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報呱世界東北亞

韓國東部海域疑藏140億桶油氣 尹錫悅批准年底鑽探

韓國總統尹錫悅在本(6)月 3 日首次的施政報告中表示,「地球物理探勘結果顯示,浦項迎日灣外海很可能埋藏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韓國政府計劃從今年年底開始進行鑽探,如果最終確認有儲量,期盼能在 2035 年開始全面生產石油和天然氣。

140億桶儲量 可供應韓國天然氣29年、石油4年

尹錫悅 3 日在首爾龍山的總統辦公室舉行就任後首次的施政報告,在他親自報告重大議題時提到「探勘結果顯示,極有可能埋藏著最高達 140 億桶的石油和天然氣」,並表示「已批准產業通商資源部的鑽探計劃」。作為此項計畫的主管機關,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安德根等人也一同出席當天的報告。

尹錫悅說「這一規模是 1990 年代後期發現的東海油氣田(約 4,500 萬桶規模,位於蔚山東南方 58 公里處的外海,韓國稱日本海為東海)的 300 倍以上,最多可供應整個韓國使用天然氣 29 年,石油則超過 4 年」,並稱「經過事前準備工作在今年年底進入首次鑽探工程的話,到明年上半年以前應該能取得一定的結果」。

140 億桶的儲量比被評為全球最大深海油氣田的南美蓋亞那礦區的 110 億桶規模還要大。

韓國總統尹錫烈6月3日在龍山總統辦公室就浦項迎日灣附近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情況進行了政府簡報,站在他左後方的是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安德根。
(圖/韓國總統辦公室)

安德根部長表示,「如果在 2027-2028 年左右開始進行工程,大約在 2035 年左右應可以進入商轉」,接著他提到這 140 億桶當中,推估有四分之三是天然氣,四分之一是石油。

也就是說,韓國政府認為,迎日灣近海不僅可能埋藏著 35 億桶石油,還可能有 105 億桶天然氣。由於天然氣是氣態,根據調查方法,埋藏量會有很大的差異。而以目前時價換算,140 億桶約為三星電子市值(約450 兆韓元≒新台幣 10.6 兆元)的 5 倍。

現在樂觀還太早 實際鑽探後才能確定

不過,政府高層對開發成功率表示,「據我們獲得的資料顯示成功率約為 20%」,雖然在石化業這個機率已經算相當高了,但也意味著失敗的機率仍有 80%。對此,在野黨也提出了批評,共同民主黨發言人李海植表示,「在確認石油和天然氣埋藏量和商業價值之前,總統太快決定宣布這些埋藏量的推估值。」

這些批評主要集中在鑽探的可行性和經濟效益上。根據能源經濟研究院的數據,如果確定迎日灣近海的石油蘊藏量有 35 億桶,韓國在包括自身在內的 23 個主要石油生產國中將排名第 20 名,與第 19 名越南(44 億桶)和第 21 名馬來西亞(27 億桶)相當。22、23 名是阿根廷和英國(各 25 億桶)。

韓國政府解釋說,尹錫悅當天報告的內容,是美國石油探勘諮詢公司 ACT-Geo 根據過去 15 年進行的地質調查和物理探勘(包括震測、重力、磁力等),在去(2023)年 2 月至同年年底分析的結果。

之後的 5 個月,再經過了國內外專家組成的諮詢團的幾次驗證。但是否真的存在油、氣田,及其準確的規模,還需通過實際鑽探來確認。

美國ACT-Geo公司的Vitor Abreu博士分析稱,韓國慶尚北道浦項市迎日灣地區可能埋藏著多達140億桶石油和天然氣。他在6月5日抵達仁川國際機場,並回答記者提問,提供包括礦區前景評估在內的建議。
(圖/韓聯社/中央社)

首爾大學能源系統工學教授許殷寧表示,「就像用 X 光拍攝人體一樣,物理探勘只是發現了疑似油氣田的跡象。要進行精確分析,還需要像做內視鏡組織檢查一樣進行探勘鑽探。」

韓國預計在今年年底開始首次探勘,至少需要鑽探 5 處,每處 1,000 億韓元,共花費 5,000 億韓元(約新台幣 120 億元)。從鑽探到實際生產,通常需要花上 7 到 10 年,因此今後的發展還有待關注。

尹錫悅當天也表示,「接下來將進入鑽探階段,確認是否有石油和天然氣的存在,以及實際的儲量」,並呼籲「韓國國民靜待鑽探結果」。

當天韓國政府的消息傳至證券市場後,有 7 檔石油、能源相關股票漲停。包含韓國燃氣公社上漲 29.87%,韓國石油上漲 29.98%,大成能源上漲 29.91% 等,均達到漲停板。

第七礦區油田:過去日韓共同開發區域 中國也主張

韓國探勘石油始於 1970 年代。聯合國亞洲暨遠東經濟委員會(ESCAP)曾在 1969 年發佈報告指出「黃海和東中國海的大陸棚可能蘊藏全球最豐富儲量的原油」。

接著韓國朴正熙政府率先在 1970 年將位於濟州島南方、九州西方的一處大陸棚區域劃設為「第 7 礦區」。由於這個「第 7 礦區」距離日本較近,日本也認為屬於九州西方海域而提出抗議。

當時的國際法對韓方較為有利,那時規定要與陸地相連(陸地的延伸)才擁有開發大陸棚的權利,而日本因為九州西邊有海溝截斷了陸地與該處的大陸棚。

不過當時韓國也缺少開採石油需要的海底探勘技術和資金,於是雙方在 1974 年締結《日韓大陸棚協定》以共同開發該處的油田,協定在 1978 年生效。

等待日韓共同開發協定失效 日本可能自行開發?

然而 1982 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改採等距離原則,並引入專屬經濟區(EEZ)的概念,接著 1985 年國際法院(ICJ)也針對馬爾他與利比亞之間的地中海大陸棚劃界問題,採等距離原則劃分,判決結果在兩國之間劃設了一條中間線。在經過此案後,日本對於與韓國的共同開發就變得消極。

日韓共同開發海域就是「第7礦區」的位置。按目前的國際法以中間線劃分的話,該礦區的大部分權利屬於日本。
專屬經濟區是從領海基線起 200 海里(370.4 公里)以內的區域。
(圖/Gugganij/CC BY-SA 3.0)

日韓之間簽署的協定必須要兩國一起,才能進行海底探勘等作業,結果消極的日本就以「沒有經濟效益」為由拒絕探勘,韓國也束手無策。這項協定將在 2028 年 6 月 22 日到期,但 2025 年 6 月 22 日起任一方即可片面通知終止協定。

而日本自 2020 年起每年都會派遣海上保安廳的測量船的該處進行獨立的海洋科學調查。此外,日本外務大臣上川陽子在今年 2 月 9 日的國會上表示:「對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國際判例,我認為以中間線為基礎劃界可以公平解決。」這些可以看出日本拖遲「第 7 礦區」的共同開發之後,很可能會在協定失效後自行開發的跡象。

日本外務大臣上川陽子。
(圖/共同社/中央社)

預見未來日中韓開發角力 中國主張第 7 礦區大部分屬於中國

不過這其中最大的變數其實是中國。自日韓共同開發協定以來,中國一直主張大部分的第 7 礦區都位於其大陸架(中國對大陸棚的稱呼)延伸區域內,屬於中國。

事實上,中國在第七礦區西南側海域經營平湖油田,並進一步開發龍井氣田等,積極開發東中國海的資源。

據《韓聯社》報導指出,專家們認為,如果日韓共同合作體系被打破,導致勢力真空,中國可能會視之為良機,單方面進行獨自開發,從而擴大其勢力範圍。實際上,中國在南中國海等爭議海域,即使面對其他國家的反對,也常常以實力作為後盾,自行進行資源開發。

若再加上日韓對立,第 7 礦區的管轄權爭奪可能超越外交衝突,演變成日中韓三國的資源開發競爭。這引發了第 7 礦區可能成為爭議地區的擔憂。

韓國國會立法調查處在上(5)個月發布的《韓日大陸棚共同開發體系終止應對方案》報告中指出,「韓日共同開發協定實際上對中國在韓日共同開發區域(JDZ)內的勘探和開發發揮了遏制作用,但協定終止後,中國可能會介入該區域」,並預測「這裡可能成為韓中日三國的角力場」。

安德根:幸運的是,這次都在韓國EEZ內

日韓兩國同樣缺少天然資源,這次尹錫悅提到將要探勘的區域,是否也會演變成兩國之間的衝突也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對此,安德根當天在《TV 朝鮮》的節目中表示,與第 7 礦區不同,「當時是近海區域,但我們現在發現的是在深海。」

他接著說:「我們發現的礦區位於水深 1.2 公里處,還必須再向下鑽約 1 至 2 公里到達深海。以前沒有這樣的開發技術,但現在的技術已經發展到可以有經濟效益的開採水準,所以現在我們認為有充分的可能性。」

經過物理探勘發現可能埋藏石油與天然氣的區域。
(圖/韓國總統辦公室)

當被問及「是否會引發日韓間的問題」時,安德根回應道:「此次發現的礦區非常幸運地完全位於我們的專屬經濟區內。尤其是東海岸的專屬經濟區,在日韓之間有些立場上的不同,日本主張的領域比我們有共識的區域更靠韓國這邊,但即使按照這一標準,該礦區也完全在韓國的專屬經濟區內,對我們進行開發來說是非常幸運的狀況。」

另外,除了可能不了了之的日韓共同開發以外,韓國在 1990 年代發現了前述提到的約 4,500 萬桶規模的東海油氣田,開採後的進口替代效應達 2.7 兆韓元(約新台幣 640 億元),但枯竭速度比預期還要快,最終在 2021 年停止生產。

參考新聞連結:
2024/06/04 朝鮮日報 「浦項・迎日湾の石油・ガス、推定埋蔵量は140億バレル」 尹大統領が自ら発表…試錐を承認
2024/06/04 中央日報 「140億バレルの可能性」…迎日湾近海で年末にボーリング調査=韓国
2024/05/20 中央日報 日本の「50年時間稼ぎ」に…韓国、第7鉱区来年に奪われるか
2024/06/04 연합뉴스 ’한일 공동개발’ 7광구 재조명…日 협정 종료시 한중일 ‘각축전’
2024/06/04 ワウコリア 日本海に石油が?…「140億バレル」の可能性に日本が動揺=韓国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