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週環遊世界尋找各地台灣人談在地的防疫經驗後,本週和大家一起待在台灣,但是還是要討論世界上重要的新聞事件。今天來看到南非暴動、澳洲民調和荷蘭疫苗施打後死亡率比較。 Read More
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在日前與歐洲議會安全保障及防衛小組委員會(Subcommittee on Security and Defence)的視訊會議上,首次公開呼籲歐盟重視中國在亞洲窮兵黷武所帶來的巨大壓力,希望歐盟國家能提升在亞洲的軍事活動,提高能見度,藉以反制中國趁機擴張的可能。 Read More
美國《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專欄作家羅金(Josh Rogin)2021 年 6 月 17 日刊登一篇評論,直言美國和西方民主國家不能只是在檯面上制式的批評中國,反而應該要透過實質協助台灣取得疫苗,來阻止中共擴張的野心。以下為該評論的全文翻譯: Read More
馬來西亞外交部長希山慕丁 2021年 6 月 1 日表示,空軍在 5 月 30 日在婆羅洲海岸附近的領空發現 16 架中國軍機,要求中國給一個解釋。美國空軍太平洋司令部 6 月 4 日也譴責中國在馬來西亞和台灣的軍事行動是在升級緊張氣氛和破壞區域穩定。中國以淡化此事的態度表示,這些軍機有遵守國際法。 Read More
日內瓦韋伯斯特大學(Webster University de Genève)地緣政治學教授法頓(Lionel Fatton)認為,其實歐洲國家手上還有一張王牌可以打,那就是盡量提高台灣的國際能見度,讓中國入侵台灣的成本不斷增加。只要中國意識到自己負擔不起攻打台灣的成本,自然就能事先將台海危機消弭於無形。 Read More
今年是中國入侵西藏 70 週年,在 1951 年 5 月 23 日中國與西藏簽訂了《17 條協議》。這個協議決定了中國為中央、西藏為地方,中國「以上對下」的姿態對待西藏,也標示了中國與西藏從主權互不相涉走向了臣屬關係的不平等轉折,而讓西藏漸漸走向任人宰割的命運。 Read More
自美國前總統川普執政時期開始,華府就一直對於涉台戰略應該要維持歐巴馬時期的模糊路線,亦或是大膽如川普和蓬佩奧所主導的清晰路線,有很多的爭論。本文將呈現雙方論述基調,與「棄台論」論點,來分析台灣該如何審慎面對台美中三方關係。 Read More
配合中國解放軍海軍建軍 72 周年,中國三艘主戰艦艇,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長征 18 號、飛彈驅逐艦大連艦,以及兩棲攻擊艦海南艦。罕見地同時在海南三亞基地舉行下水服役儀式。當日三艘下水艦艇的排水量超出多數國家海軍艦隊的總和,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中國首艘具備登陸奪島和島礁作戰能力擁有直通甲板。 Read More
澳洲國防部長杜登2021 年 4 月 25 日表示,雖然政府的重點仍是放在跟中國保持良好的關係上,但是中國可能對台灣動武造成台海衝突已經不能忽視了,而澳洲已經做好應對的準備。而澳洲外交暨貿易部(DFAT)秘書長孫芳安也在 4 月初表示,中國要澳洲在想恢復兩國對話前,澳洲得先妥協自己的國家利益。 Read More
讀賣新聞分析在中國與台灣發生武力衝突的「台灣有事」的狀況下,根據事態的嚴重度,日本自衛隊有幾種類型的行動可以採取。是基於 2016 年施行的安全保障關聯法案(和平安全法制 / 安保法案),擴張了自衛隊可以進行的活動範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