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本媒體《共同社》於去年 12 月 30 日報導,共同社發布了一份問卷調查結果,高達 96 家日本企業被被日本政府認定為擁有需要防止向海外流出的重要技術,而其中超過 4 成正在調整供應鏈(零部件的採購及供應網),推進把生產基地和供貨方從中國分散至周邊國家的多元化。
共同社表示,該措施是鑑於圍繞高科技的美中對立和武漢肺炎疫情導致醫療用品枯竭,生產力集中於中國的安全保障上的風險暴露了出來。日本企業摸索擺脫對中國依賴的動向變得更加明顯。
根據共同社的調查結果,此次的調查對象約有 150 家,均是因擁有資通訊領域等安保相關技術,被修改後的《外匯及外國貿易法》規定外國投資者出資之際需要事前提交申請的上市企業,而且其股票被日經指數採用。其中96家給予了回答。
回答實施和探討了從中國分散至東南亞、印度等的多元化的有 42 家,佔 44% 。不過,許多日企認為中國作為市場的「重要性沒有變化」(主要是汽車相關企業),回答將實施和探討從中國收縮與撤退的企業僅有 3 家。
日本政府為避免成為「中國風險」的一環,呼籲日本企業把生產基地遷回國內,但報告指出實際上轉至國內的僅有 8 家。 對盜竊智慧財產權繃緊神經的美國加速制裁中國企業,企圖將其剔除出供應鏈。對於和美中雙方均有交易的日企而言,防止資訊外洩成了懸而未決的課題。
報告指出,日本企業中實施了「公司內部培訓」和「鎖定重要技術」措施的分別約佔 6 成。另一方面,限制與有技術外洩之虞的對象展開共同研究的企業僅有 26 家,佔 27%。還有 6 家企業回答「什麼都沒做」。1 家企業回答說與管制日美出口對象的機構進行共同研究,有效對策是否完善目前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