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率團訪問中國,引發台灣社會高度質疑。民進黨表示,夏立言與中國海協會長張志軍餐敘,國民黨聲稱已向中方反映台灣民眾不滿軍演,但同一時間中共解放軍卻公布最新軍演,等同直接打臉國民黨。台灣基進呼籲,中國國民黨不要再應和中國講求同存異、講九二共識,與意圖侵略台灣的中國惡霸演相談甚歡握手言和那套,台灣人早就看膩了。 Read More
美國共和黨籍參議員布蕾波恩昨深夜率團搭乘專機自菲律賓飛抵台灣訪問,是繼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 2 日訪台,及美國聯邦參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馬基 14 日訪台之後,本月第 3 度有美國國會議員訪台。布蕾波恩指出,熱愛自由、民主的國家都應該要支持台灣維持獨立與自由,她不會因為中共霸凌而背棄這座島嶼。蔡英文表示,期待未來與美國及其他理念相近的民主國家,捍衛印太地區的穩定和平。 Read More
總統蔡英文與副總統賴清德今日接見「思考日本安全保障議員之會」訪台團。蔡英文感謝日本政府在不同的國際場域,多次強調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對於安倍前首相不幸遇難,賴清德表示,這是日本的損失、台灣的損失、也是國際的損失,也再次代表台灣人民表達哀悼之意。石破茂指出,台日應該怎麼合作,雖然大家有共同的精神理念,但目前在具體行動作為上還欠缺共識,希望經由這次的訪問建立契機,一個一個解決面臨的問題。 Read More
目前在美訪問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於美西時間 2 日晚間召開公開記者會指出,國民黨除了長期以來的親美立場不變之外,也希望透過兩岸不斷溝通、協調的交流管道,避免戰爭與衝突發生。對此,基隆市議員張之豪發文,細數國民黨歷來驚人「外交辭彙」,要幫國民黨「做一些小叮嚀」;台灣基進秘書長王興煥則指出,以中國國族主義為核心的中國國民黨,「親中反美」是其本質,無法矯治。 Read More
大陸委員會昨(2)日公布民調結果,近 9 成民眾反對中共長期對我外交打壓,包括阻撓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或活動(89.6%)、反對台灣參與「印太經濟架構」(89.3%);此外民意不認同中共近期阻撓台灣參與 WHA,誆稱在「一中原則」前提下,已對台灣參與全球衛生事務作出妥善安排及照顧台灣民眾健康福祉(86.3%)。調查結果顯示在國際普遍關切台海和平、支持我開展國際空間之際,中共對台加大施壓,台灣主流民意更一致反對中共對台強加政治框架、打壓我國際參與。 Read More
近期國際挺台力道強勁,G7 外長會議發布聯合公報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 WHA;美方強力主張 WHO 以觀察員身分邀台;昨日包含歐洲議會在內,計有 34 國、1504 位國會議員於聯名聲援台灣,此次連署國家及議員人數創下歷年之最。目前已有 13 個成員國提出「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出席 WHA」議案,WHO 總務委員會預定 22 日開議當天針對議案舉行閉門討論,23 日在全會決定是否排入議程。 Read More
總統蔡英文今(15)日接見美國聯邦參議員葛瑞姆(Lindsey Graham)率領重量級聯邦參眾議員訪團,成員包含參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梅南德茲(Robert Menendez),衛生、教育、勞工暨年金委員會共和黨首席參議員波爾(Richard Burr)、國土安全委員會共和黨首席參議員波特曼(Robert Portman)、聯邦參議員賽斯(Ben Sasse)、聯邦眾議員傑克森(Ronny Jackson)共6位國會議員。本次接見訪問,美國國會議員訪問團 6 位成員罕見一一致詞,與過去慣例由團長代表致詞的作法不同,展現挺台誠意與力道。 Read More
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長孫曉雅昨日晚間出席台灣美國商會 2022 謝年飯,指出美中在人權、經貿問題上仍有難以化解的歧見,美國對中國在台海日益升高的軍事挑釁深表關切,認為將破壞兩岸與印太和平,美方將致力幫助台灣自我防衛。孫曉雅說明 AIT 在拜登總統上任第二年的 4 個主要工作目標,包括將聚焦強化台灣區域安全夥伴角色、促進全球供應鏈韌性、支持維護與擴展台灣國際空間,深化台美經貿與民間聯繫。 Read More
適逢俄羅斯發動戰爭、軍事入侵烏克蘭,並透過假訊息等複合式威脅破壞全球和平穩定之際,國際也關切印太區域情勢。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昨(23)日通過「歐盟與印太地區安全挑戰」報告,指台灣為重要夥伴和民主盟友,並駁斥中國企圖將烏克蘭戰事與台海局勢類比,指兩者情勢有巨大差異。外交部表示,報告除彰顯歐洲議會對中國破壞區域和平穩定的警覺,也再次展現捍衛自由民主共同價值精神,持續肯定並力挺台灣,表達誠摯感謝。 Read More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人道無人機的應用在烏克蘭獲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今(17)日,台灣基進與無人機廠商 「XDynamics Taiwan 智動航科」,將透過美國、波蘭的獨立管道,捐出十台總價值超過百萬、台灣與美國合作研發的無人空拍機予烏克蘭,用於和平、人道、救援醫療等用途,也呼籲政府正視無人機產業的發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