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體制

自由所在的地方,就是人能活成自己樣子的地方:《流麻溝十五號》

長期耕耘女性電影的周美玲,拍出了一部具有女性視角卻不只是關於女性的電影。電影講述關於一群「再教育營」的犯人們的生活,讓人想起國民黨與共產黨親緣關係是如此密切,而時常被網路笑稱為「綠共」的民進黨在這方面卻又是多麼的遙不可及。 Read More

2 years ago

台灣在香港問題上的兩難

過去一兩個星期有關香港未來的大事有兩樁:前保安局局長兼前行政長官李家超當選第六屆香港特首;台灣政府原定放寬從事專業工作港人在台申請定居門檻,但因國安疑慮在實施日前一天喊卡。 Read More

2 years ago

俄烏之戰座談會》司徒文談外交承認:世界對台灣不公平!林佳龍:必須先確認台灣主權認同

由台灣安保協會、台灣綜合政策協進會和台灣獨立建國聯盟於3月26日共同舉辦「看看烏克蘭,想想台灣——2022國際地緣政治與台灣安全」座談會。最後一場名為「台美建交之展望」的對談邀集總統府資政蕭新煌、前AIT處長司徒文及台灣無任所大使林佳龍。 Read More

2 years ago

【報呱全世界】EP73 中正廟,拆或不拆?轉型正義,轉到哪裡? ft. 陳君愷

本週節目主題聚焦在最近熱門討論:俗稱「中正廟」的中正紀念堂到底該不該拆?邀請到輔仁大學歷史系陳君愷教授,從不同角度看待這個議題,並論及轉型正義落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主持人阿妙分享發生在2015年南非開普敦大學的「Rhodes Must Fall」運動,從南非轉型正義的案例來論辨台灣如何處理這種「有形的」威權時代象徵。 Read More

3 years ago

為什麼藝術史書寫低估了莊世和?

台灣的抽象畫發展甚早,早在 1932 年第六回台灣美術展覽會(1932),西洋畫部已經出現了一件,那是本地藝術家黃集榮的作品;莊世和在戰前就投入抽象繪畫的創作,為推廣前衛藝術的理念,他同時努力於筆耕,戰後「國語」更替,他還請了母語為中文的朋友幫忙訂正修改再發表。有著如此先驅地位,他日後或許會被尊稱為台灣抽象畫之父,但事實上,莊世和的地位、聲望、影響力都與其投入遠遠不成比例。 Read More

3 years ago

台灣新憲青年陣線 籲憲法須符合台灣國情

「中華民國憲法」在台灣逾七十年之久,修憲或制憲一直為台灣朝野關心的議題,今(8)日,台灣新憲青年陣線召開記者會,以青年身分向蔡英文政府呼籲三大訴求:一、將重要基本人權入憲、二、制定符合現況之憲法、三、憲法內應涵蓋青年聲音,期許政府能正視當前台灣問題,重視青年的聲音,創造世代正義之新憲法。 Read More

4 years ago

【蕭育和】慎微、強勢、保守、專業 —— 蔡英文總統就職文告的四個姿態

一份重要的政治文告是否稱職,往往取決於文字的細膩程度。比如說,蔡英文的文稿幕僚肯定不會把「中華民國可以很團結,台灣可以很安全」寫成「台灣可以很團結,中華民國可以很安全」;選擇使用「台灣人」還是「台灣人民」對於讀者(特別是獨派)的感受也不一樣,細心敏銳的讀者應該不難意識此中區別。本文將剖析蔡英文總統 520 就職演說,究竟這份文告訴求的對象是誰?讓誰滿意的就職演說? Read More

4 years ago

有人在說「永遠的中華民國派」嗎?

前行政院長郝柏村日前高齡辭世,部分媒體以「永遠的中華民國派」來為這位台灣後戒嚴時代最後一位軍事強人的一生寫下註解,那麼,什麼是「中華民國派」呢?「中華民國派」或許可以指某一類對兩岸統一心懷期待的統派,其最表面的意涵是郝柏村多次在訪談中提及的「反中共,不反中國」,也就是說,「中華民國統一中國」是「中華民國派」的根本主張。 Read More

4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