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新任總統帕維爾(Petr Pavel)在 1 月 28 日以壓倒性票數從大選中勝出,開票的當下有如兄弟的鄰國斯洛伐克總統親臨競選總部現場祝賀帕維爾。從他當選後首先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接著也接受了台灣的蔡總統通話,可以看出這是他實踐親西方民主價值與親北約安全共同體的政治理念,他認為普丁和習近平兩位獨裁是不可信任的,他並給予烏克蘭人抗俄入侵的堅定支持。終於在 3 月 9 日這一天帕維爾總統正式宣誓就職,觀禮來賓拒絕邀請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同時也特地邀請了台灣和科索沃蒞臨參加。台捷兩國關係在總統通話的這一刻又來到了新高點,讓兩國人民現在是既興奮又期待更進一步的關係發展。
自帕維爾總統當選以來的新聞報導中,在帕維爾支持的對中政策和對台政策方面出現細微的報導分歧,一部分是因為帕維爾的背景理念不同以往的總統,在對中和對台的對應上做出區隔改變;一部分純粹是翻譯從捷克文到英文再到中文的過程轉換中,很容易轉換層次愈多偏離原意愈多。甚至產製出一個原本不存在的內容,導致以訛傳訛、擴大彼此的認知差距。本文首先檢視三家不同新聞媒體的說法,然後是中捷兩國官方的回應,還有台灣的回應,最後找到並歸納出一個合理的結論,以便正確理解新總統與捷克政府在對中和對台政策上是一個什麼樣的改變。
帕維爾過去接受捷克電台訪問時表明,他會支持捷克與台灣的關係,一個中國政策應該以「兩種制度」原則輔助,「如果我們跟台灣有特定關係,即是另一種制度,這並沒有錯」;他並指出:「與台灣保持活躍的商務和技術關係絕對符合我們(捷克)的利益」。
帕維爾是打「一中兩制」牌和台灣交往,帕維爾視中國為安全威脅,但也強調捷克自己會堅守「一中原則」,不過這個原則還需要「一中兩制」來補足,即在不違反「一中原則」的前提下和台灣發展特殊關係。
引用江啟臣立委表示,帕維爾過去公開表示過,捷克跟台灣的交流是維持一個中國原則,即支持捷克跟台灣的關係,是在一個中國政策下,以兩制的原則來進行他所提的「一中兩制」,跟歐盟、美國一樣,遵循所謂的一中政策,將台灣與捷克的關係定位為「特定關係」,與台灣維持經貿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仍以其國家利益為優先。江啟臣立委甚至提醒政府,請友邦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
以上這三個不同媒體版本的敘述非常類似,但當中出現了幾個關鍵且令人困惑的專用語,捷克的對中關係是否是中國版本的「一中原則」還是捷克自己的「一中政策」?捷克的對台關係是「特定關係」,是「兩種制度」中的另一種制度,至於是什麼制度又什麼「特定關係」呢?最後是「一中兩制」這個新用語從沒聽過,這又是什麼呢?是捷克的新政策嗎?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批評了台捷總統的通話,她說:「帕維爾準總統罔顧中方多次勸阻和交涉,執意同蔡英文通電話,同台灣當局開展官方往來,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公然違背捷方作出的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承諾,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錯誤信號。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已向捷方提出嚴正交涉」。
接著毛寧老調重彈搬出何謂「一個中國」原則,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中方的核心利益,也是中國同建交國發展關係的政治基礎。中方敦促捷方立即採取有效措施,糾正錯誤,消除該事件的負面影響,以實際行動恪守一個中國原則」。
從毛寧的回應中看到兩個問題點,即是捷克曾經做出政治承諾,堅守一個中國原則,還有帕維爾不顧中方企圖阻止和威脅,仍與台灣元首蔡總統通話,這在中方的眼裡同台灣官方往來就是嚴重干涉中國內政。
回顧中捷關係在中國外交部網頁發出的 1999 年《中捷聯合公報》裡確實寫到,「捷克重申在一個中國的原則基礎上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接著在 2005 年《中捷聯合聲明》裡,「捷方確認繼續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支持通過建設性兌換和平解決台灣問題,反對任何導致台灣局勢緊張和改變台灣地位的做法」。以及在 2016 年《中捷關於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中,「捷克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尊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
從以上說明看來,捷克確實承諾一個中國的原則並且視台灣為中國的一部分,然而這是一種政治決定而非國際法律條文。並且帕維爾也僅只是接受一通歷時 15 分鐘的禮貌性的祝賀電話,內容無關於台灣與中國之間既有的存在已久的台灣問題,也完全沒有碰觸到中方所謂的「台獨」分裂勢力。
首先公開證實與台灣蔡總統通話,他向台灣蔡總統的祝賀道謝,並確認台捷共享的價值觀有自由民主和人權,而且同意台捷加強合作夥伴關係,最後他還提到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夠見面。蒞日,帕維爾又公開回應中方的強力否定和批評,他說他「理解中國對於我與台灣的通話交談持有問題。但捷克是一個主權國家,我們做我們認為正確的事情。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我們之間擁有共享的價值觀,以及重要的經貿關係,這完全符合公認的外交政策概念」。
同日,他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台捷的關係是很深厚的,捷克經濟有相當大一部分來自台灣的投資,我們有貿易往來、文化往來,完全沒有理由去減少雙方往來或避談這段關係。這是一個現實,不代表捷克對中國的外交政策原則有所改變、依然維持一樣,捷克作為主權國家有權與任何人維繫關係,這不傷害捷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這是捷克的原則」。
費亞拉也直言捷克作為一個主權國家,要與誰會面、與誰通話「我們自己做決定」。捷克共和國的對中政策沒有改變且符合盟友的政策。捷克尊重並代表自己的一中政策,作為主權國家,與誰通話或見面是我們的決定。傳統上我們與民主台灣有著良好的經濟、教育和研究關係。尊重中國是一個重要的亞洲貿易夥伴也是必須的。我們繼續我們的傳統,我們強調有需要保護共同的民主價值觀。
艾達莫娃高調公開她與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正在視訊開會當中,討論她的亞洲之行將訪問韓國和台灣。她又說到「台灣是高科技領域的重要合作夥伴和投資者,這是深化經濟合作的絕佳機會」。
再來她又是強力說明為何期待這趟訪台行程,「訪問台灣是我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立法院議長的決定。 這次訪台符合捷克共和國的利益,且是建立在過往議會代表團的工作基礎上,主要目標是深化經濟合作」。此外還強調「北京的反應我不驚訝,不過我們不會改變我們的價值觀」。
托波拉內克也加入回應「我要譴責中國針對捷克的外交譴責,這件事讓我相當憂慮。我們還要在這個被強加限制的「一個中國」裡玩多久呢?台灣不是中國,讓我們相信台灣永遠不會是中國吧,就像大韓民國不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烏克蘭也不是俄羅斯一樣。」
以上從總統帕維爾的回應中,可以理解到所謂的「兩種制度」指得就是中國的獨裁威權制度和台灣的民主制度。台灣是不同於中國的另一種制度,即台捷共享的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等等的價值觀。因此捷克與台灣發展「特定關係」,這所指的就是台捷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在商務和科技方面、在貿易和文化方面發展關係是捷克的利益,捷克經濟有相當大部分來自台灣的投資,並且這已經是一個現實,也完全沒有必要降低或避談兩國之間的關係。
總理費亞拉也呼應捷方會持續傳統與台灣往來,會保護共有的民主價值觀,同時也尊重中國是一個重要的亞洲貿易夥伴。帕維爾再次強調捷克與台灣維繫這個關係的同時,不代表捷克對中國的外交政策原則有所改變,它依然維持一樣,對於盟友也沒有傷害。然而費亞拉提到捷克會尊重並代表自己的一中政策,這既符合捷克的利益,也符合歐盟的政策
從這裡可以強烈感受到,今日的捷克是否還是昔日前總統齊曼(Miloš Zeman)主導的那個對中國堅守「一中原則」、對台灣鮮少聞問和往來的捷克呢,答案明顯不再是了。捷克不斷強調自己作為一個主權國家,與誰通話、見面和參訪都是自己的決定。中方拿出「一中原則」不斷強調並施壓捷克時,反而捷克高層紛紛表態傳達很多的自我主張,而且也不接「一中原則」這個球,也不唱「不干涉內政」這個調。即便是前總理托波拉內克也強烈表態,要區分中國是中國,台灣是台灣。
捷克重複表示對中國的政策不變,並開始強調捷克尊重且代表「捷克自己的一中政策」。帕維爾在一個德國雜誌的專訪中甚至強調,捷克的一中政策其中最主要內涵是確保台海的和平,捷克珍惜台灣的民主體制,相信台灣保有民主不僅符合台灣人、也符合捷克的利益。事實上強調確保台海和平,也正是呼應《中捷聲明》裡支持和平解決台灣問題以及台海局勢的穩定。
蔡總統在通話後對外公開回應時表示,她相信帕維爾總統一定能延續捷克故總統哈維爾尊重民主自由及人權的立國精神。
她進一步說到:「台灣和捷克是共享民主理念的民主夥伴。過去幾年,我們積極推進在經貿投資、科技、教育、文化及觀光旅遊等各領域合作。我非常期待,雙方在未來能繼續深化在半導體設計、尖端科技人才培育、全球供應鏈重組等方面的合作。我們也將鼓勵台灣企業,以捷克作為中東歐地區的重要基地,進一步深化雙方的經貿交流。
帕維爾總統當選人提到,台灣和捷克共享自由、民主、尊重人權及法治等價值,也強調台灣是可信賴的夥伴,並表示捷克會堅定地站在民主體制的同一邊,支持台灣維持具有活力的民主制度,不受威權主義脅迫,也期待未來強化和台灣發展各面向的合作關係。 」
事實上台捷兩國總統不僅是通話祝賀,從帕維爾總統主動邀請未來有機會非正式會面,這裡特別提示帕維爾約莫三十多年前還在個人軍旅生涯時,曾經到過台灣參與傘兵訓練的短暫交流;到蔡總統回應兩人都是倫敦大學校友,擁有共同的生活經歷,這樣的友善互動開啟了元首友誼關係,隱約地也是向國際社會和歐洲國家發出一個訊號就是,可以在政治最高層級與台灣交流。
公開寫入在捷克聯合政府的施政宣言和政策上的是,願與台灣交流來支持台灣,願稱呼台灣為「台灣」。即便捷克在當年對中國做出政治承諾堅守「一中原則」,今日捷克是正當地奮力追求和保護台灣在捷克國家利益上的貢獻。這完全不是媒體自我錯譯的、自我創造的新用語「一中兩制」,這樣的新用語容易混淆為中國在香港實行的「一國兩制」。這兩個專用語用在捷克的對中政策和對台政策上都是錯誤描述,原因在於這兩個用語的核心是屬於同一個國家下的北京政權。
這是對現實的嚴重錯誤誤解,因為即便捷克與台灣沒有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台灣直接貢獻在捷克國家利益也完全不是透過北京政權實現,與中國北京政權完全沒有關係。台商在捷克的數量是中商在捷克的兩倍多,這樣台商數量超過中商的情況,在中東歐國家中僅發生在捷克,可見台灣的潛力和實力。台捷雙方正加強在半導體產業、高科技產業和全球供應鏈重組的佈局上,甚至是國防工業的合作,可以積極實質提升捷克在世界的重量,這一點捷克全國上上下下都非常清楚。
帕維爾總統在就職演說中表示,「希望能夠向外界展示捷克是一個有自己觀點且是積極和可靠的夥伴,可以用自己的影響力推動事情向積極的方向發展」。這一段話反應在捷克對於烏克蘭的支持,多少也證明捷克對於台灣的支持。可以見得,捷克的對中政策是捷克的一中政策不變,但捷克的對台政策是支持民主、確保台海和平與加強雙邊特定關係,這是兩條各自獨立分開走向的不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