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報呱世界東北亞

糧食價格帶動 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重回升勢

中國國家統計局 1 月 11 日公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0 年 12 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 2019 年同期相比,年增率 0.2% 重回升勢,總合 2020 年全年民生消費價格較前年上漲 2.5%,未達成原先預定。此外,12 月的生產物價指數(PPI),年減 0.4%,跌幅雖較 11 月收斂 1.1 個百分點,但依然維持連續 11 個月的跌勢,2020 年全年生產物價指數相較前年減幅 1.8%。

中國官方自評,全年經濟歷經疫情影響,年初先急挫後已逐漸回穩,物價維持穩定,符合預期,國內經濟也持續復甦,需求回暖將帶動製造商出廠價格回升,生產者物價指數跌幅有望繼續收斂,預估 2021 年第一季轉正。不過,對照中國字行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與生產者物價指數,多數分析認為中國輕微通縮態勢明顯,經濟復甦乏力,實情恐怕不若中國官方數據想像般樂觀。

中國官方分析認為,消費者物價指數由降轉升的主要原因是,近來受低溫氣候影響,生鮮蔬果的生產期拉長和儲運成本增加,帶動價格上漲,光是食品類別物價指數上漲 1.2%,影響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 0.26%。此外,隨著元旦春節等假期的到來,傳統季節性的民生消費旺季需求遽增,國際市場上資金過剩,帶動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期貨價格上升,連帶使飼料成本上漲,勢必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目前,先前已維持連續兩個月下跌的豬肉價格,跌幅開始收斂已經又開始出現止跌回升趨勢。2020 年底的豬肉批發價格再次出現高於 2019 年同期水準,牛肉、羊肉批發市場價格也維持連續數周的漲勢,分別較 2019 年同期相比上漲 8% 和 6%。即使如此,中國官媒依然表示,肉類價格有長有跌,物價基本上維持穩定。

國際市場上資金過剩,帶動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期貨價格上升,連帶使飼料成本上漲,勢必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圖/ United Soybean Board (CC BY 2.0)

2020 年 12 月中國公布 11 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意外的出現年減 0.5% 的負成長,創 2009 年以來的新低紀錄。當時官方說法是,豬肉價格回穩使然,結果不到一個月,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又重回 0.2% 的漲勢,來回相差 0.7 個百分點,這麼說來豬肉價格影響中國物價平穩與否關鍵至深。

2020年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前景,全球央行持續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大量印鈔,實質利率極低的情況下,結果市場上資金充裕,熱錢帶動各國股市、房地產量價、大宗原物料價格紛創新高。黃豆期貨價格漲逾 20%、玉米和小麥也分別有 17% 與 12% 的漲幅。2020 年各地大宗原物料生產地,無論是氣候或疫情影響收成,又或是資金炒作,短期內似乎看不到黃豆和玉米價格有趨緩的現象。

中國 2020 年受疫情及蝗災、水患影響,屢屢傳出糧食危機,不過官方自稱供需均衡,但卻又自曝國產玉米價格大漲 31.8%,創 6 年新高。而攸關民生食用油及飼料的黃豆全年進口量可能突破 1 億公噸,但國際價格持續上漲,也帶動進口黃豆成本上升。其中,黃豆和玉米的價格直接影響畜產飼料,最後價格當然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極其可能又掀起另一波豬肉價格攀升,導致物價全面上漲引發民怨。

參考新聞:
2021/1/11 共同 中国の物価、上昇に転じる 昨年12月、食品コスト上昇
2021/01/11 日経 中国消費者物価、2カ月ぶり上昇 12月0.2% 食品以外は停滞 家計の購買意欲高まらず
2021/01/11 産経 中国、豚肉価格響き消費者物価上昇に転じる 昨年の政府目標は未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