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總統屢次請求西方盟國在烏克蘭上空設立禁航區,屢次被拒的理由都是「將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或「將導致核子戰爭」。各界相信戰爭失利無法下台的俄羅斯總統蒲亭可能鋌而走險,將全世界帶入毀滅性的核戰,尤其因為蒲亭在戰爭初期就已揚言俄羅斯的核武處在高度戒備狀態。 Read More
泰國國會議員和為泰黨領袖育塔彭批評,泰國計畫要花124.2億泰銖向中國買潛艇一案缺乏透明度。泰國海軍發言人Poklong Montat Farin表示,中國無法滿足泰國對潛艇引擎要求,因此需要修改合約條款。《華爾街日報》2022年3月14日報導,中國賣給泰國的潛艇並不包含引擎。 Read More
上週烏俄戰爭最驚人的發展之一,莫過於波蘭、捷克、斯洛維尼亞三國總理冒著戰火風險進入被包圍的基輔,以表達支持烏克蘭的決心。 這消息經過事先發布,事後也公布部分會面影片。這是戰爭時期罕見的國家元首涉險事件,且同一時間,基輔預期將遭受俄羅斯猛烈攻擊,宣布實施 35 小時宵禁,更突顯三國總理此行所需的非凡勇氣。 Read More
3月18日美中兩國元首進行長達兩小時的視訊對談,話題觸及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與中國對台灣的主權聲索, 然而雙方未能就此達成共識,反而加深了歧見。中國方面嚴正否認將對俄羅斯提供援助,但有歐盟高級官員對外透露,歐盟掌握「極為可靠的證據」,顯示中國正在考慮軍援俄羅斯。 Read More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表示,儘管近年來全球軍火貿易量下降,截至 2021 年的五年期間(2017-2021),歐洲各國進口武器量卻有明顯增加,各國與俄羅斯的緊張攀升是主要原因。SIPRI 歐洲安全計畫主任安東尼表示,烏克蘭戰爭徹底改變了歐洲的政軍地理,烏克蘭戰爭的結果將決定北約和俄羅斯之間界線的劃定。 Read More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除了改變歐洲政治和國際金融秩序,也衝擊全球能源和糧食的供應。俄羅斯與烏克蘭是名符其實的世界糧倉,俄羅斯的農業用地超過歐洲所有國家農業用地的總和,烏克蘭的耕地面積則高居歐洲第一,擁有肥沃的黑土(佔全球黑土分佈 25%),特別適合農作。 Read More
長久以來,歐洲的經貿政策與一條德國格言為基礎:以商促變(Wandel durch Handel),也就是相信極權政體(如俄羅斯和中國)與西方國家有密切經貿往來之後,將會逐漸發展成更自由開放的政經體系,也就是相信擁有 IKEA 和 Starbucks 的國家,比較不可能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或建立集中營。 Read More
美國全面禁止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之後,歐盟執委會也於上週四(3 月 8 日)提出歐盟版的能源應對策略,名為「重振歐盟」(REPowerEU)。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表示,俄羅斯是「威脅我們的供應商」,因此歐盟必須迅速採取行動,設法獨立於俄羅斯的石油、燃煤和天然氣之外。 Read More
歐盟執委會副主席杜姆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接受歐洲《政治雜誌》訪問時表示,俄羅斯總統蒲亭的軍事野心昭然若揭,若他能順利拿下烏克蘭,勢必往波羅的海推進。 Read More
隨著烏克蘭戰火延燒,檢討現況的言論逐漸浮現。週三(3 月 9 日)歐盟版《政治雜誌》的一篇報導指出,長久以來西方國家對波蘭及波羅的海三國就俄羅斯提出的政治警告掉以輕心,總認為這些國家對俄羅斯過度敏感,這種輕率態度造成當前烏克蘭戰爭的苦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