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年的努力,國會終於通過了《2022 晶片與科技法》,為半導體產業提供 770 億美元,並授權(但不是實際資助)數千億的國內研究和開發。《華盛頓郵報》外交政策評論家與 CNN 政治分析師喬許.羅金撰文表示,該法案雖然不完美,但整體來說是一項明智的投資。但是,當涉及到與中國競爭時,這個任務還遠遠沒有完成。 Read More
隨著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台美關係更加堅定,而「力挺台灣」也成為參眾兩院的兩黨共識。就在8月3日,也就是裴洛西抵台當天,參議院原訂要審理由民主黨籍參議員梅南德茲在今年6月間提出的「台灣政策法案」。該法案旨在強化台灣國防,將台灣列為「主要非北約盟友」,但彭博社近日報導此法案目前遇到來自白宮的阻力。 Read More
美國參議院於7月27日通過《晶片與科技法》(the CHIPS and Science Act, 先前也稱為「晶片法案」),法案送達眾議院後,28日再以243:187火速通過法案,送交白宮。等拜登正式簽署成為法律後,將提供晶片製造商520億美元資金、稅收補貼政策,扶植美國的半導體產業與中國抗衡。 Read More
美國時間7月28日上午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展開拜登就任總統後的第5次對話。中國方面在通話後發出聲明,也幫拜登「加料」內容。這回拜習電話會談一如外界預期聚焦在台海局勢上但沒有共識,但拜登事後在推特上表示,雙方同意要努力深化溝通管道、對歧異事項負責任地控管、有共同利益的議題繼續對話。 Read More
美國總統拜登6月18日表示,他正計劃在考慮是否取消一些川普時代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與此同時,美國兩黨參眾兩院議員正在討論如何賦予政府新權力以審查投資中國之美國資金的相關立法。民主和共和兩黨議員近日也將提出「印太接觸法案」(Indo-Pacific Engagement Act),要求政府增加印太地區的資源與關注。 Read More
美國總統拜登在上任後首度訪問韓國,之後到了日本,並且在日本宣布了籌備已久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及舉行四方安全對話(QUAD),可說是印太地區最重要的大事件。台海局勢自然也成為美國及盟國談論的重點之一,而當拜登在東京被問及他是否願意「軍事介入」以保衛台灣時回答:「是的,這就是我們做出的約定。」而成為各國頭條新聞。 Read More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2022 年 5 月 26 日在演說中警告,儘管目前人們關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但中國對國際秩序構成了「最嚴重的長期挑戰」。這是布林肯在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所發表的美國對中政策重要演說。 Read More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 2022 年 4 月 1 日在北京與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召開視訊會議。隨著歐美各方興起檢討對中政策的時候,這場被外界批評為「愚人節峰會」的會議沒有會後聯合聲明、亦沒有召開記者會,這也顯示著中國領導人與歐盟高層沒有達成任何實質共識。 Read More
拜登執政一年多以來,美國一直未闡明對中戰略。終於,美國白宮於2022年2月11日發表了新的印太戰略,發表之時正值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與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問題上時,這個訊號很明確,美國將印太地區視為外交政策的優先事項。這個新的印太戰略也缺乏一個連貫的貿易架構,無法讓該地區國家有充分的經濟理由加深跟美國的關係。 Read More
在宏都拉斯總統選舉投票之前,總統當選人秀瑪菈.卡斯楚(Xiomara Castro)曾表示,如果當選,願意跟中國建立正式關係。不過,卡斯楚的副總統納斯拉亞(Salvador Nasralla)2021 年 12 月 2 日表示,卡斯楚不打算跟中國建立外交關係,因為會優先考慮跟美國的關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