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宜正

519 行動組合:2025【民間轉型正義推動──南區共識營】

今(2024)年 5 月 19 日,促成「白色恐怖記憶日」成為國定記憶日的重要推手──「519 白色恐怖記憶日」籌備小組,為了繼續推動「歷史記憶的傳承與民間轉型正義」相關事務,改組為任務型導向的「519 行動組合」,並由「新台灣和平基金會」承擔行政支援,共同推動轉型正義工程。 「519 行動組合」首次活動將假台南成功大學,還望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及屏東等地長期默默耕耘、深化歷史記憶與轉型正義的朋友們,一同來參與「2025【民間轉型正義推動──南區共識營】」。 Read More

4 months ago

終於哭到了!馬英九獲得習近平召見 呼應習近平堅決反對台獨

前總統馬英九今(10)日再度被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召見,馬英九與習近平握手16秒後,各自表達自己的態度,馬英九呼應習近平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立場。 Read More

9 months ago

支持「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蔡英文承諾:請行政部門仔細研議

總統蔡英文昨(21)日接見「519 白色恐怖記憶日」籌備委員會時表示,記憶日的倡議,不只是記憶或緬懷,也是要讓下一代銘記威權統治的這段歷史,更提醒我們要將民主前輩的奮鬥精神,繼續傳承下去。蔡英文也請行政部門依照《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仔細研議,並盼各位前輩持續提供寶貴意見,一起為更好、更團結的台灣社會繼續努力。 Read More

9 months ago

提名吳欣岱選港湖 台灣基進:高嘉瑜退位會讓民進黨變更好

承諾,表達「捍衛價值、彰顯台灣主體」的決心,台灣基進今(15)日正式提名台北黨部主委吳欣岱參選台北市內湖南港立法委員。在台獨聯盟主席陳南天、國策顧問黃越綏等十餘位本土派前輩見證下,吳欣岱宣誓堅定價值、參戰港湖,擔下台灣大局重責。 Read More

1 year ago

本土政權的終結或延續1》2024總統大選 做台灣人還是中國人?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與台灣安保協會今(13)日於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土,政權的終結或延續?」座談會。第一場總論由台灣青年法律人協會副理事長甘知沂主持,立法委員林俊憲、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陳南天、台灣制憲基金會執行長林宜正、台灣基進黨主席王興煥主講。 Read More

2 years ago

不投降承諾書》民進黨籍縣市長候選人全數簽署

上禮拜三,由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等民團公布第一波「不投降承諾書」名單,今(9)日,台獨聯盟再度召開記者會,公布第二波簽署名單,其中,民進黨籍縣市長候選人全數簽署。 Read More

2 years ago

不投降承諾書》目前共104位候選人簽署 陳南天:不願被中國併吞就是台獨

習近平強硬表態絕不放棄武力犯台,且將強化對台灣內部統戰。台獨聯盟表示,目前共有 104 位候選人簽署「捍衛台灣.絕不投降」承諾書。新北市議員戴瑋姍指出,侯友宜應表明願不願意捍衛台灣。台北市議員苗博雅說,政治人物的態度對於全民士氣有關鍵作用。立法委員劉建國表示,對中共而言,雲林是具備戰略意義的縣市。 Read More

2 years ago

驚!民眾黨即將超越國民黨 支持度僅差3.3%

俄羅斯在 2 月 24 日開始侵略烏克蘭,戰火至今(24)日滿 1 個月,台灣制憲基金會今日舉辦「力挺烏克蘭 全民護台灣」民調記者會。宋承恩說明中國國民黨和時代力量的支持度下滑、台灣民眾黨表現持平、台灣基進則首次超過時代力量,此次各項民調均顯示「國民黨最特別」;陳俐甫表示超過八成民眾贊成台美建交,若以「Taiwan 台灣」名義與美國建交支持度略降為 75.5%,其中 6% 的落差原因正是中華民國派和台灣派的理念差距,即便如此法理台獨的淺在支持者仍超過四分之三;林宜正說常常聽到有人說台積電是台灣的護國神山,但根據今日的民調,他認為全民面對侵略的抵抗意志才是台灣的護國神山; 辜寬敏表示,在今日的民調公布後,為了保障台灣的將來,會繼續為制憲而努力。 Read More

3 years ago

反對報復性罷免!台獨聯盟聯合本土社團力挺林昶佐

四大公投上週落幕,緊接著將在明(2022)年一月初舉行無黨籍立委林昶佐的罷免案,今(23)日早上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在立法院群賢樓前舉行「罷免不同意、留下好立委 本土挺昶佐」記者會,聯合眾多本土社團與民意代表一起呼籲支持林昶佐,反對藍營發動的報復性罷免,林昶佐本人也親自到場,接受眾人的打氣。 Read More

3 years ago

新憲公投遭行政法院駁回 林宜正:將制憲高民調轉化實體政治支持度

追求台灣制定新憲法的台灣制憲基金會在去年提案的兩項新憲公投,遭到中央選舉委員會否決,台灣制憲基金會對此於去年提出行政訴訟,到了今(26)日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宣判,駁回原告但可上訴,其中,台灣制憲基金會執行長林宜正表示,將制憲高民調轉化實體政治支持度。 Read More

3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