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外長稱希特勒是猶太人 以色列憤怒並考慮供烏克蘭防禦性武器 by 王雪俐2022-05-052022-05-05 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初,以色列總理班奈特曾祕密飛往莫斯科會見俄羅斯總統蒲亭,表示願為烏俄兩國調人,但不久便不敵美國壓力,在聯合國譴責俄羅斯案中投下贊成票,之後也投票支持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將俄羅斯停權。4月起局面急轉直下:以色列說俄羅斯刻意殺害無辜平民,導致兩國關係惡化,俄外交部召見以色列大使,斥責反俄羅斯言論。
是否達成新伊朗核協議 二月底前「見真章」 by 王雪俐2022-02-242022-02-24 11月底,英美法德俄中及伊朗等國代表聚集維也納,就之前中斷的重建伊朗核協議(JCPOA)重啟談判磋商,經過數月努力,上週傳出各國可能即將達成新協議的消息。《華爾街日報》報導,白宮方面認為限制伊朗核擴張是中東穩定的關鍵,而美國需要中東局勢穩定,才能專注處理俄羅斯和中國問題。
「玻璃心」碎滿地?中俄駐美大使聯名投書譴責美國 by 蔡侯塞2021-12-012021-12-01 美國 2021 年 11 月 23 日公布 12 月民主峰會邀請的國家名單,台灣名列其中。而中國與俄羅斯等國被排除在外。中國駐美國大使秦剛和俄羅斯駐美國大使安托諾夫(Anatoly Antonov)27 日罕見的聯名在國家利益雙月刊(National Interest)批評美國此舉是冷戰思維下的產物。
獨立路遙遙 —— 一位巴勒斯坦基督徒市長的城市治理 by Salima2021-10-202021-10-20 2021 臺灣國際人權影展即將展開,參展影片之一《市長先生的完美任期》是大衛・奧斯特導演所拍攝的紀錄片。本片導演進入巴勒斯坦,近距離記錄與耶路撒冷距離僅十公里的拉馬拉市市長穆薩.哈迪德的治理日常,也呈現了在以色列的軍事占領、殖民統治與種族隔離控制下,這位巴勒斯坦的市長如何試圖扭轉局勢並推動市政。
梅克爾卸任前最後一趟以色列訪問行程 by 譚義雷2021-10-112021-10-11 執政16年後,即將卸任德國總理的梅克爾正在進行任內最後一趟出訪以色列的行程,週日(10月10日)在以色列總理班奈特(Naftali Bennett)陪同下,造訪了位於耶路撒冷城西赫澤山(Mount Herzl)上的猶太大屠殺紀念館(Yad Vashem)。
阿富汗動盪》伊朗土耳其兩面為難 希臘賽普勒斯以色列更堅定同盟 by 王雪俐2021-08-262021-08-26 希臘、賽普勒斯及以色列外長會談如何應對土耳其在東地中海的探油活動。由於阿富汗重回塔利班掌控,中東與東地中海首當其衝。會後並對外重申三國的緊密友好關係。塔利班視土耳其為友善的政權,不承認以色列合法統治的加薩走廊伊斯蘭運動者哈瑪斯(Hamas)也慶賀塔利班重掌喀布爾,都加深了三國對當前局勢的疑慮。
拜登發言粉碎棄台論 總統府感謝美國:台灣會展現自我防衛決心 by 林志鴻2021-08-202021-08-20 承諾,若任何人侵略北約,美國會做出回應,對台日韓做法也一樣。外界對他罕見護台表態議論紛紛,部分美國專家懷疑拜登應是口誤;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則抨擊拜登發言「中國不會接受」;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感謝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持續以實際行動,諸如近日宣布的拜登政府首度對台軍售案,履行台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展現對台灣承諾的堅若磐石。
以色列遭伊朗駭客攻擊?背後真兇竟是中國網軍 by 狄里昂2021-08-192021-08-19 成立於美國加州的網路安全公司「火眼」(FireEye)與以色列國防部共同檢視近幾年來以色列政府及資通訊業者遭受駭客攻擊的數據進行分析後,意外發現原本以為是伊朗發動的攻擊,實際上的真兇很有可能來自於中國。
監控馬克宏等十多國政要 「飛馬」間諜軟體引爆國際資安危機 by 狄里昂2021-08-022021-08-02 巴黎非營利記者組織「禁忌故事」(Forbidden Stories)的調查報告,指出包括法國總統馬克宏等多國政要、記者在內,都成為以色列網路情報公司NSO Group所銷售間諜軟體「飛馬」(Pegasus)的監控對象。此事讓馬克宏在7月22日緊急召開最高層級的資安會議。
埃及總統致電以色列:尋求以巴問題永久解決之道 by 李熱葵2021-07-012021-07-01 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伊拉克總理哈德米和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會晤,這是1990年已故伊拉克獨裁者海珊入侵科威特之後首度有埃及元首造訪伊拉克。由於埃及在美國主導的第一次波灣戰爭中,加入支持科威特王室的聯盟,埃及與伊拉克的外交關係隨之中斷,直到近年來才有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