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用語大爭議 馬來西亞高等法院裁定基督徒可使用「阿拉」一詞

即便馬來西亞的憲法有保障宗教自由,但是一直以來馬來西亞的非穆斯林使用「阿拉」(Allah)常常引起爭議或暴力事件。然而,馬來西亞高等法院2021年3月10日裁定基督徒可以使用阿拉一詞,這在馬來西亞宗教史上極具里程碑意義。國民和諧黨(Muafakat Nasional)11日則呼籲把高等法院的裁決再提交到上訴法院。

March 16, 2021


當代宗教里程碑: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拜會​伊斯蘭教什葉派領袖希斯塔尼

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週五(3 月 5 日)出訪伊拉克,於隔日在聖城納加夫(Najaf)會見稱為大阿亞圖拉(Grand Ayatollah)的伊斯蘭教什葉派領袖希斯塔尼(Ali al-Sistani)。方濟各是天主教歷史上首位造訪伊拉克的教宗,兩人的會晤備受各界矚目,被形容為現代宗教史的一個里程碑。

March 8, 2021


阿根廷國會通過墮胎合法化

阿根廷國會以 38:29 的表決通過了合法化選擇性墮胎的法案,這使得阿根廷成為拉丁美洲最大的合法化墮胎的國家。美洲的其他媒體如《華爾街日報》認為,阿根廷有可能帶動周邊國家如哥倫比亞和智利也踏上墮胎合法化的法律改革。

January 2, 2021


梵蒂岡謠傳教宗方濟各將在聖誕節後辭職​

聖誕節前夕,梵蒂岡傳出關於教宗方濟各的離奇傳聞。教宗的傳記作家伊凡里(Austen Ivereigh)對外透露,表示教宗方濟各將會在2020年之內辭職。伊凡里表示,方濟各對於這一點早有表態,曾說榮譽教宗本篤十六世當初辭職隱修是先知與謙遜之舉,他自己絕對也能夠遵從。

December 24, 2020


首度觸及東突人權 教宗新書惦記受迫害的維吾爾人

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最近在新書《讓我們夢想:通往更美好的未來之路》(Let Us Dream: the Path to a Better Future)寫道,他經常掛念因為信仰而受迫害的人,如「洛興雅人、可憐的維吾爾人、亞茲迪」,這是各界敦促教宗關切東突人權問題多年以來,方濟各首次就維吾爾人處境有所表態。

November 26, 2020



教宗方濟各任命新樞機 但不戴口罩遭批評​

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在10月25日任命了13位樞機主教,其中包括華盛頓地區總主教葛瑞格里(Wilton Gregory)。葛瑞格里在2019年才就任華盛頓地區總主教,現在則成為第一位非裔美籍的樞機主教,晉升之迅速令人嘖舌。教宗最近受到外界的批評,那就是接近賓客時即使在室內也往往不戴口罩,未能成為外界的好榜樣。

October 29, 2020


美大法官提名人天主教背景遭議 天主教徒拜登裴洛西避談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柏格謝世正值美國大選選情緊繃倒數時刻,現任總統川普把握時機,提名由現任聯邦上訴法院法官巴瑞特遞補。民主黨反對在大選前處理大法官人事案,但在共和黨佔多數的參議院,此案有望選前的10月底完成聽證表決。若此任命案在參議院通過,在此後的數十年間,擁有違憲審查權的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將會由保守派主導。

October 3, 2020


蓬佩奧訪梵吃閉門羹 教廷:避免干預美國大選

梵蒂岡決定與中國續簽主教任命協議,對於正在全球各地積極結盟反共的美國造成一定的衝擊,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對此在宗教雜誌《要事》公開批評梵蒂岡此舉損及教廷的道德權威。由於蓬佩奧預定於9月30日造訪梵蒂岡,出席宗教自由會議,外界認為他應該也會覲見教宗方濟各,不過在他抵達梵蒂岡之前兩日就有教宗「拒見」蓬佩奧的消息傳出。

October 1, 2020


梵、中主教任命臨時協議將獲展延

中國與梵蒂岡在2018年所簽訂的臨時性《主教任命協議》有望繼續延長。該協議認可中國擁有主教提名權,教廷則擁有中國教區主教的最終任命權。表面上雖然中國將象徵權威的任命權交給教廷,但由於該協議細節雙方均保密未對外公開,即使該協議認可教宗為天主教的最高權威,但中國對於天主教的迫害打壓並未因此而有所減少。

September 17, 2020


教宗:威士忌是真聖水 教廷保守派大批

自從現任教宗方濟各登基,外界一直有兩位教宗不合的傳言,這可能是因為榮譽教宗本篤十六世是著名的保守派神學家,現任教宗方濟各卻是自由主義的改革派人士。早先曾傳出兩位教宗對於已婚男子是否可以晉鐸一事意見相左的不合傳聞,最近則有關於「聖水」的口水爭執。

May 6, 2020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