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近期民調顯示台灣民眾對美國會否出兵協防看法分歧。外交部長吳釗燮昨(16)日到立院備詢時表示,台灣防衛要靠自己決心,購足所需自衛武器,而美國將持續提供台灣武器,「接下來還會有軍售的宣布」;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今天說,對美軍購攸關戰力,但受限保密條款約束,尤其美方通知國會有一定程序,相關軍售都按正常程序進行;學者分析,此波軍售可能不會是飛機艦艇等傳統載台類武器,而是助台發展「不對稱戰力」的品項,例如精準彈藥、訓練、後勤、戰場管理等相關設備。 Read More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表示,儘管近年來全球軍火貿易量下降,截至 2021 年的五年期間(2017-2021),歐洲各國進口武器量卻有明顯增加,各國與俄羅斯的緊張攀升是主要原因。SIPRI 歐洲安全計畫主任安東尼表示,烏克蘭戰爭徹底改變了歐洲的政軍地理,烏克蘭戰爭的結果將決定北約和俄羅斯之間界線的劃定。 Read More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除了改變歐洲政治和國際金融秩序,也衝擊全球能源和糧食的供應。俄羅斯與烏克蘭是名符其實的世界糧倉,俄羅斯的農業用地超過歐洲所有國家農業用地的總和,烏克蘭的耕地面積則高居歐洲第一,擁有肥沃的黑土(佔全球黑土分佈 25%),特別適合農作。 Read More
長久以來,歐洲的經貿政策與一條德國格言為基礎:以商促變(Wandel durch Handel),也就是相信極權政體(如俄羅斯和中國)與西方國家有密切經貿往來之後,將會逐漸發展成更自由開放的政經體系,也就是相信擁有 IKEA 和 Starbucks 的國家,比較不可能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或建立集中營。 Read More
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世界各國聲援烏克蘭,台灣也不落人後,陸續舉辦聲援烏克蘭集會與遊行,今(16)日,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與許多演唱者在莫北協駐台北代表處前舉辦「終止侵略烏克蘭音樂記者會」,透過音樂形式強烈抗議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希望俄羅斯「停止侵略,保護平民」。 Read More
菲律賓駐美大使羅慕德斯2022年3月10日表示,如果俄羅斯入侵引發的烏克蘭危機蔓延到亞洲,總統杜特蒂將允許美軍使用菲律賓的基地和設施。菲律賓將遵守已有數十年歷史的共同防禦條約(MDT),該條約規定如果外國勢力襲擊美菲任何一個國家,這兩個盟國將及時互相幫助,並允許美國在菲律賓使用前美國海軍和空軍基地。 Read More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邀請東協 10 國的領袖前往華盛頓特區參加 3 月 28 日至 29 日的峰會,美國認為東協對於美國在南中國海和整個印太地區反擊中國崛起的力量至關重要。但是柬埔寨外交部長 9 日表示,原定於月底舉行的美國和東協領袖之間的峰會已被推遲了,新的日期則未定。 Read More
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不斷有消息指稱俄羅斯違反戰爭規則,蓄意攻擊平民,媒體更報導俄羅斯使用集束炸彈和真空彈等大規模殺傷武器。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和來訪的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在華沙舉行聯合記者會,他發言譴責俄羅斯,指稱「俄羅斯人顯然在烏克蘭犯下戰爭罪行」。 Read More
美國全面禁止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之後,歐盟執委會也於上週四(3 月 8 日)提出歐盟版的能源應對策略,名為「重振歐盟」(REPowerEU)。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表示,俄羅斯是「威脅我們的供應商」,因此歐盟必須迅速採取行動,設法獨立於俄羅斯的石油、燃煤和天然氣之外。 Read More
在俄烏戰爭中烏克蘭靠著堅持與決心死守家園,讓原本打算以閃電戰擊垮烏克蘭政府的蒲亭難以得逞。儘管烏克蘭和台灣的戰略意義不同,但在面臨邪惡鄰國進逼、甚至遭逢戰火襲擊時,烏克蘭人所展現出的堅強意志非常值得台灣人學習。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