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軍事政變陰影?外界關注泰國5月大選後是否出現新局 by 蔡侯塞2023-04-252023-04-24 泰國定於5月14日舉行大選,這是自2019年以來的首次大選。泰國自2014年以來一直處於軍人統治之下,當時政變推翻由現任反對黨為泰黨的民選政府,也因此為泰黨在跑選舉的同時也擔心勝選後會不會因「違反」選舉法被解散。跟2019年相比,國際情勢已大不相同,因此此次泰國選舉也關乎泰國未來外交政策走向。
緬甸軍政府對平民發動空襲 包含兒童在內超過170人死亡 by 蔡侯塞2023-04-182023-04-18 緬甸軍政府空軍4月11日對參加實皆省(Sagaing)偏遠的甘布魯鎮(Kanbalu)Pazigyi 村民主政府地方辦事處開幕儀式的人群發動空襲,造成至少130人死亡,其中也包含平民和兒童。這也是實皆遭襲擊以來最慘烈的一次,因此引起全球撻伐,東協輪值主席國印尼政府13日表示,強烈譴責緬甸軍政府的軍事空襲。
「印度製造」接棒!iPhone產量暴增三倍 蘋果佈局泰國Macbook產線 by 蔡侯塞2023-04-182023-04-18 蘋果上一會計年在印度組裝了價值超過 70 億美元的 iPhone,在全球供應鏈移出中國的大趨勢下,印度的智慧手機產量暴增三倍。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在被問及公司下個 10 億台產品的製造地時,他說:「我非常看好印度」。此外,日經新聞 4 月 13 日報導,蘋果正在跟供應商談判在泰國生產筆電 MacBook。
法國經濟逃不掉對中依賴 跪拜天朝眾人嫌 by 謝時2023-04-172023-04-19 英國大報《電訊報》(The Telegraph)14 日登出財經專欄評論員林恩(Matthew Lynn)的評論,他提到從法國總統馬克宏訪中行程及言論可以看出,法國經濟的對中依賴已經變得非常明顯。林恩分析主宰法國經濟的時尚業,以及其大幅依賴中國市場恐將受地緣政治影響。
回歐洲就改口 馬克宏:對台灣立場與歐洲一致 by 江 珀石2023-04-132023-04-14 法國總統馬克宏日前結束訪中行程返回歐洲。本週三(12 日)至荷蘭在國事訪問期間,面對先前稱歐洲不該捲入台海衝突的爭議言論,馬克宏改口「法國在台灣問題上與歐洲一致,並支持維持現狀」,並堅持自己的觀點並沒有改變。
中國擅改11處邊境爭議地區地名 印度怒:阿魯納查省永遠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by 蔡侯塞2023-04-112023-04-11 中國民政部4月2日宣布,為了名稱標準化而更改阿魯納查省(Arunachal Pradesh)11處地點的公開使用地名,包括5座山峰。該聲明同時貼出地圖把兩國領土爭議地區劃入中國的「藏南」。印度對於中國逕自把地點改名表達強烈的不滿,印度外交部發言人巴格奇4月4日表示,阿魯納查省永遠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應南中國海與台海危機 日美菲三方安全對話成形中 by 蔡侯塞2023-04-052023-04-06 位於日本和菲律賓之間的台灣已成為中國加強軍事活動的重點區域,因此日本、美國、菲律賓擔心台灣周邊區域的危機可能會升級成戰爭。對此,日美菲三國正在準備就安全問題建立正式的高層級部長級會談架構。
印度大買俄石油 除了便宜還因為⋯討厭中國! by 李 運理2023-04-012023-04-01 印度始終在中俄關係裡扮演一個相當靈活的角色,在北京使勁讓莫斯科倚賴的情況下,新德里一次次的展現自己的外交手段。《外交家》雜誌便分析,印度不樂見俄、中兩國關係緊密,因此努力加大對俄國的影響力,而這項努力則部分反映在能源的進出口數字上。
牛皮吹了就破!中國宣稱驅離美軍艦 美國:未遭驅離 by 蔡侯塞2023-03-282023-03-28 中國3月23日宣稱美國飛彈驅逐艦米利厄斯號(USS Milius)進入南中國海,並遭到中國船艦驅離。美國第7艦隊隨後表示,米利厄斯號是在進行例行性巡航,仍在南中國海也未遭中國船艦驅離。另一方面,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和菲國外交部次長拉薩洛也在同日舉行閉門會議,期間孫衛東傳達強烈反對美國擴大在菲律賓的軍事存在。
蒲亭為戰侵家蕩產 習加強支持把俄當戰略靠山 by 李 運理2023-03-252023-03-25 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於 22 日至 24 日訪問莫斯科,在與俄國總統蒲亭的互動中,引發國際討論中俄兩國的權力流動。比起普遍認為莫斯科已成為北京的小跟班,美國期刊《外交政策》指出,莫斯科的對中依賴是被迫的選擇,而北京則趁機擴大市場、確保能源供應、鞏固俄國作為未來戰略靠山,並且觀察、學習俄國在戰場上的失誤及西方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