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流麻溝十五號」今日起全台上映。副總統賴清德昨晚出席首映會,全程觀賞影片,並邀請國人共同支持這部作品,讓優秀製作團隊有更大的力量拍攝下一部優質電影。賴清德表示,我們這一代的人,除了有責任把上一代的故事傳承給下一代,讓他們了解台灣歷史、進一步團結合作外,另一個使命,就是不讓犧牲的事再次在台灣這塊土地發生。 Read More
第 11 屆「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於今日在台北登場,有來自 70 國、約 300 名民主倡議者、政策制定者和學者專家齊聚,討論如何應對威權主義挑戰,倡導民主團結。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瑞薩警示,2024 年在美國、印度、印尼等全球多處將有大選,若假訊息問題繼續猖獗,有更多以民主方式選出的非自由領袖,「民主會變法西斯主義」。 Read More
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與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昨(21)日起展開 1 個月「生死之間」人權影展巡迴放映。監察院長、人權會主委陳菊表示,全球僅有 53 國保留執行死刑,台灣沒理由繼續奪取生命達處罰目的,廢除死刑制度是人權會努力目標,並希望透過影片重新思考生命權的意義,讓死刑及廢除死刑的各個面向能充分、理性的討論。 Read More
美國非營利人權組織自由之家今日公布 2022 年全球網路自由報告,其中 17 國評為自由、32 國部分自由,另有 21 國是網路不自由國家。報告指出,全球網路自由連續 12 年下滑,俄羅斯、緬甸、蘇丹與利比亞下滑最嚴重,台灣以 79 分名列全球第 5,是亞洲最佳;中國網路自由連續 8 年全球最差。 Read More
外交部長吳釗燮以視訊方式在捷克參議院與智庫「解析中國」合辦的研討會上發表演說。吳釗燮指出,中國野心不僅止於台灣,在此嚴峻時刻,民主國家必須團結一致挺身而出,才能遏止威權主義擴張。烏克蘭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兼友台小組主席梅列日科呼籲,國際民主夥伴必須團結一起,在軍事、法理、政治、道德及經濟各方面做好準備,嚇阻中國進犯台灣。 Read More
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日前在接受《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訪問中提議「為台灣設一個合理可行的特別行政區」,在台灣引起藍綠撻伐,台灣駐美國代表蕭美琴表示,台灣的自由與民主是非賣品。不過,馬斯克則是獲得中國駐美大使秦剛的感謝。 Read More
前立委郭正亮評論,現在兩岸已經瀕臨戰爭邊緣。國防部長邱國正回應,兩岸情勢的確嚴峻,8 月初後中共聯合軍演頻次都較以往大很多,到目前中共各型機艦在台海周邊戰備警巡都沒停過。國台辦聲稱蔡英文的國慶談話是渲染大陸威脅,蘇貞昌回應,台灣是愛好和平的國家,願意在對等基礎上與對岸尋求台海和平的方法。 Read More
在中國升高區域緊張之際,台加國會議員友好協會會長暨加拿大眾議院國貿委員會主席史葛洛 9 日率團訪台。總統蔡英文今接見訪問團時表示,期待加拿大能夠支持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史葛洛指出,訪問團成員都希望台灣能加入 CPTPP,也希望與加拿大的「投資促進暨保障協議」(FIPA)能很快獲得正面的結果。 Read More
今(10)日為中華民國國慶日,身為執政黨的總統,蔡英文按照慣例在今日發表國慶演說,演說內容除了談到現在疫情中台灣的邊境管制變化與經濟成長,也提到「把中華民國臺灣,打造成為一個更強韌的國家」,成為韌性國家,也提到期盼台灣未來布局半導體產業、提升民主、深化國防、兩岸交流。 此次蔡英文國慶演說中,最矚目還是在於她講了幾次「臺灣」、「中華民國臺灣」、「中華民國」,對此,統計結果為:「臺灣」46 次;「中華民國台灣」2 次;「中華民國」3 次。 Read More
諾貝爾和平獎於 10 月 7 日出爐,由一名個人及兩人權團體獲得。分別為白俄羅斯(Belarus)人權領袖畢亞利亞茨基(Ales Bialiatski)、俄國人權團體「紀念」(Memorial)及烏克蘭人權團體「公民自由中心」(Centre for Civil Liberties)獲得。此份名單凸顯對俄羅斯壓迫人權的關注。位於挪威的審查委員會表示,多年來,這些獲獎者不僅於公民社會中提倡人權,也勇於批判權力。更在對抗戰爭罪、侵犯人權和濫用權力等領域付出了傑出的努力。他們一同證明了公民社會對和平、民主的重要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