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宋承恩指出,2022 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戰略構想,已經清楚表達防禦的目標,並超越 1949 年剛成立時的戰略眼光。第一是捍衛會員國領土的完整、不受侵略;第二是共享彼此的價值,以對抗獨裁者;第三是回應俄羅斯及中國對於國際規則的挑戰,包括英國和澳洲都分享過受害經驗,北約認為「你說過的話要算數,如果講話不算話就無法繼續溝通」。 Read More
今年 4 月,路透社報導指出約 100 家中國企業涉嫌對台灣半導體產業及其他科技公司展開非法挖角,台灣法務部調查局於 2020 年 12 月成立專責小組,打擊非法挖角行動。今(20)日立法院會三讀通過修正國家安全法部分條文,明定任何人不可為外國、陸港澳及境外敵對勢力等竊取國家核心關鍵技術,違者最重可處 12 年有期徒刑,罰金可視不法所得利益加倍。同時,本次修法也新增經濟間諜罪,任何人從事經濟間諜竊密,把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洩漏給外國、陸港澳或境外敵對勢力,最重關12年,罰1億元,未遂者也罰,若所得利益龐大,罰金可以加倍。 Read More
救援邱和順的民間團體選在「國際反酷刑日」前一天舉辦聲援記者會,目的是持續喚起國人對於邱和順所遭遇酷刑之關注。然而,究竟什麼是聯合國人權公約?什麼是禁止酷刑公約?台灣並非聯合國會員國,為什麼要遵守公約的相關規定?邱和順案為何被普遍認為是冤案?邱和順與酷刑之間的關聯又是什麼?民間團體選在國際反酷刑日聲援邱和順的原因為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