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政策

華府智庫批評當前俄中政策 建言灰色地帶競爭

美國國會山莊動亂之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推特上放了一段 2019 年 7 月 1 日「暴徒闖入香港立法會」的影片,且除了影片並無推文,乍看之下用意不明,不過美國《外交家》雜誌指出,華春瑩應該是刻意利用日前美國國會山莊的騷亂,透過比擬兩者來傳達中國的政治宣傳,一方面醜化美國,同時進一步抹黑香港人的民主運動。 Read More

4 years ago

急踩煞車!澳洲國會立法阻止州政府與中國簽協議

澳洲國會在反對黨工黨一致的支持下於 2020 年 12 月 3 日通過「澳洲對外關係(州和領地協議)議案 2020」的立法,允許聯邦政府可以阻止澳洲各州政府、議會、公立大學跟外國政府達成協議,例如維多利亞州在 2018 年跟中國政府達成的協議。而澳洲國會此舉預計將會激怒中國,兩國的關係將持續往深淵走。 Read More

4 years ago

如何應對中國挑戰?美國國務院報告書的十項建議

美國國務院政策規畫辦公室(Office of Policy Planning)於 2020 年 11 月發表了《中國挑戰面面觀》(The Elements of the China Challenge)研究報告。以下翻譯為報告書的結論「鞏固自由」(securing freedom)一節。 Read More

4 years ago

【演講紀要(上)】拜登國安團隊內部立場分歧 恐釀成決斷時刻猶豫不決

美國總統大選結局未有分曉,川普陣營仍打算透過訴訟扭轉敗局,但各國領袖已紛紛向拜登發出賀電,拜登陣營也傳出已在籌備執政團隊。國際關係研究專家何澄輝分析指出,拜登團隊幕僚人選多來自歐巴馬時代的華府「建制派」,而這些幕僚能否有效率地做出決策,並避免戰略決斷上的猶豫,將對台灣乃至整個印太區域有很深遠的影響。 Read More

4 years ago

【報呱全世界】EP30 – 台海戰略模糊?清晰?初探拜登團隊 ft. 戰略學者何澄輝

從 2020 年下半年度開始,中共軍機頻繁擾台,造成軍方莫大的壓力,亦對台海局勢投入不穩定的因素。本集來賓戰略學者何澄輝將與我們從台海局勢及美國未來可能的戰略轉變開始談起,並假設當拜登執政,他的新團隊成員可能會對美國外交政策有什麼樣的轉變?對台灣又可能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最後,談到美國多元選制其背後精神為何,以及主流媒體為何會為這次選戰帶來如此大的影響。 Read More

4 years ago

澳學者:中國以商逼政難度高後座力強 不必擔心

上週香港《南華早報》報導中國政府禁止進口澳洲的木材、糖、銅礦、銅精礦、羊毛、龍蝦、大麥及葡萄酒,合計一年的市場價值就高達60億澳元。中共中央宣傳部的英文喉舌媒體《中國日報》談及此事時指出,「坎培拉只能怪自己」,並且以壓迫性的威脅語言警告澳洲政府,「跟華府的邊緣政策劃清界線,以免為時太遲」。 Read More

4 years ago

圍堵中國就是美國利益 白宮拋對中政策大集錦

美國大選前最後一天,白宮國安會公布過去 4 年重要官員的中國事務演講稿彙整,強調在川普執政下,美國政府正採取行動,保護美國與盟邦免受中國侵害,不再對中國的行為視而不見,或停止對中國共產黨的批判。 Read More

4 years ago

前澳洲駐中大使:中國擅長見縫插針抹黑澳洲

本月稍早澳洲參議員阿貝茨在聽證會中要求華裔澳人公開譴責中國共產黨一事,被工黨指責為麥卡錫主義,也在澳洲掀起關於種族與對外政策的爭議,週四澳洲外交暨貿易部部長孫芳安(Frances Adamson)也在參議院的一場聽證會上表示,中國會利用澳洲就對中政策的辯論,將澳洲描述為一個「不包容的國家」,對澳洲的形象造成損害。 Read More

4 years ago

美智庫:不論誰當選總統 台灣都是美國重要夥伴

週三(10 月 14 日)美國海軍伯克級驅逐艦貝瑞號(USS Barry, DDG-52)航行通過台灣海峽,中國海軍旋即公開譴責華府在台海兩岸緊張高升時刻「製造麻煩」。台灣顯然是當前美國大選的議題之一,葛來儀認為,拜登當選的話,美台關係可能會有不同的做法,有些作為可能不像川普任內這樣明顯,但台灣必然還是美國的重要夥伴。 Read More

4 years ago

美國之音:日本首相將訪東南亞 證明美日同步

《美國之音》2020 年 10 月 12 日報導,日本新首相菅義偉計劃在 10 月訪問印尼跟越南,主要目的是要支持美國的地緣政治戰略,聯手東南亞國家對抗中國。而此舉也意味著菅義偉在外交上走的是安倍路線。另一方面,菅義偉被認為會把重心放在國內政策,因此東南亞之行可能會讓菅義偉在外交事務上成為意料之外的黑馬。 Read More

4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