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 屆聯合國大會 13 日登場。外交部除了推出文宣影片「世界的幫手」之外,也邀請立法院朝野黨團推派代表參加 2022 年聯合國視導團,成員包含民進黨立委范雲、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除了參加永續發展研討會,也將參與「UN for Taiwan」遊行,替台灣在國際發聲。外交部長吳釗燮昨(5)日投書韓國世界日報,呼籲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系統,攜手面對國際社會前所未有的危機,為全球福祉共同努力。 Read More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率團訪問中國,引發台灣社會高度質疑。民進黨表示,夏立言與中國海協會長張志軍餐敘,國民黨聲稱已向中方反映台灣民眾不滿軍演,但同一時間中共解放軍卻公布最新軍演,等同直接打臉國民黨。台灣基進呼籲,中國國民黨不要再應和中國講求同存異、講九二共識,與意圖侵略台灣的中國惡霸演相談甚歡握手言和那套,台灣人早就看膩了。 Read More
據上海台商透露,夏立言預計 26 日在上海與國台辦官員見面。對此,陸委會強調,中共對台針對性軍演等複合性施壓,已在第一時間勸阻國民黨,此時並非赴中交流之妥適時機;國民黨坦言,有向陸委會報備可能會見到中國負責兩岸事務的相關主管人員,然而「沒有辦法確定會見到哪一位」;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國民黨副主席率團來訪,中央台辦、有關方面和地方同訪問團交流交往,理所應當,沒有什麽值得大驚小怪。 Read More
總統蔡英文與副總統賴清德今日接見「思考日本安全保障議員之會」訪台團。蔡英文感謝日本政府在不同的國際場域,多次強調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對於安倍前首相不幸遇難,賴清德表示,這是日本的損失、台灣的損失、也是國際的損失,也再次代表台灣人民表達哀悼之意。石破茂指出,台日應該怎麼合作,雖然大家有共同的精神理念,但目前在具體行動作為上還欠缺共識,希望經由這次的訪問建立契機,一個一個解決面臨的問題。 Read More
杭州亞運「運動技術手冊」英文版描述中國大小島嶼中以「台灣島」為最大,刻意將台灣島列入中國領土。體育署已請中華奧會與台灣籍 OCA 執行委員致函 OCA,籲採取適當作為;立委痛批,中國蓄意誤導國際社會,政府應表達最嚴正抗議。中國駐美大使秦剛訪問美國時聲稱,台灣在 1800 年前就是中國的一部分,敦促美方不搞「台灣地位未定論」;陸委會回應,中共駐外官員遠溯古朝歷史作為權益聲索論調,荒誕無稽。 Read More
大陸委員會昨(2)日公布民調結果,近 9 成民眾反對中共長期對我外交打壓,包括阻撓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或活動(89.6%)、反對台灣參與「印太經濟架構」(89.3%);此外民意不認同中共近期阻撓台灣參與 WHA,誆稱在「一中原則」前提下,已對台灣參與全球衛生事務作出妥善安排及照顧台灣民眾健康福祉(86.3%)。調查結果顯示在國際普遍關切台海和平、支持我開展國際空間之際,中共對台加大施壓,台灣主流民意更一致反對中共對台強加政治框架、打壓我國際參與。 Read More
今天是《舊金山和約》生效與《台北和約》簽訂 70 周年,國史館與學界上週六舉辦「舊金山和約及台北和約生效七十週年研討會」,引來中國國台辦及中國國民黨的批評。對於國共兩黨圍剿《舊金山和約》,國史館館長陳儀深表示,國民黨沒有警覺北京立場與其一致,如果形同呼應,又不能代表中國,豈不等於在邀請中國併吞台灣,這才是傷害區域和平。 Read More
自2021年2月1日軍事政變以來,緬甸民眾一直透過公民不服從和武裝起義勇敢地抵抗軍政府。然而他們受到的國際關注度遠不如於今年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歐美和亞洲主要盟國在幾天內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動作作出了嚴厲制裁,並供應武器給烏克蘭。相比之下,國際社會對一年前緬甸血腥軍事接管的回應是三心二意的。 Read More
美國前國務卿龐培歐(Mike Pompeo)伉儷於 3 月 2 日至 5 日訪問台灣,期間將晉見蔡英文總統,接受副總統賴清德款宴、拜會立法院長游錫堃、外交部長吳釗燮,強化台美間的緊密友好關係。國台辦批評龐培歐訪台為「鬧劇一場」,陸委會反嗆中共無權置喙;邀請單位「遠景基金會」收到恐嚇信件並透過外交系統報案,北市警證實此訊息並正追查中;總統蔡英文今天頒贈特種大綬景星勳章給龐培歐,表彰他提升台美關係貢獻,龐培歐表示,現在只要看歐洲發生的事情,就可以知道自由不是理所當然,他相信,蔡總統任內不會看著別人來踐踏對自由的渴望,美國也會一直和台灣站在一起。 Read More
目前烏東頓內茨克境內爆炸聲不斷,烏克蘭今天宣布進入緊急狀態。蔡英文總統針對烏克蘭最新情勢發展下達 4 項指示;行政院則針對國際及國內能源、糧食、物價、股匯市等短中長期影響以及撤僑等議題召開多次會議討論;外交部對於升高地區緊張的片面作為表達高度遺憾與譴責,將密切關注事態後續發展,並於今天指定駐波蘭代表處明起兼轄烏克蘭領務;美國在台協會重申對台政策不變,「我們對台灣的支持堅若磐石,且致力於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