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烏克蘭戰爭爆發,各方輿論都說,盟國十數年來努力未果,蒲亭卻在一夕之間促成德國改變,這當中頗有今是昨非的意味,但歐陸媒體至今少見梅克爾執政的嚴厲檢討,倒是《政治雜誌》駐柏林首席歐洲特派員卡尼茲尼奇(Matthew Karnitschnig)發稿一篇,標題直稱德國政壇都是「蒲亭好用的傻子」。 Read More
隨著烏克蘭戰火延燒,檢討現況的言論逐漸浮現。週三(3 月 9 日)歐盟版《政治雜誌》的一篇報導指出,長久以來西方國家對波蘭及波羅的海三國就俄羅斯提出的政治警告掉以輕心,總認為這些國家對俄羅斯過度敏感,這種輕率態度造成當前烏克蘭戰爭的苦果。 Read More
繼日前路透社報導,台灣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龔明鑫 10 月拜訪東歐三國斯洛伐克、捷克及立陶宛後,對媒體表示,三國都提到有意願與台灣合作發展半導體產業。龔明鑫指出,台灣將與東歐三國成立工作小組,研究半導體晶片產業如何合作,台灣將提供技術培訓獎學金。印度媒體 12 月 26 日再報導,台灣將協助立陶宛打造歐洲最大半導體中心。 Read More
《外交家》雜誌訪問歐洲理事會外交關係資深政策成員格拉爾,探討美英澳 AUKUS 戰略聯盟對歐盟和美國關係的影響。格拉爾表示,乍看之下,AUKUS與歐盟無關,澳洲對法國毀約一事,看來也只是雙邊問題,實則並非如此。坎培拉與倫敦和華府達成共識沒有知會巴黎,歐洲其他國家政府看在眼裡,都會重新思索作為美國盟友的意涵。 Read More
歐洲議會議員、官員及政策顧問等的官方代表團台灣廣受國際媒體關注,泰半抱持正面態度。不過《歐盟觀察家》刊出一篇智庫歐亞中心資深研究員布朗克(Jan Willem Blankert)的文章,認為國際外交是消弭既存緊張的藝術,「歐洲議會議員應該聚焦於化解中國與台灣之間的緊張」,而不是「在印太地區不負責任的大張旗鼓」。 Read More
德國副總理暨財政部部長蕭茲(Olaf Scholz)於週五(10月15日)宣佈,所屬社民黨(SPD)已經與綠黨、自民黨(FDP)達成初步協議,可望接下梅克爾手中長期執政的棒子,改由三黨聯合執政。由於社民黨代表色為紅色,綠黨、自民黨的代表色則分別是綠色跟黃色,因此組建中的聯合政府也被稱為紅綠燈內閣。 Read More
執政16年後,即將卸任德國總理的梅克爾正在進行任內最後一趟出訪以色列的行程,週日(10月10日)在以色列總理班奈特(Naftali Bennett)陪同下,造訪了位於耶路撒冷城西赫澤山(Mount Herzl)上的猶太大屠殺紀念館(Yad Vashem)。 Read More
德國於9月26日舉行聯邦大選,初步的計票顯示,執政的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得票大幅衰退。基民盟在2017年的大選得票高達32.9%,是國會最大政黨,遙遙領先第二大的德國社會民主黨,但本次選舉的初步計票顯示,基民盟得票縮水到24.1%,社民黨得票則從2017年的20.5% 成長到 25.7%,成為國會最大黨。 Read More
9月26日是德國聯邦大選投票日,不過通信投票在此之前已經開始。這次選舉共計有六千多萬年滿十八歲的德國人參與投票,選出聯邦議會至少 598 個席次的議員。由於執政長達 16 年的聯邦總理梅克爾即將退休,誰是她的繼任人就成為全球萬眾矚目的對象。但聯合政府的組成還要等待各黨協調,因此不會立即產生下任總理人選。 Read More
德國外交部對外確認年僅 54 歲的德國駐中國大使賀岩(Jan Hecker)驟逝消息,距離賀岩履新(8 月 24 日)只有兩週時間。賀岩生前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上週五(9 月 3 日),在大使館主持了一場文化活動,與會的德國藝術家博伊斯(Joseph Beuys)表示,當時賀延並無異狀,顯得心情愉快。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