 號管道(Nord Stream II)供應全年 550 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給歐洲,但此項計畫遭到美國川普政府大力對並揚言制裁,批評聲浪使得德國與歐盟這一端躊躇不前。現在,俄羅斯一旦與中國的天然氣輸送管道正式營運,除了更進一步促進中俄戰略夥伴關係,同時也增加俄羅斯與歐洲在天然氣談判上的籌碼。一旦俄羅斯天然氣東送管道正式送氣營,其代表著歐洲必須付出高價才能確保俄羅斯的供應。
隨著美國川普政府高舉「美國優先」的政策,中國和俄羅斯試圖從經濟到軍事安全等各個層面廣泛的強化彼此合作關係。面對中俄挾國家資本主義共同聯手對抗美國,地緣政治衝突肇致全球風險持續攀升。
參考新聞:
2019/12/02 日経新聞 中ロ、エネルギー互恵深化 初の天然ガスパイプライン
2019/12/03 NHK ロシアから中国へ 天然ガス輸送の初のパイプライン 供給開始
針對美國總統之前有關「不想與朝鮮在非核談判上使用武力,然而有必要時仍會使用武力解決」的談話,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就此譴責並警告,「使用武力不是美國專有的特權。倘若美國對朝鮮動用武力,朝鮮也將予以相同回應」。
美國和朝鮮的非核化談判一波三折,目前處於停頓僵局。朝鮮近日一再釋放消息下達最後通牒提醒美國,即將屆至非核化對話年底期限,敦促美國盡快做出抉擇。對此人在倫敦出席北約高峰會的美國總統川普先是調侃金正恩喜歡發射火箭升空,所以稱他為「火箭人」,另一方面也強調,「自己與金正恩仍保持良好的私人情誼,但美國的軍事力量比任何時候都更強大,我們是全世界軍事力量最強的國家。我希望不會用到武力,但如果有必要,我們也會使用」。
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朴正天第一時間透過國營電視台回應,「我們最高武裝司令官(金正恩)對此番言論相當不快。若美國對我們採取軍事行動時,我們將會立即採取相同行動予以回應,這對美國將是非常嚴峻的情況」。
朝鮮外務省負責對美事務的副部長李泰成表示,一直以最大耐心和努力,不想朝美的成果化為烏有,目前僵局責任在於美方。朝鮮向美方發出的年底對話期限一天天逼近,屆時將會選什麼樣的「聖誕禮物」,完全取決於美國。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總會已經預定於本月下旬招開,過去朝鮮的任何政策改變,都是在此會議中提出,金正恩在去年的會議上即指示暫時停止核子武器試爆與洲際彈道飛彈試射。勞動黨宣布會議將「根據朝鮮革命發展和國內外形勢變化的需要,討論和決定關鍵問題」。
過去兩年,金正恩與川普進行三場元首會談,除做出「努力實現朝鮮半島完全無核化」的模糊承諾外,其他一無所獲。儘管今年朝鮮持續進行飛彈試射挑釁舉動,但沒有再進行核子試爆或試射洲際彈道飛彈挑釁川普底線,因此美國也都靜觀其變沒有任何動作。雙方陷於各自一再敦促對方在非核化談判有所讓步的喊話僵局。之所以陷入僵局的關鍵便是,朝鮮要的是逐步裁撤核武,先行解除經濟制裁。美國則是唯有完全廢除核武,才解除制裁。
朝鮮官方媒體近日公布,金正恩同其夫人李雪主與軍方官員騎著白馬,再度登上具有民族精神象徵的白頭山。前幾次金正恩騎馬登山後便有大事發生,例如對其姑丈張成澤處以極刑、朝韓大和解的新年致詞,以及決定舉行川金會,外界認為接下來金正恩可能做出重大決定。朝美關係年底將迎來關鍵時刻,駐韓美軍近日也不敢懈怠,除了派遣偵察機監視朝鮮導彈基地動態,更是出動反潛巡邏機頻繁來回朝鮮半島海域,防範朝鮮潛艦發射潛射彈道飛彈。美軍執行飛行任務期間也故意開啟識別設備讓人發現,似乎也意在警告朝鮮,千萬不要輕舉妄動。
參考新聞
2019/12/05 日経新聞 北朝鮮軍総参謀長、米大統領発言に反発
2019/12/04 日経新聞 米朝、非核化巡り緊迫局面 北朝鮮「下旬に重大決定」
2019/12/03 共同社 米大統領「必要なら軍事力行使」 非核化合意順守へ、北朝鮮けん制
2019/12/04 NHK 北朝鮮 総参謀長「米が武力使用するなら相応の行動取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