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在太陽能科技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卻被中國搶走了市場,這是因為中國的規模經濟壓低太陽能板的成本,且政府補貼又導致歐洲廠商缺乏競爭力。目前歐盟的太陽能板有近 97% 是進口的,而且大部分是中國製造。 Read More
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 2013 年秋季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已經過了十個年頭。在這個過程中,中國藉由公路、鐵路和港口等大規模的基礎建設投資,擴大了對沿線國家的影響力,同時也受到了對於過度貸款使開發中國家面臨「債務陷阱」的批評。 Read More
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於本(9)月 6 日訪問英國,會晤了英國商業暨貿易大臣巴登諾克,兩國同意創設並召開了首次部長級的「日英戰略經濟貿易政策對話」。面對中國等國家犧牲環境、人權,透過政府資金挹注所生產的價格低廉商品,導致商業環境競爭的不公平,西村康稔同日在智庫發表演說,提倡引進新政策,針對半導體、蓄電池、磁鐵等重要物資,以生產過程中有考量到勞動人權和環境等為條件,提供補助給採購企業。 Read More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訪問泰國和菲律賓期間,公佈向兩個東南亞盟友提供使用小型模組化核能反應爐(SMRs)的小型核電廠計畫,以幫助泰國和菲律賓減少破壞氣候的碳排放。但專家警告說,小型模組化核能反應爐距離投入使用還有數年時間,而且仍有一些技術障礙。不過,這是美國首次向東南亞國家提供核子技術。 Read More
在淨零減碳的趨勢下,台灣的電價一直是淨零轉型的一大障礙。跟許多國家比較,台灣的電價便宜許多。過往,台灣利用便宜的電價以發展工業,但在台灣人習慣便宜電價之後,每次上漲電價,總會成為政治對手炒作的標的,使執政黨很難決定上漲電價。 Read More
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通過「歐盟及捍衛多邊主義」報告,其中除納入支持台灣參與世衛等國際組織,也憂心部分非自由國家意圖透過贊助經費,不當擴大對國際多邊組織的影響力。台灣與歐盟 2 日舉行首次部長級經濟對話,會中雙方同意設立平台,以利工作階層持續討論,並在數位經濟、貿易便捷化、半導體供應鏈韌性等議題進一步討論合作可能性。經濟部表示,這次對話舉行,可視為台歐盟關係獲致重大突破。 Read More
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運作到現在,已經造成了許多問題與挑戰。這些問題就會成為我們這個世代的挑戰。有哪些挑戰呢?我認為目前我們這個世代有三個大挑戰,以及一個台灣獨有的挑戰要面對與解決。 Read More
印尼 2021 年 11 月 5 日跟美國一家天然氣加工公司簽署了價值 150 億美元的協議,計劃將印尼低價值的煤炭轉化為甲醇等高附加價值的產品。而稍早印尼總統佐科威也在 COP26 跟美國總統拜登會晤,兩人持續 G20 的交流議題:氣候變遷、疫情應對、自由開放的海洋、緬甸政變,以及加強兩國的戰略夥伴關係。 Read More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 26 次締約方會議(COP26)在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Glasgow)舉行。在 10 月底眾議院選後兩天,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 11 月 2 日出發訪英,因為還需處理組閣和疫情補助金的問題,3 日下午就返國,這是他上任後的首次出訪行程。岸田首相在當地停留不到半天的時間內,在會議上發表了演說,也和美國拜登總統進行了短暫交談,並和英、澳、越的領導人再次確認印太地區的防衛合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