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27 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新聞簡報中表示,國務院已經暫停川普卸任前簽署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軍售案,其中包括 50 架 F-35 戰鬥機。當初這起軍售案是作為阿聯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的交換條件,軍售總額約在 230 億美元左右,此外國務院也叫停另一起供應沙烏地阿拉伯砲彈的軍售案。 Read More
美國新一屆眾議員於 2021 年 1 月 3 日上任,民主黨此屆席次較上屆減少 11 席,但仍取得 222 席優於共和黨的 212 席。而 80 歲的裴洛西(Nancy Pelosi)則以 216 比 209 票驚險打敗共和黨對手麥卡錫(Kevin… Read More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12月28日與準國安團隊官員國務卿提名人布林肯、國安顧問提名人蘇利文及國家情報總監提名人海恩斯等,聽取國安與外交政策專家簡報後發表談話,面對當前國際局勢艱鉅的威脅需要美國的參與和領導,僅美國單打獨鬥將無法解決相關威脅,聯合理念相近的同盟與夥伴國家共同對抗中國的作法,將使美國處於更強而有力的位置。 Read More
美國民主黨籍的加州聯邦眾議員沃威爾(Eric Swalwell)遭美國媒體《軸心》(Axios)報導與中國間諜方芳(Christine Fang)有染,由於事關中國政府試圖操縱美國政局的具體手法,這則聳動新聞很快受到相當的注意,不過沃威爾始終不同意接受《軸心》的採訪,但截至目前為止,他也並未否認或反駁《軸心》的報導內容。 Read More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週三(18)舉辦「今夜趣政治」講座,邀請兩位資深國際關係研究者宋承恩(島國前進智庫國家論述組召集人)與何澄輝(國際戰略資深研究員),分析拜登入主白宮對美國未來的影響,以及民主黨政府是否能延續川普政府強硬的對中政策、深化印太戰略等議題。宋承恩認為,川普政府在論述、具體作為與挺台政策上,相對以往有非常大的突破,國會與行政部門甚至已經確立將中共視為敵人,同時承認「台灣不是中國一部分」。雖然拜登表明不會改變過去川普政府四年的「抗中」方向,民主黨政府能否延續川普的對中方針,仍有待觀察。 Read More
2020美國總統大選突然在今天有了一個階段性的結果,那就是在拜登逆轉拿下賓州選舉人票之後,各家主流媒體紛紛以「總統當選人」來稱呼拜登,而隨後在美國時間11月7日,拜登也自行宣佈當選。若民主黨重返執政,這將對台灣有什麼影響?全球戰略布局會重新洗牌嗎?印太戰略及區域和平不再重要嗎?這些都是台灣未來一定會面對的課題。 Read More
美國總統大選的開票情況可用一團紊亂來形容。現任總統川普在11月3日開票後似乎一路領先,卻在一夜之間遭到翻轉,自週四起呈現拜登領先的局面。在尚有五州未完成計票的情況下,川普已得票數為68,650,308票(48%),已贏得選舉人票214票,拜登得票數為72,136,253(50.4%),已贏得選舉人票264票。贏得270票選舉人票者勝出。 Read More
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尚在膠著,參眾兩院的局部改選雖然大體明朗,但尚未真正抵達最終的選舉結果。不論是誰當選總統,拿下參議院多數都是順利執政的重要條件,而在這次改選當中,原先被媒體看好有望翻轉的民主黨並未順利拿下多數。民主黨順利翻轉的有亞利桑納和科羅拉多兩州,共和黨則一如預期的翻轉了阿拉巴馬州,並成功守住了愛荷華、肯德基、緬因、蒙大拿和南卡羅萊納州。 Read More
《新聞周刊》針對中國在美國滲透進行了4個月的調查,10月26日刊出調查結果指出,中國共產黨及相關組織正透過各種管道努力在美國營造對中國有利的環境,這些管道包括企業、大學、智庫、社會文化團體、中國僑民組織、中文媒體、中文社交媒體App(如微信、抖音等)。此外,《新聞周刊》還確定了600個在美國的組織與中共保持聯繫,並定期接受來自中共的指令。 Read More
歐洲的整體政治傾向偏左,在美國總統大選的報導中也傾向支持民主黨候選人拜登,而在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將屆的此時,歐洲媒體也關注美國參議院的未來組成,因為 11 月 3 日美國人不僅要投票選總統,也要改選 35 席參議員,選後參議院的兩黨版圖將會對美國政局造成重大的影響,不論究竟是誰入主白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