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安全

日本為免國防供應鏈遭外企收購 擬立法讓政府暫時承接生產設備

《產經新聞》11 月 7 日報導透過多位日本政府官員證實,日本政府為了讓防衛裝備廳能順暢承接退出國防工業的民間企業的業務,正在研議立法允許國家能暫時擁有其生產設備,以維護國防裝備的供應鏈,避免被外國公司收購,並防止與裝備有關的機密情報外流。日本政府預計在明年的通常國會上提出法案。 Read More

2 years ago

擔憂多功能事務機技術遭中國竊取 富士軟片資訊將關閉上海廠

富士軟片控股公司的事務機子公司決定關閉其在中國上海的多功能事務機工廠。由於希望提前退休的員工人數高於預期,預期在出售後會很難繼續生產,所以也撤回了 7 月份將該工廠出售給一家中國公司的決定。因為中國政府要求外商公司在中國進行核心零件的生產,引起企業對技術外流的擔憂。 Read More

2 years ago

經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借鏡日本以法案因應新型態威脅 以經濟手段創造有利環境

台灣安保協會副理事長李明峻先從戰爭型態轉變,平時與戰時的界線模糊,且日本在貿易上依賴中國,為因應戰略物資中斷或網路攻擊等會損害國家利益的非傳統戰爭威脅,故日本成立了《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用以守護日本經濟安全。政治大學國際事務研究學院石原忠浩教授則將焦點放在政府開發援助(ODA)作為一種經濟外交工具,如何結合自由且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在援助他國的同時為日本創造對有利的國際環境。 Read More

2 years ago

經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李淳:別讓敵人撿到槍!台灣首重經濟不可或缺性

李淳強調,值得注意的是過去 5 年台灣貿易轉向的變化非常明顯且戲劇化,在 25 年後的 2021 年,美國再度成為台灣第二大主要投資商、美國再度成為台灣第二大對外投資地。美中大量使用「經濟謀略」對抗局面難預測、不可預測性高的狀況下,台灣如何因應國際經貿結構改變? Read More

2 years ago

經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民間團體發起討論 期望台灣社會與政府重視整體安全戰略

由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台灣安保協會、台灣教授協會、台灣制憲基金會、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在10月1日以台灣經濟安全與國家安全為主題舉辦研討會,會中邀請到經濟部長王美花蒞臨報告,其他還有黑熊學院發起人沈伯洋、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台灣教授協會副會長陳俐甫、政治大學國際事務研究學院石原忠浩教授等學者進行專題報告。 Read More

2 years ago

韓國產業依賴中國過深 談不了「經濟安全」?

隨著美中衝突的加劇,「經濟安全」的議題受到矚目。 韓國作家 SincereLEE 認為「韓國在半導體、電池等所有產業領域都依賴著中國,尹錫悅政府應該盡快處理中國風險。」 Read More

2 years ago

日本經濟安保法:調查20尖端技術領域 再篩出「特定重要技術」

根據 5 月成立的經濟安保法,日本政府 7 月 19 日在自民黨經濟安全保障對策本部提出政府將重點支援的「特定重要技術」基本方針草案。草案當中提到在針對生技、人工智慧等 20 個領域的調查研究的同時,將從中挑選出特定重要技術,再投入大規模資金來研發。考慮到中國以國家戰略傾力於尖端技術開發,日本也將強化在重要技術的國家支援和參與。 Read More

2 years ago

「中國買下台積電」並非癡人說夢!台灣法制擋不住中資大舉進犯

經濟民主連合表示,2009 年經濟部制定《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中資定義條款,卻有法律漏洞,造成中國資金不斷侵蝕台灣關鍵產業。經民連呼籲應將當年經濟部長尹啟銘、投審會執行祕書范良棟移送監察院彈劾,譴責甫卸任的工總秘書長蔡練生,並要求經濟部長王美花改正前任官員的錯誤,確保台灣的經濟與國家安全。 Read More

2 years ago

擺脫依賴中國 拜登將訪日韓啟動「印太經濟架構」定新經貿規則

美國拜登總統將在 20~24 日訪問韓國、日本,並配合此趟行程將在 23 日日美峰會的同一天宣佈成立美國主導的經濟圈構想「印太經濟架構(IPEF)」。從經濟安全的角度,為了擺脫過度依賴中國,會與同樣擁有民主價值的日本、韓國等國家共同制定在貿易、投資上的規則。不過這個架構對於期待能在美國開拓市場的東南亞國家來說,沒有什麼好處,要建立新的經濟圈看來並不會是一帆風順。 Read More

2 years ago

澤倫斯基提以俄遭凍結資產支應​烏國戰損 美財長:需歐美有共識

俄羅斯持續轟炸烏克蘭,導致莫大經濟損失,美國及歐洲各國都伸出援手。歐盟提供烏克蘭 10 億歐元軍事援助,此外並從宏觀經濟緊急協助基金撥款 6 億歐元。美國則又宣布對烏克蘭提供 13 億美元的經濟和軍事援助。澤倫斯基在討論中建議徵收「戰爭税」,並將遭凍結的俄羅斯央行資產用於補償烏克蘭及其他國家的損失。 Read More

2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