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國防部長奧斯汀於東正教復活節4月24日抵達烏克蘭基輔,並跟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舉行會談。另一方面,英國國防部表示,俄羅斯計劃在烏克蘭南部濱臨黑海的刻松市(Kherson)舉行分階段公投,試圖為其入侵提供正當性。布林肯和奧斯汀的烏克蘭之行是自俄羅斯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以來美國對烏克蘭最高層級的官員訪問。 Read More
華視新聞在 20 日誤稱共軍侵台後,隔日出現「台北凌晨下起拳頭大冰雹」、「巴士海峽發現石油」等錯誤資訊,使公廣董座與華視總經理請辭;昨(24)日,華視又被媒體批露,將行政院長蘇貞昌誤植成「總統蘇貞昌」,使華視一周三度烏龍報導,華視對此也三度致歉。今(25)日,經濟民主連合(經民連)召開記者會強調,華視應納入國安管制。 Read More
歐盟經濟事務執委簡提洛尼(Paolo Gentiloni)在華府智庫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演講指出,全球供應鏈經歷長達兩年的疫情衝擊,已經變得很脆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又顯示出德國數十年來「以商促變」(Wandel durch Handel)政策的局限性,可能標示著全球化已經走到終點。 Read More
俄羅斯中央軍區副指揮官米聶凱夫少將(Rustam Minnekayev)發表聲明指出,俄羅斯以完全控制烏克蘭東部及南部為作戰目標,並稱拿下南部有助於打開前往聶斯特河沿岸地區(Transnistria)的通道,該地區位於烏克蘭西南部與鄰國摩爾多瓦之間,是一受親俄分離主義者控制的狹長地區。 Read More
本集以國際新聞開場,主持人阿妙和なるみ談起一般評論較少談到的俄烏戰爭面向。第二段回到台灣,我們來談這周華視新聞台所發生的離奇出包事件。最後,我們再次叩問台北市政府把民眾聯絡 1999 時所留下的聲音和個資外洩給外包廠商,被台北市議員抓包之後,柯文哲市府有反省嗎? Read More
俄烏戰爭已成為本世紀重點事件之一,除了顛覆區域關係,各國也無不在此時藉機發展國家在國際上影響力。而在戰爭爆發後,隨著俄羅斯被眾多國家實施經濟制裁,在地緣上相鄰的獨裁政權——中國,則成為戰時俄羅斯主要倚靠的對象。因此,若多加關注俄國和中國間的互動,將會對國際間的軍事、經濟有更全面的理解。 Read More
路透社報導,一名歐洲官員向美國記者透露,他認為烏克蘭南方的馬立波港(Mariupol)將在數日內陷落,其最終處境將比遭到血洗的布查(Bucha)更加慘酷。由於話題敏感,這名歐洲官員不願具名,但他表示「我們預期馬立波城徹底毀滅,大量平民死亡」。 Read More
德國聯邦議會歐洲、國防與外交委員會三名主席訪問烏克蘭,三人分別為自民黨的施卓克-齊默曼、與總理蕭茲同屬社會民主黨的羅斯及綠黨的何懷特。三人回國後稱德國至今不提供烏克蘭重型武器,「問題出在總理辦公室」。東歐戰爭也影響希臘和土耳其的關係。這兩國在東地中海衝突已久,上週希臘稱土耳其侵犯領空多達11次。 Read More
俄羅斯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巡洋艦,號稱黑海上最強大的艦艇,於4月13號被兩枚烏克蘭部署在海岸線上的R360海王星反艦飛彈擊中,4月14日沉沒於黑海之中,震驚了世界。為何烏克蘭飛彈可以擊中俄羅斯戰艦?事實上這與烏克蘭周邊、不斷進行巡弋作業的美國與北約的各種包括電子偵察、情報、預警等各式戰機不無關係。 Read More
奧地利總理內哈默(Karl Nehammer)成為烏克蘭戰爭開戰以來第一個訪問莫斯科與俄羅斯蒲亭會面的西方國家領袖。事後他以「悲觀」來形容這長達 75 分鐘的閉門會談,認為透過外交途徑解決爭端的可能性很低。該次會談唯一較為「正面」的消息,大概就是蒲亭當面向內哈默表示,歐洲各國可以繼續以歐元向俄羅斯購買天然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