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二(11 月 15 日)飛彈擊中波蘭邊境農村普熱沃多夫(Przewodów),造成兩人死亡,波蘭在第一時間要求依《北大西洋公約》第四條規定與盟國協商,各界憂慮北約是否啟動共同防衛機制,導致歐洲戰情大幅升溫,不過在美國、北約相繼出面指稱飛彈來自烏克蘭後,戰爭升級的憂慮又逐漸平復下去,但同一時間也有疑點升起。 Read More
來自花蓮的 25 歲男子曾聖光戰死烏克蘭,不只震驚台灣,也暴露出烏克蘭在這場戰爭中面對中國的困難立場。曾聖光效力的克爾巴阡西奇營副營長安德利雅克(Ruslan Andriyko)稱曾聖光為「台灣的愛國者,烏克蘭的捍衛者」。 Read More
黑海沿岸的赫松市(Kherson)是戰爭爆發後一個月內,俄羅斯在烏克蘭獲得的最大戰利品,近日歐洲媒體報導,俄羅斯可能為了冬季防禦而放棄一部分佔領區域。歐盟外交及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在 G7 峰會上表示,蒲亭是在等待「冬天將軍」(General Winter)到來,好發動新的攻擊。 Read More
俄羅斯以黑海艦隊遭到「恐攻」為由,片面宣布退出黑海穀物輸出協議,因為攸關全球糧食安全,立刻引來各方關注。締約方之一的土耳其很快介入,並表示,有信心可以讓俄羅斯重返協議。然而克里米林宮發言人週一告訴媒體,若沒有俄羅斯的配合,黑海上的糧食輸出走廊就不可能存在。 Read More
烏克蘭戰爭爆發引發全球性的糧食危機,所幸在多國斡旋下,俄羅斯允許運糧船安全通過黑海,烏克蘭得以向世界持續輸出穀物和化肥。隨著戰況膠著,俄羅斯逐漸限於苦戰劣勢,俄羅斯突然宣稱凌晨烏克蘭以 16 架無人機襲擊克里米亞塞凡堡(Sevastopol)附近的黑海艦隊,退出黑海穀物輸出協議。 Read More
俄羅斯國防部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和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日前通話時表示,烏克蘭正準備動用所謂的髒彈(dirty bomb),也就是一種使用傳統炸藥的爆炸力散播放射性物質或有毒生化物質的裝置。烏克蘭及其西方盟友很快駁斥蕭依古的指控,同時各界紛紛揣測蕭依古此言用意。 Read More
北約組織於10月17日展開「例行性」核武演習,共有14國參與,動員60多種不同類型的飛機,其中包括第四代和第五代戰鬥機、偵察機和加油機等,還有B-52遠程轟炸機由美國北達科他州的空軍基地起飛參與演習。這次演習將進行到 10 月 30 日止,根據北約發布的正式聲明,演習早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便已規劃。 Read More
10 月 17 日歐洲議會議長梅特索拉(Roberta Metsola)在《歐盟觀察家》發表文章指出,烏克蘭戰爭使歐洲安全架構陷入危機,歐盟必須採取果斷措施,以減少對外依賴,並加強戰略自主,要做到這一點,「包括德國在內的成員國必須步調一致」。 Read More
自從連結克里米亞和俄羅斯的跨海大橋發生爆炸事件局部坍塌,克里姆林宮又重提核武,引發北約、歐盟及英美領袖強烈反應,法國總統馬克宏上週三(10 月 12 日)接受法蘭西二台採訪時表示,若俄羅斯以核武攻擊烏克蘭,法國「必然」不會動用核武以為因應。 Read More
9月30日俄羅斯舉行盛大儀式,正式宣佈兼併烏克蘭東部及南部盧甘斯克(Luhansk)、頓內茨克(Donetsk)、札波羅熱(Zaporizhzhia)和赫松(Kherson)四州,總面積約為十萬平方公里。隔日俄軍卻撤離烏克蘭東部重鎮利曼(Lyman),避免遭到烏軍包圍。 Read More