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日,俄國總統蒲亭表示,西方允許烏克蘭使用射程更遠的武器攻擊俄國境內,將代表北約與莫斯科「開戰」。 蒲亭這席話,是為了反擊英、美外交部長討論放寬烏克蘭向俄國境內使用西方武器的限制。由於俄國的攻勢已持續兩年半,烏克蘭為推進戰況,不斷呼籲歐美放寬限制。 Read More
9月4~6日中非合作論壇(FOCAC),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時,對非洲五十多個國家代表表示,中國將加強與非洲國家在基礎建設、農業、工業、投資與貿易方面的合作,未來三年內還將向非洲國家提供約3,600億元人民幣的財政援助,其中約19.5%是中國企業的新投資,58%是信貸額度。習近平承諾的是人民幣而非美元,這表示中國正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Read More
美國智庫 CEPA 指出,俄烏戰爭除了讓歐洲國家重新開始備戰外,遠處的台灣也整裝面對來自中國的多方威脅。 這些威脅包括了每天的共機、船艦越界、大外宣的滲透,台灣不僅提高向美國軍購的數量,也以創新高的國防預算因應。然而,俄烏戰爭展現的不同的戰爭樣貌,顯示傳統的軍事準備已不足以應付未來的威脅。 Read More
29 日,自由歐洲電台刊出與軍事專家埃米爾(Emil Kastehelmi)的專訪 ,指出 8 月初烏克蘭入侵俄國庫斯克地區的突襲,除了讓蒲亭措手不及,更證明烏克蘭在俄國兩年來的戰火猛攻下,還保留了反擊的力道。 Read More
週一(8 月 19 日)在美國紐約大學教授民主理論的德國學者哥爾拉赫(Alexander Görlach)投書指出,日本正在重新自我定位在全球安全事務中的角色,尤其是在俄烏戰爭和台海局勢方面。 Read More
8月17日德國《法蘭克福廣訊報》援引非公開文件和電子郵件以及與知情人士的討論,稱德國執政聯盟希望削減支出,將停止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這對已經批准的援助資金並無影響,上週六(8 月 17 日)德國《法蘭克福廣訊報》援引非公開文件和電子郵件以及與知情人士的討論,稱德國執政聯盟希望削減支出,將停止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這對已經批准的援助資金並無影響,但卻會影響到未來的援助計畫。 Read More
8月5日馬利宣布與烏克蘭斷交,理由是烏克蘭向馬利叛軍提供關鍵情報,叛軍據此於7月24日在馬利東北部、與阿爾及利亞相鄰的邊境城鎮廷札瓦騰(Tinzaouaten)發動襲擊,導致84名俄羅斯瓦格納集團僱傭兵和47名馬利士兵死亡。根據BBC的報導,這是瓦格納集團自2021年加入馬利軍政府陣營,參與沙赫爾地區(Sahel)衝突以來最慘重的失敗。 Read More
本週三(14 日),俄國防部指出,烏軍不只在俄羅斯庫斯克州(Kursk)攻佔了 74 個據點,還在俄國邊境地區發射 117 假無人機和飛彈。 Read More
本週烏克蘭外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訪中,試圖說服北京利用與俄羅斯的關係對結束戰爭施壓。然而,儘管中國外長王毅表示希望以外交途徑解決,但目前「條件與時機尚未成熟」。 Read More
週一(7 月 15 日)歐盟執委會發言人馬莫爾(Eric Mamer)表示,匈牙利於 7 月 1 日接任為期六個月的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匈牙利總理奧班趁此機會出訪俄羅斯和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採取片面專斷的外交作為,執委會已經向執委們提出要求,不要出席匈牙利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期間舉行的非正式部長級會議,改由歐盟高級文官出席,傳統上歐盟執委會成員會造訪輪值主席國,現在也取消此一訪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