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外交部長塞福丁(Saifuddin Abdullah)2022 年 4 月 25 日首度透露,已跟緬甸反軍方的「全國團結政府」(National Unity Government, NUG)接觸,這是第一個承認這種互動的東協國家。隨後塞福丁又於 5 月 1 日宣布將在 5 日召開的東協外長會議上提案讓東協與 NUG 建立非正式關係。與此同時,緬甸軍事法庭 4 月 27 日以貪腐罪名判處前政治領袖翁山蘇姬五年有期徒刑。在民生方面,為了緩解持續數月電力中斷問題,緬甸軍政府已開始跟俄羅斯談判進口燃料,以確保能讓數百萬人可以在白天用電 4 個小時。
在上一次東協外長線上會議之前,東協人權國會議員組織(ASEAN Parliamentarians for Human Rights, APHR)4 月 24 日,也就是緬甸軍方領袖敏昂萊(Min Aung Hlaing)與東協所簽署的五點共識一週年,發出一封致東協領袖的公開信,敦促東協立即公開跟全國團結政府會面。馬來西亞外交部長塞福丁隔日(25 日)就在推特上轉發公開信並說:「我已經(透過線上會議)以非正式的方式會見了緬甸全國團結政府外交部長和全國統一協商委員會(NUCC)主席。我們有過討論。」
馬來西亞諾丁罕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政治分析家魏爾希(Bridget Welsh)在推特上說:「馬來西亞帶頭檢視東協對緬甸的態度(在緬甸軍政府跟東協五點共識失敗的一年後),承認跟緬甸全國團結政府的非正式會議。」吉隆坡大學高級講師 Aizat Khairi 也說:「馬來西亞外交部長塞福丁對東協人權國會議員組織公開信的反應令人耳目一新。」聯合國緬甸議題獨立國際發掘事實任務(Independent International Fact-Finding Mission on Myanmar)主席達魯斯曼(Marzuki Darusman)說:「軍政府沒有做到五點共識中的任何一點。(代表)該協議失敗了,東協需要改變路線。」
前情提要:
柬埔寨洪森逆勢訪緬甸軍政府 泰緬中邊境將爆發美中代理人戰爭?(五點共識完整內容)
馬來西亞對緬甸軍政府下通牒 不合作就轉向與民主派政府對話
塞福丁 5 月 1 日在推特上再次提起此事,這回他更公開表示會提出東協與緬甸全國團結政府建立非正式關係的提案,而這也是馬來西亞外交部長將於 5 月 5 日東協外長視訊會議上預計提出的 3 個提案之一。塞福丁強調:「我們不是要求東協承認另外的政府,而是無論如何也要建立一個非正式的關係,尤其是讓緬甸人民能夠獲得人道物資及救援。」其他兩項提案皆與緬甸有關,分別是將救援緬甸的人道物資再增加一倍,以及強化派到緬甸的東協特使的地位和功能。
日本能源集團 Eneos 控股公司(Eneos Holdings Inc.)5 月 2 日宣布將退出緬甸天然氣開採計畫,這是繼合作夥伴,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和泰國泰油勘產公司(PTTEP)4 月 29 日宣布退出該計畫後,最新一個因政治因素退出緬甸的外資企業。
Eneos 在公開聲明中表示,有鑑於緬甸近期國內局勢,包括「社會議題」和耶塔貢(Yetagun)天然氣田計畫存在的經濟問題,在審慎評估後決定終止投資並退出緬甸。位於緬甸南部的耶塔貢天然氣田由 Eneos、日本政府和三菱商事(Mitsubishi Corporation)合資並共同經營,三方共持有 19.3% 股權。這個油田已運作超過 20 年,但日本政府指出,過去10年來耶塔貢天然氣田產量逐年下降,因此亦與 Eneos 持相同立場。
軍政府控制的法院稱,翁山蘇姬在一起案件中違反了《反貪腐法》第 55 條,指控她從收受前仰光省省長漂敏登(Phyo Min Thein)11.4 公斤黃金和總計 60 萬美元的現金。翁山蘇姬總共遭軍政府起訴 11 起貪腐案件,但她否認所有指控,她的支持者、人權組織和外國政府譴責這些指控的用意是在結束她的政治生命。
全國民主聯盟的仰光地區議會成員 Bo Bo Oo 說:「這個案例表明,在軍隊主導一切的時候,我們需要就司法部門提出很多質疑。」前政治犯 Tun Kyi 說:「即使在危及生命的情況下,無論你遭受了多少折磨,漂敏登都不應該反翁山蘇姬。他的名聲,他過去的成就,全都付諸東流。這就是為什麼他將會在歷史上留下污點。」
柬埔寨新聞媒體 Fresh News 報導,總理洪森 5 月 2 日發布新聞稿和影像,表示當日已與緬甸軍政府領袖敏昂萊透過視訊對話,洪森再次重申敏昂萊必須履行與東協所簽下的 5 點共識的重要性。洪森感謝敏昂萊在今年 3 月盛情招待東協特使的首度訪問,也期望在 5 月底的第二次訪問時,緬甸軍政府能讓特使會見民主派政治人物,特別是遭到關押的翁山蘇姬及前總統溫敏(Win Myint)。
仰光和其他城市的電力中斷問題始於 1 月,一般來說每天至少會停電兩個小時。這讓已遭疫情和軍事政變蹂躪的緬甸經濟更是雪上加霜。緬甸軍政府發言人紹敏通(Zaw Min Tun)說:「為確保我們能夠以合理的價格進口足夠的燃料,我們正在跟俄羅斯和其他一些國家進行談判,我們希望從 6 月開始,我們可以在解決停電問題上看到實質的進展,並且能夠在下半年徹底解決掉這個問題。」但俄羅斯能源部拒絕評論此事。
緬甸「通常」不需要進口能源,因為它依賴國內供應。然而,軍政府將問題推給反對派並表示不少供電措施遭叛軍破壞。俄羅斯聯邦境內半自治狀態的韃靼斯坦共和國(Tatarstan)總統明尼哈諾夫(Rustam Minnikhanov)28 日在訪問緬甸期間,就跟軍政府談及能源領域的合作,其中包括恢復煉油廠的運作並建造更多煉油基礎設施。紹敏通表示,韃靼斯坦將協助技術轉讓和培訓緬甸技術人員。
緬甸和俄羅斯一直有著牢固的防務關係,莫斯科提供軍隊訓練並對軍政府出售武器。甚至在緬甸軍方掌權之前,俄羅斯就已經成為僅次於中國的緬甸第二大武器供應國。擁抱俄羅斯軍武使緬甸能夠多元化其對外關係並減少對中國軍武的依賴。儘管近期外界都將目光從緬甸移轉到俄烏戰爭上,但軍政府仍無法完全掌控緬甸局勢。不過也由於俄羅斯因對烏克蘭開戰而無心緬甸,因此《外交家》(The Diplomat)的作者 Patrick Dupont 認為,緬甸孤立和偏執的將軍們可能別無選擇,只能求助於北京以保持對權力的控制,但軍政府仍然不會完全信任中國。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固然造成中國的一些不安,但也為中國在緬甸打開機會之窗。眾所周知,中國和俄羅斯分別是緬甸軍方第一和第二重要的軍武供應商,一直在競相滿足緬甸對潛艇和軍用飛機等高價物品的需求。儘管中國在品質和技術進步方面仍落後於俄羅斯等武器出口國,但中國正在迎頭趕上。2017 年至 2021 年,中國是世界第四大武器出口國。
隨著俄羅斯轉移國防工業的重心以彌補其在烏克蘭的損失,中國等國家無疑將努力填補緬甸軍火市場的空白。此外,俄羅斯若是因為供應鏈中斷、歐美制裁以及其國防工業因烏克蘭戰爭而重新定位,導致無法履行與緬甸軍方所簽訂的軍售合約,那麼莫斯科的信譽可能會受到損害。
但更多中國武器可能流入緬甸以彌補俄羅斯武器出口的延誤和不足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中國一直全力支持緬甸軍政府。在兩國最近的一次高層訪問中,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承諾無論形勢如何變化都支持軍政府,然後宣布對緬甸提供 6.5 億人民幣(9,900 萬美元)的贈款。
儘管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可能會留下一個真空讓中國可以填補,但很明顯,中國需要緬甸軍方的友誼,就像緬甸軍方需要中國一樣。據報導,今年 2 月緬甸反軍方勢力襲擊守衛瓦城地區(Mandalay)石油和天然氣管線的緬甸士兵,該油氣管線是中緬經濟走廊的核心部分。儘管此前緬甸軍政府已按照北京的要求,在中國支持的油氣管線沿線埋設地雷。
可以確定的是,中國會最大程度的填補俄羅斯在緬甸影響力的減弱,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軍火市場。但緬甸偏執的將軍們不太可能降低懷疑中國的意圖。無論烏克蘭戰爭如何發展,緬甸軍政府都可能繼續加強跟莫斯科的關係,以抵消中國影響力。只要北京繼續向緬甸邊境沿線的佤邦聯合軍等民族武裝團體提供武器,中國的武器和資金就算可能可以買到對緬甸軍方的短期影響力,但不會獲得信任。
參考來源:
2022/05/01 The Edge Markets Malaysia to propose for informal engagement between ASEAN and Myanmar’s NUG
2022/04/25 Radio Free Asia Malaysia contacts Myanmar’s shadow govt as ASEAN fails to implement 5-point consensus
2022/04/27 Radio Free Asia Myanmar military court sentences Aung San Suu Kyi to 5 more years in jail
2022/04/29 Bloomberg Russia in Talks With Myanmar on Fuel Supplies to Ease Blackouts
2022/04/27 The Diplomat Is the Ukraine War Boosting China’s Influence in Myanmar?
2022/05/02 Bloomberg Japan Refiner Eneos to Exit Myanmar, Following Project Partners
2022/05/02 Fresh News Cambodia Releases Outcomes of the Video Call between PM Hun Sen and Myanmar’s Min Aung Hla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