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吹了就破!中國宣稱驅離美軍艦 美國:未遭驅離 by 蔡侯塞2023-03-282023-03-28 中國3月23日宣稱美國飛彈驅逐艦米利厄斯號(USS Milius)進入南中國海,並遭到中國船艦驅離。美國第7艦隊隨後表示,米利厄斯號是在進行例行性巡航,仍在南中國海也未遭中國船艦驅離。另一方面,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和菲國外交部次長拉薩洛也在同日舉行閉門會議,期間孫衛東傳達強烈反對美國擴大在菲律賓的軍事存在。
訪台後獲中國警告信 美議員回嗆:不在乎且會繼續挺台灣 by 林志鴻2023-02-282023-02-28 日前訪台的美國聯邦眾議員歐清傑,在返美後立刻接獲中國駐美大使館警告信。歐清傑今天透過推特表示,中共生氣但他不在乎,會繼續支持台灣等自由民主國家,「總不能因為會惹毛中共就退縮」。另外,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發布聲明稱,美國海軍一架 P-8A 海神式巡邏機昨日在國際空域飛越台灣海峽,展現美國對「自由開放印太地區」的承諾。
【宋承恩】張競別鬧了!美國對台灣海峽法律地位之立場並未改變 by 宋承恩2023-01-072023-01-07 論者張競教授有謂美國第七艦隊1月5日的最新新聞稿中,並未使用「國際水域(international waters)」一詞,推敲出「美軍必會放棄使用international waters定位台灣海峽」的結論,完全沒有道理。相反的,美國並未改變立場或政策;可預見的未來也不會改變。台灣海峽中存在國際水域是鐵一般的法律狀態。
台灣人在戰爭中的悲運(下)台灣受刑人被國民黨送往戰場 by 邱 國禎2022-12-292022-12-29 受刑人及犯案流氓被徵調執行突擊任務,似乎是好萊塢商業電影裡的刺激情節,其實,蔣介石政權敗逃台灣後卻真實地發生在台灣,蔣介石為了「反攻大陸」宣傳,以及鞏固他的領導地位與統治正當性,曾經針對中國沿海地區發動無數次突擊行動,當無端犧牲了數千名包括台灣人在內的兵源之後,就曾徵調受刑人及犯案流氓執行突擊任務。
美軍第7艦隊司令:中國海軍規模龐大、已具備封鎖台灣能力 by 林志鴻2022-09-202022-09-20 美軍第七艦隊司令湯瑪斯表示,中國海軍規模龐大,將存在主權爭議的南海多個島嶼「徹底軍事化」,已具備封鎖台灣的能力,但中國若企圖那麼做,國際社會可能介入,而他的任務是為那樣的情況做好準備。湯瑪斯也證實,由於中國方面事前放話威脅,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8 月 2 日從吉隆坡搭乘專機飛往台灣時,路線經「高層」考量,決定避開南海,以避免誤判。
《外交家》:中國犯台將牽動歐洲未來數十年命運 by 王雪俐2021-11-012021-11-01 上週美國《外交家》雜誌刊載一篇有趣的文章,請讀者想像一個發生在很近的未來場景:2024 年 4 月 10 日凌晨 2:30,荷蘭總理呂特(Mark Rutte)召集內閣會議,商討美國通知的緊急情況:挑釁多年之後,中國真的對台灣動武了,美國總統拜登支持台灣,已經派遣第七艦隊前往台灣海峽。
美第七艦隊第九度通過台灣海峽 王定宇:實質巡弋台海 by 麥聊2021-09-182021-09-18 漢光第 37 號演習在 13 日至 17 日舉行,本次演練包含生化戰爭、海灘反擊、淡水河防、屏東佳冬戰備道起降驗證等重要戰略項目,就在漢光演習於 17 日順利完成後,美國第七艦隊發布新聞稿,表示於 17 日通過台灣海峽,展現美國對自由開放印太地區的承諾,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解讀,美國第七艦隊已經實質形成固定巡弋台海。
印太區域衝突升溫 美中驅逐艦現身蘭嶼 邱國正:敵情敵動皆有掌握 by 古若文2021-03-122021-03-12 昨天(11)美國飛彈驅逐艦「芬恩號」(USS John Finn,DDG 113)與中國飛彈驅逐艦「濟南號 152」約同時出現在蘭嶼外海,對此國防部表示,驅逐艦駛過臺灣海峽南駛期間,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作為,全程掌握我周邊海、空域相關動態,狀況均正常。
美尼米茲航艦打擊群結束中東任務 大黃蜂轟炸機飛越波灣 by 王雪俐2021-01-022021-01-02 12月30日,美軍中央司令部(US Central Command)公布了兩架B-52大黃蜂轟炸機飛越波斯灣的消息。在此之前的12日10日和11月21日,美軍也有同樣的舉措,讓兩架(或以上)的大黃蜂轟炸機飛越波斯灣。根據美軍中央司令部的發言,美軍在2020年初之前,在波斯灣地區並未部署長程轟炸機。
美軍「高貴之怒」打帶跑 祭跳島飛彈戰略對付中國 by 王雪俐2020-10-242020-10-24 美中對峙不斷升高,本月初駐在日本沖繩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三遠征軍會同海軍第七艦隊展開名為「高貴之怒」(Noble Fury)的聯合演習,以沖繩島和伊江島之間的海域為主要演習範圍。根據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官方說明,高貴之怒演習假設敵方與美方軍力在伯仲之間,目標則是美方必須在艱困環境下取得戰鬥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