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朝日新聞報導,為了因應俄羅斯與中國的極音速武器,日本政府啟動「衛星星座(satellite constellation)」計畫,會發射多顆小型人造衛星用來偵測、追蹤新型飛彈。12 月 21 日由內閣會議訂定的 2020 年度預算案,防衛省已規劃 1.7 億日圓的研究費。
中國、俄羅斯的極音速武器是超越音速 5 倍以上的飛行速度,以美國的早期預警衛星也很難偵測。於是日本將與美國聯手,發射數百到 1000 多的小型衛星,以小型衛星群的新「視界」使得對應新型飛彈成為可能。
防衛大臣岸信夫在 21 日的記者會上,對於該計畫表示透過利用太空,可以從太空對應追蹤極音速武器。在日美合作強化方面,關於日本可以提供的協助會進行討論。宇宙政策擔當大臣井上信治表示會再進一步與美國等同盟國加強合作,對於將來規劃太空活動的規則會作為核心成員完成任務。
另外根據產經新聞報導,日本政府在 15 日決定對宇宙基本計畫工程表進行修訂。加速「確保宇宙安全保障」、「以太空作為經濟成長的推動力和實現技術革新」等方面的努力。這也是菅義偉所領導的政府首次出示宇宙政策的方針。
中、俄開發出以現行飛彈防衛難以迎擊的「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Hypersonic Glide Vehicle,HGV) 」等武器,增加了國防上的威脅。這次的修訂除了實行上述偵測、追蹤 HGV「衛星星座」的調查研究以外,也標明 2023 年要確實運作太空狀況監視系統(Space Situational Awareness,SSA)。還有針對民間企業的宇宙系統資安對策的指導方針預計在明年整理出來並配合最新的資訊更新。
井上信治也表示希望政府上下能同心努力,不要陷入各省部會的垂直行政。
根據目前掌握的俄羅斯或中國資料,俄中目前未有共同合作研發「HGV高超音速飛彈」的相關消息,目前中俄合作仍然是在貨幣去美元、能源、進出口、軍購這些領域,還未牽涉到研發。
而中國的解放軍「東風17」,目前沒有任何公開的實測數據,無法證明其戰力。日本、俄羅斯的軍事界都對中國的這項能力表示懷疑,比如:「東風17」是否如中共所宣傳的如此精準或難防,外界仍不得而知。美方情報指「東風17」至少已進行30次測試,但這型武器是否已突破重入大氣層面臨的高熱「黑障」阻礙?可在極短時間內恢復通信鏈路導引或雷達、紅外線尋標能力?並在維持高超音速時大幅改變航路和攻擊姿態,進而攻擊地面或海上船艦如航母等動態目標?這些都還是疑問。
延伸閱讀:2020/12/20 軍備升級進度已達81%!俄軍戰略火箭兵司令:每年連續接收20組「極音速」飛彈系統
參考新聞來源:
2020/12/22 朝日 防衛省、衛星群でミサイル監視計画 中ロの超音速に対処
2020/12/15 産経 「宇宙基本計画工程表」を改訂 安全保障確保や経済成長を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