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流麻溝十五號」今日起全台上映。副總統賴清德昨晚出席首映會,全程觀賞影片,並邀請國人共同支持這部作品,讓優秀製作團隊有更大的力量拍攝下一部優質電影。賴清德表示,我們這一代的人,除了有責任把上一代的故事傳承給下一代,讓他們了解台灣歷史、進一步團結合作外,另一個使命,就是不讓犧牲的事再次在台灣這塊土地發生。 Read More
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與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昨(21)日起展開 1 個月「生死之間」人權影展巡迴放映。監察院長、人權會主委陳菊表示,全球僅有 53 國保留執行死刑,台灣沒理由繼續奪取生命達處罰目的,廢除死刑制度是人權會努力目標,並希望透過影片重新思考生命權的意義,讓死刑及廢除死刑的各個面向能充分、理性的討論。 Read More
美國非營利人權組織自由之家今日公布 2022 年全球網路自由報告,其中 17 國評為自由、32 國部分自由,另有 21 國是網路不自由國家。報告指出,全球網路自由連續 12 年下滑,俄羅斯、緬甸、蘇丹與利比亞下滑最嚴重,台灣以 79 分名列全球第 5,是亞洲最佳;中國網路自由連續 8 年全球最差。 Read More
俄國總統蒲亭自 9 月 21 日發布動員日後,國內居民為逃避徵召,紛紛湧入鄰近的國家。除哈薩克、吉爾吉斯外,蒙古國也開始承擔接收「俄國難民」的責任。自九月下旬起,已有近萬名的俄國公民進入蒙古國。 蒲亭的動員令,為避免引發首都圈的憤怒,便優先徵召偏遠地區裡的貧窮人口、少數民族。許多俄國邊陲地區的城市,為討好克林姆林宮獲得資源,也樂於配合執行動員令。因此,靠近蒙古國邊境的亞裔俄國人便成為此波動員令下的受害者。 Read More
美國日前在聯合國提出就中國涉嫌侵犯穆斯林維吾爾少數民族人權一事進行辯論,由 47 個成員國組成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10 月 6 日最終以 19 票反對、17 票贊成和 11 票棄權否決美國的提案。全世界最多穆斯林人口的印尼投下反對票,並認為聯合國的人權機構不應被用在政治角力上。 Read More
在中國升高區域緊張之際,台加國會議員友好協會會長暨加拿大眾議院國貿委員會主席史葛洛 9 日率團訪台。總統蔡英文今接見訪問團時表示,期待加拿大能夠支持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史葛洛指出,訪問團成員都希望台灣能加入 CPTPP,也希望與加拿大的「投資促進暨保障協議」(FIPA)能很快獲得正面的結果。 Read More
諾貝爾和平獎於 10 月 7 日出爐,由一名個人及兩人權團體獲得。分別為白俄羅斯(Belarus)人權領袖畢亞利亞茨基(Ales Bialiatski)、俄國人權團體「紀念」(Memorial)及烏克蘭人權團體「公民自由中心」(Centre for Civil Liberties)獲得。此份名單凸顯對俄羅斯壓迫人權的關注。位於挪威的審查委員會表示,多年來,這些獲獎者不僅於公民社會中提倡人權,也勇於批判權力。更在對抗戰爭罪、侵犯人權和濫用權力等領域付出了傑出的努力。他們一同證明了公民社會對和平、民主的重要性。 Read More
第 77 屆聯合國大會 13 日登場。外交部除了推出文宣影片「世界的幫手」之外,也邀請立法院朝野黨團推派代表參加 2022 年聯合國視導團,成員包含民進黨立委范雲、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除了參加永續發展研討會,也將參與「UN for Taiwan」遊行,替台灣在國際發聲。外交部長吳釗燮昨(5)日投書韓國世界日報,呼籲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系統,攜手面對國際社會前所未有的危機,為全球福祉共同努力。 Read More
中國的野心不僅在傳統軍事領域還在數位世界中,特別是在位於南方的國家。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和國際共和研究所(IRI)聯合發表〈中國與南方國家的數位資訊堆疊〉,透過研究泰國、緬甸、烏干達、奈及利亞和牙買加跟中國的網路關係,探討中國的黨國機制如何透過產業界將自己的數位資訊堆疊輸出到全球,並將自己的戰略目標順勢推向海外。 Read More
經民連今(10)日召開記者會,要求行政院貫徹公務機關禁用中國資通訊產品,於立法院開議前提出全面稽核報告與違規懲處名單;並且要求經濟部禁止中港澳廣告看板與監視設備進口,同時呼織廣告業與保全業公布有無使用中國設備,以杜絕中國「心戰」擾亂台灣社會與國家安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