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導致全球環境污染 歐盟試圖修法管制 by 李熱葵2023-04-232023-04-23 不批准藥物使用的原因眾多,但至今為止,還沒有藥物因為環境問題不獲批准。然而最近洩漏的一份歐盟藥品規則修正提案顯示,歐盟將提高藥品業的環境要求,以打擊藥物造成的環境污染。據了解這項提案會在 4 月 26 日公開,屆時還將面臨內外許多阻力。
G7能源環境部長會議:國際能源總署警告再生能源技術和重要礦產上過度依賴中國的風險 by 林貝利2023-04-212023-04-21 《產經新聞》18 日透過採訪多位與會者,得知國際能源總署(IEA)執行董事比羅爾(Fatih Birol)4 月 15~16 日在日本北海道札幌舉行的 G7 氣候、能源和環境的部長級會議上,對於再生能源技術和重要礦產資源依賴中國的風險提出警告。國際機構的代表點名特定國家做出發言是非常罕見的。透過具體品項和數據進行說明,並敦促 G7 各國採取強化供應鏈等措施。
【蕭良嶼】為何我絕對不支持綠色和平組織 by 蕭良嶼2023-04-182023-04-18 長達11年,國際綠色和平組織都拒絕理會台灣環保人士申請核准在台設立分支的要求。換句話說,它就是刻意不讓台灣人用這個名義進行環保活動。「中國綠色和平組織」選在「97回歸」這年,在香港註冊,並在北京設辦公室。三年後,「中國綠色和平組織」在台灣成立了分部…
乘著脫碳風圖科技霸權?中國擬以國安為由禁止出口電動車、風電所需稀土磁鐵 by 陳怡菱2023-04-092023-04-09 中國政府正考慮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出口電動汽車(EV)和風力發電所需的高性能稀土磁鐵的製造技術。隨著全球脫碳趨勢和電動化的發展,中國掌握著磁鐵供應鏈,並在環保領域中力圖確立霸權。
歐盟通過臨時規範禁止進出口伐林後種出或養殖的產品 違者罰營業額4% by 李熱葵2022-12-072022-12-07 為了應對氣候變遷危機,歐盟同意制訂一套新規則,禁止交易在砍伐森林後種植或畜養而得的商品。目前的臨時規範要求企業進出口棕櫚油、牛、大豆、咖啡、可可、木材六種產品時,必須進行嚴格調查,確定這些產品並不牽涉林地砍伐,這些產品的衍生產品如牛肉、家具、巧克力等也在監控之列。此外歐盟還希望能將橡膠、玉米也列入其中。
確保可再生氫生產過程是綠色能源 歐盟擬12月中公布新規範草案 by 李熱葵2022-12-042022-12-04 歐盟致力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氫或許能在其中發揮關鍵影響力,然而由於監管規範不完善,氫市場成長一直非常緩慢,氫是否屬於「綠色」能源,相關規定也遲未定案。不過專門報導歐盟政治及政策的線上媒體《歐洲動態》12 月 2 日披露一份歐盟內部文件,是關於認證氫為可再生能源的規則草案,顯示這方面可能終於有所進展。
言論自由、人權與資安紀錄不佳 埃及紅海COP27氣候峰會烏雲重重 by 李熱葵2022-11-132022-11-13 聯合國 COP27 氣候峰會於 11 月 6 日在埃及的紅海度假勝地夏姆錫克(Sharm el-Sheikh)展開,但外界對此次峰會並不看好。就大環境而言,嚴重的氣候災害和烏克蘭戰爭的影響,讓去年 COP26 做成的一些重要決定脫軌,尤其是各國投資再生能源和彈性基礎設施的能力。
向右走還是向左轉:巴西總統大選10月2日登場 by 艾格姆2022-09-282022-09-28 聯合國專家9月22日敦促巴西當局、候選人和政黨確保即將舉行的大選是和平的,並防範跟選舉有關的暴力行為。此外,兩名消息人士指出,美國外交官已向巴西主要總統候選人、左翼前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保證,他們會迅速承認10月大選的獲勝者,以避免任何選後對結果提出質疑或製造混亂的企圖。
反中資主導湄公河爆破計畫成功 環保人士羅卡威獲高盛環境獎(圖) by 蔡侯塞2022-05-312022-05-31 成功反對中國主導的湄公河河道深化計畫的泰國環保人士羅卡威獲得2022年高盛環境獎(Goldman Environmental Prize)。羅卡威是基層環保組織Rak Chiang Khong的負責人,多年來一直反對炸毀湄公河中部激流來讓中國貨船通過的計劃,他的努力也讓泰國內閣在2020年2月決定終止該計畫。
【林雨蒼】淺談台灣未來的四個挑戰 by 林 雨蒼2022-02-222022-02-22 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運作到現在,已經造成了許多問題與挑戰。這些問題就會成為我們這個世代的挑戰。有哪些挑戰呢?我認為目前我們這個世代有三個大挑戰,以及一個台灣獨有的挑戰要面對與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