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會訪團:訪台就是送出訊號、民主夥伴團結對抗軍事威脅 by 林志鴻2023-01-102023-01-13 蔡英文今天接見德國國會訪團。德國自由民主黨副主席伏格爾表示,這次訪問台灣,就是送出一個訊號:與民主夥伴團結在一起,對抗可能的軍事威脅。蔡英文表示,面對威權主義擴張,民主國家更應團結合作,守護民主自由價值,台灣將從明年開始恢復 1 年期的義務役,強化自我防衛實力;期待台灣、德國以及更多民主夥伴共同守護區域秩序穩定繁榮。
東協2023年的課題:緬甸問題、對歐FTA、RCEP、美中衝突 by 蔡侯塞2023-01-032023-01-03 2023 年東協輪值主席國是印尼,部分人士對印尼在解決緬甸政變一事上寄與厚望,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除非印尼率先對緬甸軍政府採取強硬立場,不然情況不會有大改變。在經貿方面,東協和歐盟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則是不被看好會有重大進展。而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已生效滿一年,但專家表示,RCEP 是否為東協帶來顯著的經濟利益還言之過早。
俄中之惡》設兒童酷刑室 綁架烏童強迫「愛國」 by 李 運理2022-12-172022-12-17 在 11 月甫從俄軍手中收回的烏克蘭領土赫松市,人權調查員在其中發現 4 個兒童酷刑室,在俄軍佔領期間,被用來拘留、折磨兒童之用。烏克蘭國會人權專員魯賓內茲(Dmytro Lubinets)指出,這些酷刑室被當地人稱做「兒童牢房」。
國際人權日前一天 美國制裁中國虐待法輪功、圖博人、漁工與非法捕撈之實體和人員 by 蔡侯塞2022-12-142022-12-14 美國在12月9日(國際反貪日),也是國際人權日的前一日宣布,對17國超過65名涉及貪腐與人權侵犯的人士與實體進行制裁,其中包括中國涉及迫害圖博人、法輪功,或遠洋漁業嚴重人權侵犯的5名中國官員和公民。美國財政部依據「全球馬尼次基法」禁止遭制裁的人與實體使用美國金融系統,同時禁止美國公民跟他們做生意。
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政府及民間團體共同表達轉型正義與人權之重要性 by 李晏蓉2022-12-102022-12-10 每年 12 月 10 日作為世界人權日,2022 年世界人權日開幕典禮於今(10)日在國家人權博物館景美紀念園區舉行,總統蔡英文、文化部長李永得以及多位政治受難者或其家屬皆出席。此外,民間團體也在今日合辦「人權頑固份子・串連民主同盟・拒絕跨境鎮壓」記者會,表達對未來人權議題的隱憂。
不義遺址華山月台遭司法院拆遷 人權團體發表聲明籲停止動工 by 李晏蓉2022-12-102022-12-10 日前司法院決議將華山車站舊址規劃成臺灣高等法院、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的新機關所在地,並於本月7日正式動工。對此,多個人權團體共同發表聲明,表示華山月台為白色恐怖時期的重要遺址,也是現今提倡人權的重要場所,應立即停工。
兒童權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審查 林萬億:國家人權行動計畫納入CRC by 林志鴻2022-11-152022-11-16 今年為台灣第 2 次 CRC 國家報告出爐,並在昨日邀請到 5 名國際人權專家來台審查。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表示,台灣在這 5 年來持續精進兒少保護與權利,今年公布的「國家人權行動計畫」也納入兒童權利公約;民間團體檢視今年報告後提建言,有 10 大訴求呼籲政府改善,如成立兒少專責機構與獨立監察單位等,落實兒童權利。
「中國商人」欲砸錢讓泰國獨立出版社關閉 只為討好中國政府? by 蔡侯塞2022-11-012022-11-01 以出版批評中國書籍而聞名的曼谷三養出版社創辦人秦聯豐表示,有數名自稱是某「中國商人」的代表曾兩次跟他們接觸,表示要他們提供大筆資金並要求關閉三養出版社。這些代表自稱是一家私人調查公司SkyInter Legal的僱員,他們告訴三養出版社,他們的客戶並不是中國政府,而只是希望討好中國政權。
「流麻溝十五號」今日起全台上映 賴清德:別讓犧牲在台灣這塊土地再次發生 by 林志鴻2022-10-282022-10-28 電影「流麻溝十五號」今日起全台上映。副總統賴清德昨晚出席首映會,全程觀賞影片,並邀請國人共同支持這部作品,讓優秀製作團隊有更大的力量拍攝下一部優質電影。賴清德表示,我們這一代的人,除了有責任把上一代的故事傳承給下一代,讓他們了解台灣歷史、進一步團結合作外,另一個使命,就是不讓犧牲的事再次在台灣這塊土地發生。
「生死之間」影展巡迴放映開跑 陳菊:廢除死刑是人權會努力目標 by 林志鴻2022-10-222022-10-22 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與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昨(21)日起展開 1 個月「生死之間」人權影展巡迴放映。監察院長、人權會主委陳菊表示,全球僅有 53 國保留執行死刑,台灣沒理由繼續奪取生命達處罰目的,廢除死刑制度是人權會努力目標,並希望透過影片重新思考生命權的意義,讓死刑及廢除死刑的各個面向能充分、理性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