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權體制

中國長年深耕聯合國體系 美國正構築新的國際聯盟?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於美國時間 2021 年 10 月 26 日在國務院官網上發表聲明,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組織。而前一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聯合國的決定得由成員國共同決定,非少數國家或集團把持。中國長年深耕聯合國體系等國際體系以及金援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讓也增添習近平此番話的自信。 Read More

3 years ago

促轉會提修正草案 加入專章針對加害者究責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與昨(22)日召開記者會,由代理主委葉虹靈、委員王增勇及委員陳雨凡出席,陳雨凡說明,已經規劃在促轉條例修正草案中設置專章,追究加害者的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並且處理加害者的識別、揭露,要繼續還原歷史真相,釐清壓迫體制的責任。 Read More

3 years ago

【報呱全世界】EP75 通譯不通就走回頭路?!中國恆大崩盤進行式 ft. 思想機器

本週的熱門話題之一就是立法院遵循《國家語言發展法》而新導入的通譯服務上路,卻引發國防部長邱國正在面對台灣基進黨立委陳柏惟以台語質詢時,邱國正堅持雙方要使用「共通的工具」而引發爭議。最近中國最大房地產公司「恆大」瀕臨倒閉所引發的一連串恐慌與連鎖反應。 Read More

3 years ago

【報呱全世界】EP74 轉型正義是政治清算?台灣還有多少無形束縛? ft. 陳君愷

即使政府已經開始轉型正義工程好多年,還是有部份政客、部份意識形態作祟的人認為這些都是「清算鬥爭」,這是政府執行的還不夠徹底,亦或是台灣過去被威權統治壓制太多年,以至於還有太多無形的障礙阻礙在我們心中?為何台灣在進行轉型正義的同時仍有這麼多的「雜音」?政府執行到今日,轉型正義工程還需要什麼? Read More

3 years ago

【報呱全世界】EP73 中正廟,拆或不拆?轉型正義,轉到哪裡? ft. 陳君愷

本週節目主題聚焦在最近熱門討論:俗稱「中正廟」的中正紀念堂到底該不該拆?邀請到輔仁大學歷史系陳君愷教授,從不同角度看待這個議題,並論及轉型正義落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主持人阿妙分享發生在2015年南非開普敦大學的「Rhodes Must Fall」運動,從南非轉型正義的案例來論辨台灣如何處理這種「有形的」威權時代象徵。 Read More

3 years ago

還在實習?柯文哲竟不知更改路名是市長權限

粉絲專頁台灣阿北-柯文哲於昨(20)日上傳影片,影片中柯文哲主張台北市的路名都以中國城市名命名,實在很奇怪,還說在台北市,有代表台灣和台北市的道路名,不是全民的共識嗎?不過此番言論也立刻遭到議員們反嗆,更改路名本來就是市長的權限,根本不需要拍影片、只需要做就好了,遭質疑當了六年卻還搞不清楚市長職權。 Read More

4 years ago

二二八紀念日 促轉會再查「機密」檔案 民團籲刪除維護銅像預算

二二八和平紀念日將至,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會)續針對國安局等 9 個重點機關清查政治檔案,並將於下周六(26)舉辦「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研究成果發表會;而在民間部分,鄭南榕基金會與蔡瑞月舞蹈研究社等 50 多個民間團體,將於本周日(21)號召民眾上街遊行,行動主軸是「拆除威權.起造新國家」,表示一定要「全面且徹底清算中國國民黨及其相關勢力」,並刪除每年維護威權象徵的預算。 Read More

4 years ago

為什麼藝術史書寫低估了莊世和?

台灣的抽象畫發展甚早,早在 1932 年第六回台灣美術展覽會(1932),西洋畫部已經出現了一件,那是本地藝術家黃集榮的作品;莊世和在戰前就投入抽象繪畫的創作,為推廣前衛藝術的理念,他同時努力於筆耕,戰後「國語」更替,他還請了母語為中文的朋友幫忙訂正修改再發表。有著如此先驅地位,他日後或許會被尊稱為台灣抽象畫之父,但事實上,莊世和的地位、聲望、影響力都與其投入遠遠不成比例。 Read More

4 years ago

【魯斯濱】俄羅斯和中國在哈薩克的角力

哈薩克,在今天的國際地緣政治中,雖然一般台灣民眾對這個國家認識較為陌生,但哈薩克以及整個中亞都處於全球現代國際政治的關注範圍內。這個國家常年以來不屬於美國外交政策優先領域。但這裡很有趣的是,哈薩克有一個最為獨特的地方,那就是這個國家在正處於兩個大國競爭對手 —— 俄羅斯和中國之間、地理位置更在中亞軌道正中央。哈薩克之於中亞各國,更是俄中兩國亟欲追上美國、展現政治經濟影響力的重要之地。 Read More

4 years ago

【蕭良嶼】大預言家李登輝

台灣人的第一任民選總統李登輝於 2020 年 7 月 30 日病逝,享耆壽 98 歲。2012 年他為蔡英文競選總統助選的影片言猶在耳:「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助選。」在這場造勢中,他以台語喊出「台灣要贏」、「台灣人要贏」。 Read More

4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