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日前在接受《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訪問中提議「為台灣設一個合理可行的特別行政區」,在台灣引起藍綠撻伐,台灣駐美國代表蕭美琴表示,台灣的自由與民主是非賣品。不過,馬斯克則是獲得中國駐美大使秦剛的感謝。 Read More
諾貝爾和平獎於 10 月 7 日出爐,由一名個人及兩人權團體獲得。分別為白俄羅斯(Belarus)人權領袖畢亞利亞茨基(Ales Bialiatski)、俄國人權團體「紀念」(Memorial)及烏克蘭人權團體「公民自由中心」(Centre for Civil Liberties)獲得。此份名單凸顯對俄羅斯壓迫人權的關注。位於挪威的審查委員會表示,多年來,這些獲獎者不僅於公民社會中提倡人權,也勇於批判權力。更在對抗戰爭罪、侵犯人權和濫用權力等領域付出了傑出的努力。他們一同證明了公民社會對和平、民主的重要性。 Read More
週六(10 月 8 日)俄羅斯國際新聞社(RIA)報導指出,當地時間上午 6:07(格林威治標準時 03:07),連結克里米亞半島與俄羅斯本土的刻赤大橋(Kerch Bridge)發生汽車炸彈爆炸事件,炸毀七輛經由鐵路運往克里米亞的油罐車,但並未說明細節。在當地拍到的影片顯示,至少有兩節火車車廂被猛烈大火吞噬,伴隨大量黑色濃煙,與之平行的公路橋有一半坍塌入刻赤海峽。 Read More
由財團法人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主辦的第六屆「玉山論壇」今年恢復實體會議。總統蔡英文於開幕致詞時指出,在建構印太發展新架構上,台灣當然是不可或缺夥伴。紐西蘭前副總理兼外長彼特斯直言,如果有更多像台灣這樣的國家,世界毫無疑問地會變得更美好;前日本首相麻生太郎也強調,絕不允許「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這是共同意志。 Read More
9月30日俄羅斯舉行盛大儀式,正式宣佈兼併烏克蘭東部及南部盧甘斯克(Luhansk)、頓內茨克(Donetsk)、札波羅熱(Zaporizhzhia)和赫松(Kherson)四州,總面積約為十萬平方公里。隔日俄軍卻撤離烏克蘭東部重鎮利曼(Lyman),避免遭到烏軍包圍。 Read More
俄國總統蒲亭於 9 月 21 日宣布部分動員令之後,俄國社會反應激烈,無懼嚴刑峻罰仍冒險上街示威,俄國國境出口也持續有綿延的車潮,排隊等待逃離俄羅斯。然而,倉促離開的俄國民大多沒有整全的計畫,在離開俄國後,進入他國成為無去處的國際難民。而鄰近的中亞國家,除了要承受俄烏戰爭的威脅外,近期也承擔了俄國人的生存壓力。 Read More
俄羅斯總統蒲亭於本週五( 9 月 30 日),與烏克蘭東部 4 州赫松、盧甘斯克、頓內茨克、札波羅熱的地方首長,於克林姆林宮簽訂了併入協議。簽署後,蒲亭與 4 位首長在俄國愛國歌曲,及現場掌聲雷動的簇擁下,齊聲高喊數聲:「俄羅斯萬歲」。 Read More
《政客雜誌》週二(9 月 27 日)的一篇分析報導指出,三十年前的巴爾幹戰爭曝露出西歐國家欠缺應對本土衝突的弱點,三十年過後,烏克蘭戰爭又將同樣的問題呈現在世人眼前。亦即德法呼籲歐洲自強,但實際卻仍仰賴美英軍力維護民主自由。 Read More
塞爾維亞及俄羅斯兩國簽署一份為期兩年的協議,引發歐美各國關注。這項名為「磋商計畫」的協議是塞爾維亞外長塞拉科維奇在紐約參與聯合國大會期間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簽訂,計劃於2024年到期,確切內容並不對外公開。塞爾維亞外交部宣稱這是一份「技術性文件」,塞拉科維奇則暗示協議不涉及安全問題,僅是關於塞俄兩國的雙邊和多邊活動。 Read More
俄羅斯輸送天然氣到德國的北溪一、二號管線發生原因不明的氣體外洩,促使多個歐洲國家展開調查,且暫時無法排除遭到人為顛覆破壞的可能。目前已知的洩漏點共有三處。北溪一號有兩處洩漏,都在丹麥波荷木島(Bornholm)東北方,北溪二號有一處洩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