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蒲亭粉飾太平 蒲亭「像個賊似的」夜訪馬立波 by 林藤2023-03-212023-03-21 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3月20日出訪俄羅斯,這是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習近平首度到訪莫斯科。本次陪同習近平出訪的重要官員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辦公廳主任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以及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秦剛。蒲亭則趕在習近平到訪前趕到烏克蘭馬立波演出一場「大外宣」。
捷克總統的一中政策與兩制說法 by Translation Matters 翻譯有要緊2023-03-182023-03-18 捷克新任總統帕維爾(Petr Pavel)在 1 月 28 日以壓倒性票數從大選中勝出,台捷兩國關係在總統通話的這一刻又來到了新高點,讓兩國人民現在是既興奮又期待更進一步的關係發展。自帕維爾總統當選以來的新聞報導中,在帕維爾支持的對中政策和對台政策方面出現細微的報導分歧,很容易轉換層次愈多偏離原意愈多。
蒲亭酸德國:至今仍不是主權完整國家 北溪管線破壞事件無法自主 by 王雪俐2023-03-152023-03-15 由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北溪管線破壞事件,可能是親烏分子所為,不過沒有證據顯示受到烏克蘭政府授意,德國檢方的調查則鎖定疑似烏克蘭背景並使用假護照的六人,但不排除這些跟烏克蘭的關聯是刻意掩人耳目的可能。俄羅斯總統蒲亭,駁斥西方關於「親烏團體」破壞的說法,稱這些「傳屬胡說八道」,並強調北溪管線破壞事件是「國家層級」作為。
英國外交新方針首次提台灣 外交部:台海和平是民主國家高度共識 by 林志鴻2023-03-142023-03-14 英國政府公布新版「外交國防安全政策綜合檢討報告」,是 2021 年首次發布同類文件後,首次提到台灣,並強調台海情勢穩定以及透過對話和平解決台灣議題的重要性。對此,外交部表示高度歡迎及感謝。另外,路透社獨家披露,英國去年前九個月批准售台的潛艦零件和技術大幅增加,顯示英方對協助台灣建構更佳防衛力「開綠燈」。
紐時:北溪管線破壞案疑為親烏克蘭組織所為 但應非基輔授意 by 王雪俐2023-03-092023-03-09 烏克蘭戰爭爆發後七個月(2022 年 9 月),運行在波羅的海的四條北溪管線有三條遭到破壞,元兇與內幕至今不明,是戰事中一大謎團。3 月 7 日美國《紐約時報》引述美方最新情報指出,破壞北溪管道的是一個親烏克蘭組織,成員可能是烏克蘭人或俄羅斯人,或者兼而有之,但沒有證據表明他們受到烏克蘭政府授意或指使。
彌補北約盟國軍備缺口 德國要求購回瑞士庫存豹 2 坦克 by 王雪俐2023-03-052023-03-06 瑞士及德國政府對外證實,2 月下旬,德國希望瑞士將封存的豹 2 坦克賣回給德國武器製造商萊茵金屬公司(Rheinmetall),如此一來便能填補歐盟及北約成員國的軍備缺口。除豹 2 戰車之外,瑞士《每日廣訊報》報導,萊茵金屬公司還希望向瑞士國防公司 RUAG 買 96 輛豹 1 戰車,並計劃在烏克蘭打造一座戰車廠。
公正又中立?俄烏局勢對中影響超乎想像 by 陸 瑪丁2023-03-042023-03-04 美媒於 2 月曾報導,認為中國可能提供俄羅斯非致命的軍事援助,作為對俄烏戰爭的幫助。美國政府則憂慮,未來中國會進一步提供具侵略性的援助。
白俄魯卡申柯、法總統馬克宏確定訪中 傳歐盟范德賴恩、米歇爾上半年造訪北京 by 王雪俐2023-03-012023-03-01 上週五(2 月 24 日)中國外交部發布關於烏克蘭戰爭的十二點和平計畫,重申中國對於烏克蘭戰爭的立場。該文件呼籲和平談判及尊重國家主權,但其中並未提到俄羅斯自烏克蘭撤軍,也沒有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此外一方面警告俄羅斯不應動用核武,一方面譴責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
俄烏戰爭週年》為自由而戰 回顧各國對烏克蘭的支援 by 李晏蓉2023-03-012023-03-01 俄烏戰爭如今已滿週年、卻仍戰事膠著。這場全球都在關注的戰役,牽動著整體經濟、文化、立場的走向。 本文將回顧各國在俄烏戰爭中,提供軍事、人道救援等方面的支援。
【洪仁宇】淺譯「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 by 洪仁宇2023-02-282023-02-28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屆滿一年。中國外交部終於在開戰周年後,公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正式表達中國對俄烏戰爭的官方看法。即便中國在立場中對烏克蘭提出了調停、人道援助、重建等善後措施,但中國一如俄羅斯,野蠻強權的善意與保證,從來就不可依恃。對無時無刻不承受中國威脅的台灣來說,俄烏戰爭不僅僅是借鏡,更是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