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自今年9月 10日以來,在卡達的協助之下,法國已經從阿富汗撤出396名阿富汗人和 110名法國人,此外還有4名荷蘭人及56名曾經協助荷蘭軍方的通譯等人員,因為可能遭受塔利班的報復而撤出。法國總統馬克宏展開兩日波灣訪問,造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和沙烏地阿拉伯。 Read More
歐盟正式12月1日啟動「全球門戶」計畫(Global Gateway),預計到2027年將投入3,000億歐元資金,協助發展中國家建構公共及私人基礎設施,範圍橫跨數位、運輸、能源及醫療衛生各領域。該計畫中並沒有明白提到「中國」,但很明顯是與中國「一帶一路」抗衡的計畫。 Read More
《外交家》雜誌訪問歐洲理事會外交關係資深政策成員格拉爾,探討美英澳 AUKUS 戰略聯盟對歐盟和美國關係的影響。格拉爾表示,乍看之下,AUKUS與歐盟無關,澳洲對法國毀約一事,看來也只是雙邊問題,實則並非如此。坎培拉與倫敦和華府達成共識沒有知會巴黎,歐洲其他國家政府看在眼裡,都會重新思索作為美國盟友的意涵。 Read More
繼荷蘭下議院以全數通過力挺台灣加入國際刑警組織之後,台灣外交在歐洲再傳捷報。德國新政府即將在下月上任,今天公布最新施政計畫,首度在聯合執政協議中提及台灣,協議強調與中國在貿易和體制的競爭關係,並明確表示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認為唯有在兩岸都同意的情況下才能改變現狀。歐洲學者表示這顯示新政府展示強勢的對中政策;駐德國代表謝志偉對此感到欣慰,強調這是一大突破。 Read More
根據國際民主及選舉協助研究所(IDEA)2021 年《全球民主狀態報告》(The Global State of Democracy 2021),極權主義勢力正在興起,民主國家也有開倒車的現象,這當中包括三個歐盟成員國:匈牙利、波蘭、斯洛文尼亞。報告指出,全球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專制政權或倒退的民主政體下。 Read More
歐洲的武漢肺炎疫情一度在夏季獲得舒緩,但隨著天候轉冷,疫情再度升溫,許多國家就歐洲發布旅遊警告。本週一(11 月 22 日)美國疾管局(CDC)將德國和丹麥列為第四級最高風險地區,國務院則將兩國列入「請勿前往旅遊」國家名單。 Read More
立陶宛不顧中國抗議,允許台灣在立陶宛設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之前的週日(11 月 21 日)中國指責立陶宛「毀棄政治承諾」,宣布與立陶宛外交降級。立陶宛外交部旋即對中國將兩國關係降至代辦層級「表示遺憾」,並稱立陶宛依舊謹守「一個中國」原則,只是立陶宛也有權利和台灣發展經貿關係。 Read More
歐盟東部邊境因為難民問題而陷入危險的僵局。歐盟指控白俄羅斯故意放縱引導中東難民過境,製造歐盟東部的壓力,是一種「混合式攻擊」(hybrid attack)。難民在寒冷天候與糧食不足的情況下野地紮營,更讓歐盟陷入人道主義的困境,上週難民試圖突破封鎖線,迫使波蘭邊境武力出動催淚彈和水柱來驅離。 Read More
繼上週英國國防參謀長卡特(Nick Carter)提出警告,認為西方世界可能與俄羅斯爆發戰爭,北約組織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也表示,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有「不尋常的大規模」增兵活動,已經持續數週之久,他敦促俄羅斯儘速將其邊境軍事活動透明化,以消解外界的疑慮。 Read More
已故利比亞軍事強人格達費於2011年倒台並遭到射殺,次子塞夫(Saif al-Islam Gaddafi)則被逮捕,之後多年不曾露面。不過他11月14日突然出現在社交媒體上,並宣布他將登記參選預定於 12 月 24 日舉行的總統大選。選務人員也證實塞夫確實已經登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