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近期一份調查報告指出,北京正在協助莫斯科,進行自蘇聯時期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擴張。北京協助增加購買軍武、微電子及技術類產品,而莫斯科則利用這些技術增產飛彈、坦克、軍機等攻擊性武器,並用在俄烏戰爭中。 Read More
繼上週分析以色列與哈瑪斯組織再度開火所引發的區域危機與背後勢力,本週再度與黑熊學院執行長何澄輝(小梟)一起聊聊他前陣子出訪立陶宛、波蘭和德國的點點滴滴。這些國家的研究智庫是如何看待中國的?為什麼他們在遙遠的一方也同樣關心著台海局勢? Read More
俄烏戰爭爆發後,由於黑海海上運輸困難,許多烏克蘭農產品經由陸路向西輸出,影響東歐各國的本地農產品市場,歐盟於是針對烏克蘭小麥、玉米、油菜籽和葵花籽發布進口限制,期限到 9 月 15 日,但至今還不清楚歐盟是否展延這項禁令。 Read More
經過三年談判,今年 1 月 1 日起,核電正式列入歐盟綠色能源分類中的「過渡能源」清單。核電捲土重來,正如法國記者所言,是法國捍衛核能的一大成就。 Read More
美媒《SEMAFOR》報導,北京及莫斯科對華盛頓提出的「無條件」核能軍控談判興致缺缺,而這可能會助長核能在全球的擴散。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在上週(3 日)提出警告,指出「後冷戰時期核武力量基礎已鬆動」。有鑑於此,蘇利文邀請北京和莫斯科恢復對核能問題的討論。 Read More
中國大外宣無所不在,但在歐洲,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一點。專研外國影響力的捷克學者卡拉斯蔻娃(Ivana Karásková)指出,中國在從事戰狼外交的同時,也一直在秘密資助歐洲智庫、學術機構及非營利組織,但歐盟國家對此視而不見,又以東歐以外國家為然,這可能是出於無知,也可能是刻意不願看見。 Read More
歐媒《euobserver》報導,一名曾任愛沙尼亞的情報官表示,俄羅斯派至歐盟各國的大使都像鸚鵡學說話,進行失敗的官方宣傳。而外交政策也趨於單一,導致大使們士氣低落。 Read More
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與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昨(21)日起展開 1 個月「生死之間」人權影展巡迴放映。監察院長、人權會主委陳菊表示,全球僅有 53 國保留執行死刑,台灣沒理由繼續奪取生命達處罰目的,廢除死刑制度是人權會努力目標,並希望透過影片重新思考生命權的意義,讓死刑及廢除死刑的各個面向能充分、理性的討論。 Read More
過去在歐盟內部,中東歐國家都以德國馬首是瞻,向德國尋求政治建議甚至指導,在與軍備有關的事務上,往往是德國說服波蘭、匈牙利等國加入計畫。然而烏克蘭戰爭爆發導致歐洲局勢丕變,歐盟版《政客雜誌》最近有分析文章指出,德國應對戰爭的態度,已經讓柏林失去政治威望。 Read More
瑞典國會於近日通過投票,敦促瑞典政府在台灣設立「瑞典之家」,升級與台灣的關係,而反對此案的執政黨社會民主黨遭受猛烈攻擊,本月訪台的民主黨議員魏馬可直指,瑞典政府在台灣議題上是「徹頭徹尾的可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