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鍾孟宏近日發佈了一部斥資破億的磅礡巨片《餘燼》,在宣傳前期幾乎保密到家,沒人能從預告看出這是關於什麼的電影。然而這部片從試映期間就評價兩極。有的觀眾進場看了之後說「這片有夠綠」,也有影評看完後被追問感想只能不知所云,說「有人願意挑戰白色恐怖題材是好事」而有的影評則直接表達對其不滿。《餘燼》題材是白色恐怖,這就是不滿的來源嗎? Read More
在 2024 年 10 月 6 日「民間轉型正義推動─中區共識營」,楊翠以「困境、未竟、前進」來談台灣的轉型正義。曾經擔任過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委楊翠,一向以正面與樂觀主義自許的她,苦笑著說,在面對轉型正義推動,她多少也有些創傷。 Read More
在中國經濟崩盤的時刻,文化的宗主國地位好像是他們尊嚴最後的威而剛。眾所皆知,現行農曆根本不是中國人發明的,甚至不是「陰曆」,而是來自歐洲傳教士參考伽利略、哥白尼理論協助修訂的陰陽合曆《時憲曆》,這是個天文學的基本問題。中秋更是包括越南、韓國、日本在內多個東亞地區共享的節日。 Read More
今年行政院正式公告往後每年的 5 月 19 日為「白色恐怖記憶日」,由於台灣白色恐怖時期長達 43 年(1949-1992),因此台灣需要一個憑弔苦難與記憶歷史的日子。儘管白色恐怖時代已經結束,轉型正義工程卻遠遠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在各個層面翻轉、清除過去黨國威權遺毒時,我們需要補強與召喚歷史記憶,在記憶中透過反思,再次確立我們共同追求的價值。 Read More
本週我們邀請到蔡瑞月文化基金會蕭渥廷董事長及台灣基進秘書長吳欣岱共同來探討蔡瑞月舞蹈社的存續案,來了解為何古蹟保存及永續經營這樣難?同時也來聽蕭老師訴說蔡瑞月的故事。 Read More
今年是鄭南榕先生為主張台灣獨立爭取言論自由殉道 35 週年,對進入網路時代的新世代台灣人而言來說,輿論風向、認知作戰及無限上綱言論自由等氾濫亂象,皆是需要面對的新挑戰,因此,台灣新世代的自由,不單單再只是為了發聲,全面強化識讀能力與查證真偽,更是新世代台灣人享受著民主前輩爭取來的百分百自由時,所必須承擔的責任。 Read More
二二八事件發生至今 77 年,對於這個悲傷的節日,不少台灣人們已經從憤怒、淡忘,乃至於變得反感,中老年族群裡部分無可救藥的人不需要特別說,他們有的本來就不屬於台灣這片土地,而有的因為自身工作必須紅杏出牆,不只需要私通中國,還必須取悅他們。 Read More
本週來賓是黨外時期黑名單人士、台獨份子、前世台會秘書長羅益世,他曾經受到中華民國什麼樣子的對待?因為什麼事情被列入黑名單而無法回鄉?我們要來聽他娓娓道來、一同來了解他因追求台灣民主而被國民黨威權統治的中華民國起訴的罪名至今尚未恢復名譽的故事。 Read More
蔡文旭從推動「台灣主權獨立運動」到「新國家運動」都有他勇敢參與的身影;他會站在弱勢者的角度,為許多農運與工運團體製做文宣、寫布條,讓這些社會上許多不公不義的事,有一個發聲的管道。 Read More
歷史容易被遺忘,更經常被刻意遺忘;台灣人的歷史感淡薄,在黨國有計畫地洗腦、思維轉換、掩沒下,許多黨國做過的思想動員都被抹消或沖淡了,以為經過時間流轉後,新一代台灣人就完全不知道他們所做過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