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

中國無人機頻擾外島 外交部:不請自來就是賊!

中國無人機近來屢次騷擾我方金門軍事基地,並錄製影片於微博上轉傳,試圖打擊台灣軍心。國防部邱國正今(30)日表示,國防部已有因應作為,但礙於軍情不宜公開說明,強調會以自我防衛為限。民進黨立院黨團副幹事長林靜儀說,這是中國在做騷擾動作,民進黨黨團要求國防部必須有因應措施。 Read More

2 years ago

數位威權體制與中國敘事的輸出:中國與南方世界的數位資訊堆疊

中國的野心不僅在傳統軍事領域還在數位世界中,特別是在位於南方的國家。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和國際共和研究所(IRI)聯合發表〈中國與南方國家的數位資訊堆疊〉,透過研究泰國、緬甸、烏干達、奈及利亞和牙買加跟中國的網路關係,探討中國的黨國機制如何透過產業界將自己的數位資訊堆疊輸出到全球,並將自己的戰略目標順勢推向海外。 Read More

2 years ago

裴洛西訪台「美中電子戰」過招 國防部:有效掌握台海電子頻譜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於 2 日、3 日訪台,引發中國不滿,以對台周邊海域射擊彈道飛彈、派大批海空兵力軍演作為回應。不過,香港媒體《南華早報》報導揭露,中共以電戰機、水面艦意圖掌握裴洛西專機動態,卻遭美軍航艦打擊群反制而未達成效。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少將今(16)日未進一步證實此事,但強調國軍對於台灣周邊的電子頻譜,都可以有效掌握。 Read More

2 years ago

關切對台軍售!美眾院中國小組主席:現在就武裝台灣

在中國對台軍事脅迫日增之際,美國聯邦眾議員金映玉領銜與議員麥考爾共同提案的「武器出口交付解決方案法案」以修正案的方式納入國防授權法,法案在眾院通過。美眾院中國工作小組更邀請駐美代表蕭美琴召開圓桌會議,議員力促加快對台軍售、邀請台灣參與軍事演習,強化美台關係。金映玉近日接受電視訪談時,要求拜登政府拿出魄力,對台灣數十億美元的軍售完成交貨,否則形同削弱台灣抵禦中國侵略的力量,向世界傳達錯誤的訊息。 Read More

2 years ago

宋承恩專訪》國民黨打臉美軍的國際水域:向中國表忠誠、呼應侵略三部曲?

國民黨國際部主任黃介正表示,國民黨不接受中國稱台海為「內海」,但是美國稱台海為「國際水域」,在國際海洋法上站不住腳,因為這是美軍的專有名詞,不具備法律位階。 國際法學者宋承恩指出,這種說法意味著,國民黨呼應中國的侵略三部曲,認同兩岸同屬一中。 Read More

2 years ago

美《國防授權法草案》指中國對台日益脅迫 要求美台進行軍事演習

開始針對美國國防部 2023 財政年度國防支出展開審查,眾兩院版本的國防授權法案草案均提到協助台灣自我防衛,包括支持台灣取得著重不對稱防衛戰略能力的武器,與台灣聯合軍演等。參眾兩院軍委會在通過法案後,法案將送交兩院院會審議並表決,但由於參眾兩院版本不同,兩院必須透過協商尋求共識,並各自針對最後版本重新表決通過後,才能送交白宮由總統拜登簽署生效。 Read More

2 years ago

印度越南簽署國防夥伴關係協議 雙方軍隊互惠後勤支援

印度和越南6月8日簽署一份「共同願景」協議,要在2030年前大幅擴大雙邊防務關係的範圍和規模,值得注意的是協議內包含一項互惠的後勤支援,允許兩國軍隊使用對方的基地維修和補給用品。此前,印度國防部長辛赫與越南國防部長潘文江在河內舉行的擴大會談中,均對中國在印太地區的侵略和擴張行為保持警惕。 Read More

2 years ago

美台商會批華府削弱台灣防禦?國防部:「不對稱作戰」是型態非武器選項

美台商業協會(USTBC)17 日表示,3 月 14 日美國國務院向商會簡報有關對台灣軍售的新政策,透露只批准出售自認對台灣抵抗中國全面入侵不可或缺的武器,減弱了台灣的防禦,使台灣更容易受到中國攻擊。對此,國防部表示,不對稱作戰是指作戰型態與方式,在於打亂敵作戰節奏與速戰速決企圖,非個別武器裝備選項。 Read More

3 years ago

從懸崖上跌落的梅克爾歷史定位

英國「電訊報」(The Telegraph)專欄作家丹尼爾.強生2022年4月8日刊登一篇評論,抨擊德國前首相梅克爾,認為她應該為自己執政時過度親俄的靖綏政策負責,不該隨著她的退休而一切船過無痕。德英歷史學家及專欄評論家卡亞.霍耶爾亦在今年2月28日撰文批評梅克爾。從這兩篇評論來看梅克爾歷史定位的崩落。 Read More

3 years ago

國防採購劣質中國製品 立委提案修法嚴懲

今(2021)年 2 月中山科學研究院爆出天弓飛彈採購到劣質中國製品,對台灣國防安全造成重大漏洞,王定宇、羅致政等二十多名立委提案修法,認為惡質廠商以中國劣質品混充,不能只以政府採購法處罰,提出國家安全法之修正,嚴懲不肖廠商,避免國防採購出現國安危機。 Read More

3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